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1|回复: 0

为什么老被排除,哪些因素制约了崇明的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1 00:05:12|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30日的上海限购优化新政,再次将外环外的崇明区排除在外。
而在去年的楼市“1214新政”内容中,崇明区也是被排除在首付比例、房贷利率定向下调的区域名单之外。

网络图源

这让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崇明区的存在感就这么低?
是哪些因素制约了崇明的发展?
崇明区是距离上海中心城区最远的远郊区域。
由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三岛构成,崇明岛作为其中最大主体,面积约1269.1平方公里,比香港稍大。

示意图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台湾岛、海南岛之后,中国的第三大岛就是位于上海的崇明岛。
但无论是单论岛的个头还是对外的知名度,差距都不是一般的大。
对于上海本地人或者关注上海的多数人,当你在地图上丈量上海的时候,目光并不会过多停留在长江口的三座岛屿上,这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势,崇明就是这么容易被忽略。


示意图





制约因素一
交通

崇明三岛与上海主城之间目前仅有一条长江隧桥通道作为陆路连接,来往不仅费时费力,自驾驱车往返一次仅隧桥过路费就100元。
碰到大雾天、台风天等恶劣天气时,封航封路,岛上基本就与外界隔绝了。


示意图

崇明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作为上海的后花园,资源得天独厚,但很可惜崇明的旅游业却始终起不来,2021年的花博会本来指望能借势起飞,但又碰上当年疫情肆虐。

示意图

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崇明区的综合实力弱、经济基础薄弱,因而资金投入方面存在问题。

岛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深度规划,极大地制约了资源的开发。


示意图

根据市轨交规划,上海轨交崇明线计划将在2028年开通,在崇明区有4个站点,分别是长兴岛上的长兴岛站,以及崇明岛上陈家镇站、东滩站、裕安站3个站点
已知该轨交项目一期只涉及长兴岛中部和崇明岛东部,其余大部分区域并不在轨交辐射范围内。




制约因素二
人口

截至2022年末的人口统计数据,崇明区户籍人口66.9万人,人口逐年减少
常住人口更是从2018年的68.81万人,减至2021年七普时的63.79万人,4年时间常住人口下降了近5万人,人口净流出严重
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简单点说就是崇明缺少工作机会,大量年青人不得不外出就业找工作。
年青人的大量外流导致崇明老龄化问题突出,作为上海经济最不发达的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9.6%,高于全市26.9%的平均水平。
人口外流减少+老龄化反过来也制约着区域的发展。


在上海的官方规划表述中,“国际级”用得很多,“世界级”听到的较少,其中一个就是对崇明岛的“世界级生态岛”规划定位。
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生态自留地,崇明岛的发展早在2001年国务院批复中就确定为“生态岛”建设。
2022年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正式提出到2035年,将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打造成绿色生态“桥头堡”、绿色生产“先行区”、绿色生活“示范地”,成为引领全国、影响全球的国家生态文明名片的总体目标。
尽管崇明在生态岛建设上已经布局多年,但对标建设的目标要求,仍然还有不小差距。
一是崇明区现有整体的产业基础薄弱,在“世界级”影响力和“生态岛”建设两大方面都还需要加大投入;
二是缺少具有标识度的产业、项目以及标杆性、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探索,生态岛的品牌效应并不突出



制约因素三
产业


信息来源:崇明区政府网站

崇明的产业规划格局
立足海洋新智造、现代新农业、生态新文旅、活力健康养、绿色新科技五大新兴产业领域。
以东部轨交崇明线、西部沪渝蓉沿江高铁建设为牵引,发挥长兴岛、陈家镇、城桥地区综合开发辐射作用,加强“一站一城”功能开发,驱动崇明岛东西两翼齐飞。

示意图

目前,崇明的产业发展以区域内五大产业园区,以及分布其中的海洋装备产业、现代都市农业、绿色低碳产业三大优势产业为主。

信息来源:崇明区政府网站

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基地
优势条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上海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重点培育园区、上海市第二批特色产业园区;
主导产业:海洋装备产业、智能制造、绿色低碳高端装备、总部研发、环保科技。
崇明工业园区
优势条件:上海市高科技产业基地、上海市科技园区;
主导产业:包括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和新材料等,现代服务业。
富盛经济开发区
优势条件:崇明生态产业专项基金;
主导产业:智能制造、船舶配套、医疗健康、环保科技
智慧岛数据产业园
优势条件:首批上海市直播电商基地;
主导产业:聚焦信息集聚、创业孵化、研发创新、5G智能、教育培训、医康养检、直播电商。
崇明现代农业园区
优势条件:国家级绿色食品加工示范基地;
主导产业:种源科技、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畜禽冷鲜肉类加工、精品米酒酿制及果蔬深加工。

信息来源:崇明区政府网站

海洋装备产业

是现阶段崇明唯一的高端制造产业,就是位于长兴岛的海洋装备产业基地。
这里有江南造船、中远海运、振华重工、沪东中华等四大央企,产业人口规模以10万计。在包括世界最大的标准集装箱船、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LNG液化天然气船、全球最大的龙门吊、3600车汽车运输船(PCTC)等世界高端船舶制造和港口机械制造等领域领跑世界。
但其主要利好的还是长兴岛和外高桥。
首先论在地经济的话,长兴岛肯定利好最多;再论交通距离和方便程度,浦东都要优于崇明岛。
作为崇明区主体的崇明岛在该产业带来的经济辐射上基本被长江隔绝。

示意图

现代都市农业

崇明是上海最大的绿色农业发展空间。
先后获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首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一。
累计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家庭农场474家、博士农场20家。
但总体科技含金量不高存在很多短板。
比如产业吸引力弱,农业从业人口和人才缺失,截至2022年底,崇明区累计认定5514名新型职业农民,仅约占全市(超过2.4万)的23%。
特色农产品品牌力缺失,规模农业发展、现代化农场建设以及整体的农业生态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无法打造出自己的农业标杆项目。

示意图

绿色低碳产业

崇明的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和发电量均居上海市前列。
一直以来,崇明都处于绿色低碳的领先地位,绿色经济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2022年,率先发布全国首个碳中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崇明岛建设碳中和岛、长兴岛建设低碳岛、横沙岛建设零碳岛,勾勒了未来的发展格局。
缺乏应用,产业转化引领度还不够
尽管目前崇明在绿色低碳的示范应用方面走在上海市前列,但整体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尤其在应用领域、应用场景和经济效果方面还有很长的探索道路。

示意图





总结

崇明的发展方向定位在生态岛建设,这一块无疑都是新兴产业。
应该说崇明在绿色低碳、生态资源和现代农业等诸多领域与上海其他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都有所不同,具备自身的领域优势。

以崇明的自身资源来讲,这条发展路径的确非常合适,只是目前崇明的发展尚处于开拓期,如何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的道路和方向也在摸索之中。
包括交通等大量基础设施、就业岗位和各类综合配套的短板必须尽快补齐,否则无法留住高新产业和人才居民。
前期的发展可能有过弯路,目前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是希望美丽的崇明岛能在未来发展崛起。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208A01QWR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