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CB合资人Eric Feng在2018年曾发过一篇文章,叫做《消费已死,消费长存》(Consumer startups are dead. Long live consumer startups.)。在这篇文章中,他曾指出,消费创业在履历了2009年-2013年的黄金期间之后,慢慢滑入低谷,随着黄金期间建立的企业慢慢站稳脚跟、成为巨头,到他发文的2018年,消费创业企业已经归零。
图源:Eric Feng
于是,Eric说:“消费已死。”事实也与之验证,消费创业险些都是昙花一现,我们认识的Clubhouse就是个例子。
Clubhouse在客岁11月的用户数仅为20万人,而自从马斯克在2月初助推了一波之后,这个数字当时即上升为200万,当时Clubhouse约请码一码难求。到3月,Clubhouse的用户数凌驾了3000万,妥妥的爆火。但这种火热的局面并没有连续太久,高光即拐点,本年4月份,Clubhouse的下载量仅为92万次,大约是2月的1/10。7月,Clubhouse宣布约请制下线,用户可以直接注册使用。
那么Poparazzi是否也打破不了这个魔咒呢?
图源:Variety
从产物逻辑的角度来说,Poparazzi确实切了一个较为niche,也符合部分年轻人心态的角度,算是没有撞进巨头的红海里,这也为它争取了一些不少时机。但是这个角度最终是否会演化成社会主流趋势另有待商讨。
消费创业一大特点就是,这是个赢者通吃的天下,这意味着假如一个产物代表的趋势不是社会主流趋势的一种,那它极难以长时间存活。Facebook和Twitter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期间线下讨论的在线化,Ins是关于年轻人对时尚、潮水、美的寻求……那Poparazzi代表着什么呢?
对完善交际媒体展示、太过包装和商业化的反思吗?
这一思潮实在也并不是高山流水,它在消费品领域非常常见,乃至可以说是过去几年消费品创业的一大主流海潮。
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消费品开始走简朴蹊径,以“真实”的显现为品牌寻求。
好比专注于内衣和家居等贴身衣物的品牌表里,在本年3月官宣的最新品牌slogan“NO BODY IS NOBODY”(没有一种身材,是微不敷道的),此中的内涵即是认真接受身体的每一份真实纹理,包括晒痕、雀斑、生长纹、皱纹等……其产物也是纯色的极简样式。这些虽然恰好是站在完善生存的另一面上,但给表里带来了极大的品牌成功。
图源:表里
如许的成功可以复刻在互联网消费创业上吗?
消费品和消费,一字之差,完全依照不一样的逻辑。假如一个消费品品牌从niche切入,只管是之后不扩展版图,只要需求成立,还是能够达成小而美的结果。
而消费创业并非云云,至少对于Poparazzi来说,不是如许的。交际赛道讲究“网络效应”和“赢者通吃”,必要更强有力的创新和吸引力,仅仅是注册时的约请要求和分享链接如许的小改变难以颠覆现有巨头。只管Poparazzi在拉新上相对于其他同期同赛道公司来说可以说是“大获全胜”,但往后的拉新和促活还任重道远。 文末互动:
你对这类特例独行的交际app怎么看?它会是下一个clubhouse吗?
批评区留下你的想法吧~
参考资料:
1.What You Need To Know About Poparazzi, The Red-Hot New Photo-Sharing App That Doesn’t Allow Selfies(Crunchbase)
2.A photo app that bans selfies is blowing up online. Here's how Poparazzi works.(Businessinsider)
3.The Anti Selfie Selfie Club(medium)
4.Poparazzi Is the Hot New App. Here’s How It Could Cool Down(var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