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14|回复: 0

乙流占比上升孩子中招该咋办?专家:不建议一发烧就擅自用抗生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3 23:46:06|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年伊始,很多家长在社交平台上记录孩子感冒发烧的过程,到医院一查,不少孩子确诊乙流,可把一家人折腾得够呛。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显示,此前占据传播优势的甲流H3N2毒株比例大幅下降,乙流毒株占比大幅上升。乙流对哪些孩子伤害更大?万一中招该怎么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的专家进行了解答。
乙流比甲流更严重吗?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乙流就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儿童和成人对流感普遍易感,儿童患病率高于成人。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是流感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儿童流感多突然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体温可能达到39~40度,伴有发冷、寒战,可能出现咳嗽、咽痛、流涕、鼻塞、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还会出现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有的孩子会出现小腿肌肉痛。特别在乙型流感患者中,儿童消化道症状多于成人。
肺炎是流感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于48小时内持续高热或起病2~3天后体温逐渐升高。乙流患儿心肌炎的发生风险远高于甲流患儿;此外,乙流患儿死亡风险也高于甲流患儿。
万一中招乙流需要立即吃药吗?如何用药?
如果诊断或怀疑患流感,建议尽快服药,早期阻断病毒复制,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收到最佳效果,越早用药效果越好。超过黄金48小时,使用抗病毒药物也能获益。针对有流感接触史、具备流感样症状,即使流感检测阴性的患儿,也建议给予抗病毒治疗。
目前医院普遍使用口服的奥司他韦,可以阻断病毒的复制,缩短病程,一般用药2天~3天,体温就可以明显下降。口服的奥司他韦5天一个疗程。建议患者即使体温正常,也要把5天的药全部用完,减少流感病毒耐药的概率。除了抗病毒治疗,还有退热、止咳、止吐、止泻等对症治疗。
乙流由病毒引致,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的药,对乙流是无效的,所以不建议一发烧就擅自用抗生素。
“密接”乙流患者该怎么办?
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暴露后可以药物预防。建议不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一般用奥司他韦进行预防。
家有两个孩子的,如其中一个感染乙流,应尽可能固定1名家庭成员照顾患儿并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戴口罩;其他家庭成员应尽量减少与乙流患儿的接触,尤其是未感染的孩子。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在流感季节前1~2个月注射流感疫苗。当然,整个流行季节的任一阶段都可以给孩子进行接种,都能产生保护力。
乙流对哪些孩子伤害更大?
多数孩子感染乙流,都不会进展为重症,但哮喘、先天性心脏病、肝病、肾病、癫痫患儿,智力障碍、免疫力低下者、肥胖者,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2岁以下儿童,都属于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感染乙流病毒后,出现重症流感及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在流感流行期间应该重点防护。
什么情况应立即就医?
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度,服用退热药物后体温仍持续不退;6个月以下婴儿,早产儿或有慢性疾病的婴儿(如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患病;频繁呕吐、腹泻,无法进食;有尿量减少或脱水表现;出现呼吸困难;除表现出患腹泻的症状外,还出现昏迷、惊厥等其他系统症状。
如何预防?
学校、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人员密集,是乙流的重点防控场所,如有可疑症状,不要带病上学,在患病期间及疾病恢复期容易引起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混合感染,应尽可能做到呼吸道隔离,以防止再感染或交叉感染。
个人的日常预防措施还包括:勤洗手。采用流动的水洗手,平时不用脏手触摸眼、鼻或口;多通风。开窗通风,保持环境的卫生清洁和空气流通;讲卫生。咳嗽或者打喷嚏时需用纸巾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及时扔进垃圾桶;强体魄。规律作息,增强机体免疫力。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
■相关链接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去年12月全球加速传播
新华社日内瓦1月10日电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假期人群聚集、JN.1变异株等因素导致新冠病毒去年12月在全球加速蔓延。
谭德塞说,世卫组织去年12月份收到的新冠死亡病例报告近1万例。与11月相比,感染新冠病毒的住院患者人数12月增加了42%,接受重症监护的患者增加了62%。尽管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新冠病毒仍在传播、变异和夺取生命。
谭德塞说,虽然一个月内新冠死亡病例接近1万例远低于疫情高峰期,但对于可预防的死亡来说,这种死亡规模“不可接受”。因此,世卫组织呼吁各国政府继续监测疫情、对新冠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并确保民众能够得到可负担的、可靠的检测、治疗和疫苗接种。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12A01N2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