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39|回复: 0

[购车优惠] 德国人哀叹,中国汽车终将统治世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6 04:35:03|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潘磊
在体验了中国电动车之后,德国人和中国的大多数消费者一样,认为电动车已经势不可挡。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在全球电动车产业链中的地位,一个结论已经呼之欲出。“德国人已经无法阻止中国汽车统治全球市场了。”一位德国汽车媒体人哀叹。在这之前,我们知道自己的电动车很厉害。但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德国人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德国记者被刷新的认知,到底能够影响多少德国人?我相信不会太多。因为大多数德国人,并不承认他们的汽车工业已经在走向衰败。尽管一些到过中国的德国人——就像这位垂头丧气的汽车记者一样不断发出警告,但没有多少德国人当回事。在他们的普遍印象中,中国人依然衣衫褴褛,饭都吃不饱,还能造汽车?欧洲在科技上领先了几百年,而且是多次工业革命发生地,这些都是事实。但正是这些事实,让不少欧洲人的偏见难以在短期内消除。或者说,永远无法消除。一直到现在,我们中国人还对乾隆皇帝在给英国国王的回信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负,感到羞耻。因为正是那种自负,让我们在近代遭遇了奇耻大辱,丧失了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封信就在英国博物馆里,谁都可以去看。这种耻辱永远提醒中国,愚昧就会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而且不像以前,我们看到这封信只有愤懑。对于现在的中国人而言,愤懑之后还有一丝欣喜——跟几百年前不同的是,现在时间在中国这一边。这就是上下5000年文明史的持久魅力。我们跟那些昙花一现的文明完全不同。汽车当然也如是。即便是十年前,也没人相信中国汽车能够杀入欧洲腹地,跟欧洲车企并驾齐驱。更不用说在中国市场,国产品牌已经合资车企打得屁滚尿流。汽车行业在短短几年内发生的剧变表明,中国人做事,有规划,能执行,还具备无敌的战略定力。具有这种品质,想不赢都难啊。比如电动车,我们2008年就开搞了。2009年,国家就开始出台新能源补贴政策了。那时候欧美日车企在干嘛?欧洲车企在看戏,他们想看笑话。因为之前中国人提出了一个“市场换技术”策略,但被他们轻松化解了。他们根本不让中国人接近核心技术,比如发动机、变速器,等等。看到中国人搞电动车,他们以为中国人又是瞎折腾。其实早在1992年左右,德国大众就想搞电动车,还跟斯沃琪合资搞,但后来大众自己砍掉了这个项目,从此就专注于燃油车,专注于低速高扭的虚幻快感无法自拔。欧洲人认为,作为汽车发明地,他们永远都是领先的王者。美国车企当时在弄啥?其实跟大众类似,通用也搞了一个EV1,说实话这车很经典,甚至可以说很成功。但莫名其妙的,EV1项目被通用毫无预兆地下马。这跟突然死亡差不多。中间当然也有很多阴谋论,比如被石油巨头搞死,等等。总之没人知道真相。当然还有小日子的车。上世纪90年代,小日子就开始玩氢能了。而且是两条腿走路——氢能不撒手,混动搞得欢实。除了氢能一直半死不活之外,混动都是押中了。所以在中国电动车崛起之前,小日子着实过了几天不错的日子。比如那个丑逼普锐斯,出镜率很高。有些美剧,还能看到这台丑八怪。棒子车也差不多。作为低配版的小日本,棒子也想玩氢能。但小日子和棒子的共同之处在于,都留了一手,比如在动力电池方面。小日子有松下。棒子有LG、三星和SK,都有电池。这也是它俩至今还能坐在牌桌上的最大筹码。如若不然,估计早已完蛋。所以梳理了这么一圈下来,你会发现,唯一在一穷二白基础上搞出电动车的,还得是我大中国。现在中国人从锂矿冶炼,到动力电池,到自动驾驶、操作系统,芯片,直到整车制造,已经是全要素断层领先。当然我们中国人早已对此司空见惯,所以体感不那么明显。我们平日的乐趣之一,就是看各大车企打价格战。但是对于德国人来说,中国汽车几乎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天外飞仙。去年的上海车展和广州车展,彻底让这些老外五体投地。所以本文开头那个德国媒体人才无奈承认,他很焦虑,甚至恐惧。他悲哀地表示,自己来自一个汽车强国(德国),却正在看到德国车企正在重蹈日本家电的覆辙。“这是一个无情的事实”。当认清形势之后,他就像中国近代史上的那些了解外国情况的中国人一样,期待中国汽车不要那么迅速地击垮欧洲车企。他坦承,中国汽车早已摆脱了山寨特色。对于中国汽车现在达到的高度,他也给出了客观评价——中国汽车的崛起,背后反映的是实力、智慧和勇气。不得不说,我对这个人的总结深以为然。不过与他的期待相反,我希望中国汽车能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横扫全世界。而不是给这些外国车企留下喘息之机。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04A09Q8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