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三伏天已经过半,但气温还在逐渐攀高,人体消耗也越来越大,尤其老年人耐受力弱,想安全度夏,就应关注一样平常生活的细节。
大家要记得遵循四“多”四“少”的养生原则,不但能让夏季保健事半功倍,关键时刻还能保命。
原则一
多喝热茶,少吃冷饮
多喝热茶,解暑止渴
中医认为,炎天养生要“顺应天时”,喝热茶比喝冷饮更解渴更养生。饮用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的分泌,体内的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上的毛孔渗出并蒸发掉,闷热之气得以宣泄,就会感觉清爽无比。

此外,热茶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热茶还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热茶中的茶多酚、果胶、氨基酸、糖等物质,可与口中唾液发生反应,滋润口腔,使人产生清冷的感觉。
少吃冷饮,掩护脾胃
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很多在炎天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喘、过敏性鼻炎、感冒、发烧,大多是由于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寒邪还大概累积在身体中,由表入里,逐步侵犯到经络、关节,导致风湿病、关节炎等,也大概让慢性咳喘到冬天更加严重。
因此,万万不要小看炎天的寒邪,此时防寒甚至比防暑还重要。防寒,最必要防的就是饮食之寒。各类冷饮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解热,但会对消化道黏膜产生不良刺激。

尤其是中老年人的脾胃消化功能日渐虚弱,进食冷饮,会出现胃脘疼痛、怕冷、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少吃冷饮。
原则二
多吃果蔬,少吃肉类
多吃果蔬,营养易消化
中老年人消化功能差,因此,应以温软易消化、平淡有营养的食品为主,得当多吃些奇怪瓜果、蔬菜及豆制品,还可经常吃些藕粉、莲子粥、荷叶粥等。
少吃肉类,防湿热护心血管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炎天的时候,中老年朋友要少吃油条、烤饼、肥肉等厚味之物,以防生痰、生热、生湿。

此外,吃太多肉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而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会增加人们患上心脏病的风险。
原则三
多吃酸,少吃甜
多吃酸,健胃消食
夏季出汗多,易丧失津液,需得当吃酸味食品,如番茄、柠檬、乌梅等,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高温天气下,人们常会感到食欲不振、胃口差。想要调节胃口、刺激食欲,用醋调味是最简朴的方法之一。
炎天照旧肠道流行症的高发季候,醋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在外用餐时可配些醋吃,能预防肠道流行症。夏季人们喜欢吃凉菜,用醋调味既可增长食欲,又可以或许杀灭肠道细菌。
少吃甜食,防湿痰、疲劳
甜食尽量少吃,糖分过多,会影响到中老年人脾胃的消化,更会生湿生痰,给体内添上“一把火”。

吃完甜食后,糖分在胃肠道很容易被消化吸收,胃部血流量增多会引起脑部血流量减少,加剧疲劳感,导致人犯困。
原则四
多用扇子,少开空调
热中风是盛夏季候的一种常见病,与使用空调不妥关系很大。若装有空调的房间温度调得太低,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频繁出入房间,忽冷忽热,会使老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发生脑中风或其他血管疾病。

炎天不妨接纳古老的方式纳凉,扇子轻轻摇动起来是清新的自然风,且摇扇是一种单侧肢体运动,不但可使肢体的关节、肌肉得到锻炼,还可锻炼大脑血管的紧缩和舒张功能。
<hr>来源:云南中医
编辑:珠海市场监管团队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我们将24小时内举行处置惩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