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78|回复: 0

[购车优惠] 1月销量出炉:良币驱逐劣币,吉利反超比亚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3 10:19:05|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一月份,乘用车市场火药味十足。
比亚迪率先发布了1月销量,全品牌单月销量20.1万台,其中海洋、王朝两大主流品牌销量18.5万台,腾势销量9000余台、仰望1652台、方程豹5000余台。
虽然同比销量增幅超30%,但很遗憾,相比于12月份的30余万销量,环比销量下滑严重。


对外数据方面比亚迪下滑明显,这导致被吉利反超。刚刚发布数据显示,吉利1月份完成21.3万台销量。其中吉利品牌方面,完成了17.2万台销量,极氪品牌完成销量1.2万台,领克销量2.8万台。


单单从账面数据来看,吉利完成了对比亚迪的反超,这是中国乘用车品牌上的一次再升级,说明中国乘用车市场中已经有第二家强势企业产生。
2023年,吉利控股完成280万左右销量,和比亚迪的302万台销量只有一步之遥。
此前我们分析过,中国乘用车市场完全有能力培养出第二家300万企业,2023年的吉利已经拥有强大的反超储备,2024年开年的销量就完成了反超比亚迪。


事实上,销量数据往往会被企业注入水分,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手段来实现销量的运作:
1、向经销商压库, 每家经销商如果每个月压库100-200台车,一个月就是庞大的销量,有时企业会为了数据,短期向经销商注入水分。
2、转移数据, 会根据产品规划、库存情况,保留一部分数据挪交给其它月份使用。
从比亚迪视角来看,其12月份销量34万台,在企业生产、运营稳定推进的情况下,1月销量只有20万台,说明比亚迪在过去两个月的数据申报上有一定出入。
和比亚迪两个月销量断崖式下滑不同的是,吉利1月份销量相比于23年12月的15万多,有较大程度的飞跃。


三年前,比亚迪提出了“去油计划”,纯燃油车不再销售,成为第一批吃尽政策红利的企业,三年时间从不足100万年销量一跃成为300万大户。
很显然,阉割油车的计划行之有效,但也为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燃油车市场一定会继续被压缩,但压缩到 一定程度一定会守住油车最后底线,预计燃油车市场份额将会和电动车以50:50的状态支撑市场良性发展。
从用户角度来看,燃油车的可靠、稳定、耐用、安全、经济属性依然是二线以下城市最需要的产品点,而中国乘用车市场千人拥车数不足250,未来的增长点不是限号的一二线城市,而是不限行的三四五线城市。


几个月前,工信部联合六部门联合通知,指出要稳定推进燃油车的发展,提升燃油车的能效水平以及环保性能, 保障燃油车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这说明,发展单一市场会给以后的拓展市场埋下“路径窄小”的问题,当下新能源车的强势只是阶段性,在政策扶持下展现出来的增长曲线,也会随着政策的取消而趋于平缓。
油车方面一定要守住底线,只有新能源、油车两条路线并行发展,才能够在市场中创造更高的价值,推动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以吉利的1月销量为例,稳定在21万这一高度的核心原因,是燃油车仍然拥有较大的销量表现,并且吉利也是目前为数不多坚守燃油车底线的企业。
在坚守燃油车基础上,其完成了新能源销量6.58万多 成绩,新能源销量占比达到31%。
而2023年全年新能源渗透率31.8%,说明吉利的整体发展和大环境高度契合,是真正具有稳健发展底气的大型汽车集团。


布局上,其拥有纯电动、PHEV以及燃油车三大品类,不压宝单一市场,并且高端车型销量出色,领克、极氪两大品牌在中高端市场成绩显著。
其中,领克08上市两个月销量破万,迅速反超比亚迪唐,成为新一代高端自主SUV冠军。
总而言之一句话,良性发展的企业才能够在未来的市场中获得成功,比亚迪的1月份销量下滑明显,文字游戏也好,现实主义也罢,其扎根的新能源市场总归来说是小盘口。


丢失燃油车市场将会让比亚迪在未来的发展中陷入被动。
相比之下,选择稳健发展的吉利,的确没有比亚迪拿到的政策红利多,但其保留了巨大的燃油车增量市场,这意味着在新能源增速曲线放缓那一天的到来,吉利的增速还会伴随着自主板块反压外资企业而继续增长。
但比亚迪的单一市场,很难构建更大的增量空间出来。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02A08H1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