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47|回复: 0

围剿美团:互联网最后的地面战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6 16:57:06|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
|王琳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美团很久没有遇到过挑衅者了,起码在2020年从前。
在履历了团购大战和外卖大战后,以上市为节点,美团在本地生存遥遥领先。多位美团员工向Tech星球体现,当时上市就以为外卖战争已经结束了。
2020年8月,拼多多上线多多买菜业务,试图找到电商之外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一个月后,美团优选推出了千城筹划。“本来美团没有计划快速开城,但拼多多让美团加快了速度”,一位美团优选人士向Tech星球体现。
3个月后,美团“大本营”本地生存业务也出现了一个实力刁悍的“友军”:字节跳动。2020年12月,字节贸易化部创建了专门拓展本地生存业务的 “本地直营业务中心”,该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生存服务、文化旅游和餐饮等行业进行客户发掘。同时,哈啰、滴滴对本地生存也虎视眈眈。
美团已经在利润按几毛钱计算的本地生存范畴实现了一连红利。它从来不给本身设立界限,到处出击,总是能在没有先发优势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险些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成为了“美团”,他们都盼望本身变得大而全,不是大而专。美团的处境也变得更复杂——层出不穷的挑衅者、骑手的算法牢笼、与商家微妙的关系,以及更加严格的羁系压力。
美团CEO王兴曾在饭否上体现,美团最大对手看起来是饿了么,但颠覆外卖的,更大概是“没有关注到的公司和模式”。在贸易天下里,领先者不能永久领先,美团想要创造更大的辉煌,需要面对更大的压力和挑衅。
围剿美团:能来的都来了
2021年春节前后,成都一家名为“联联周边游”的企业先后迎来了阿里、京东两大互联公司的造访。他们的目标很简单,调查联联周边游,寻找可行的投资标的。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突然成了互联网巨头的造访对象源于它的业务。联联周边游将餐饮、旅馆、丽人美甲等差异种类的商品和服务的优惠信息聚合起来,以文章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向本地用户推送。依靠分销模式,仅仅3年,它就覆盖了天下400多个城市。
这样的模式,像极了一个公众号版本的大众点评。意识到危急的美团,在去年11月敏捷出击,上线了“美团团节社”,以此偷袭联联周边游。而阿里巴巴投资部的调研就在美团团节社正式开城后的第三天。
阿里和美团在本地生存范畴的战火从未熄灭。在饿了么和口碑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阿里盼望投资来缩短和对手的差距。但末了投资并未告竣。
一位联联周边游的员工在朋侪圈体现:阿里战投肯定了联联在行业的核心优势职位,并提出双方战略互助优势,同时向孙总发出邀请——等待将来双方可在多范畴深度开展多元化互助,早日实现互助共赢。
“我们就去了一次,阿里应该也是,但是我们并不会投。”一位前去调研的京东投资部员工告诉Tech星球,“至于缘故起因我们不能说”。
撤除投资,阿里还在尝试从差异的路径切入本地生存范畴。5月,口碑推出“爆爆团”,它聚合了本地网红餐厅、人气爆款、特价、0元餐品限时购等服务,以小步伐的形式内嵌在付出宝App中,口碑App和饿了么App会设有相干的运动页面,部分用户可在付出宝首页看到爆爆团的入口。
美团是本地生存范畴绝对的霸主,2019年其到店GMV就超过了2000亿。但这并不妨碍潜伏竞争者,大胆挑衅已存在的庞然大物。
Tech星球曾独家报道了滴滴内测“今日爆款”电商、以及与饿了么互助本地生存等多项跨界业务。一位靠近滴滴的人士告诉Tech星球,滴滴在失事前一直在研究,外卖、预制品、门票、旅游等赛道,乃至连海南免税店也在看。
在此之前,滴滴的竞争对手Uber已经将外卖业务成功打造成其第二条增长曲线,而滴滴的营收依然高度依靠网约车业务。
互联网平台聚合了过亿流量,他们无不盼望流量带来更大的代价。去年下半年,哈啰出行就上线了多个本地生存新业务,如到店团购、哈啰旅馆、哈啰打车等。
2021年4月15日,哈啰生存正式在上海开城,随后其先后在珠海、沈阳、广州上线,推出餐饮为主的各类到店团购套餐,用户在哈啰出行App或哈啰生存公众号内可直接下单。
Tech星球从哈啰内部人士获悉,现在该项目已经大幅度缩减规模,更多聚焦在上海,哈啰出行的总部。

本地生存范畴肯定会出现其他的玩家,这是市场竞争规律所致。字节跳动和快手正是深谙这样的规律,才在短视频流量见顶的时候,纷纷发力本地生存业务。
更多人关注的是,抖音和快手毕竟能否突破美团的重重封锁,颠覆现有的竞争格局。
最有钱的对手反而在帮美团引流
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被视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它有源源不停的流量和现金。
2019年下半年后,抖音本地生存的偏重点,从买卖业务转向端内的内容生产。
一位靠近抖音的知情人士告诉Tech星球,抖音本地生存业务起初在北上广深和郑州五个城市试点,接纳的是BD+运营模式,类似于本地生存的直营模式。BD由原SMB(贸易部分的中小客户)负责,不过这一模式并未跑通。
抖音是内容生产平台,它也盼望商家本身生产内容来获客,餐饮商家极低的利润决定着他们不太乐意本身掏腰包来生产视频内容。
“抖音筹谋门槛对本地商家来说照旧太高了,电商能起量是由于红利可以养活品牌,本地生存付不起这个钱,以是服务商生态做不起来。商家自运营,终极只有极少数商家能玩。”一位饿了么人士分析道。
上述知情人士体现,抖音现在正在大力大举招服务商,让服务商为本地生存商家制造内容。同时,抖音为服务商提供补贴。
为了吸引客户,餐饮商家往往推出折扣服务。据Tech星球了解,抖音并没有为商家端提供补贴,相应的,现在也没有从商家中抽成。
从今日头条到抖音,从图文到视频,字节跳动创造了两个流量巨大的内容产品,但他们背后更像是一套逻辑:信息流、算法优势。但本地生存对抖音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范畴,它需要创建一套全新的模式。
首先,要办理商家的留存题目。
抖音推出团购之后,美团内部做了大量分析研究。最开始美团以为,抖音团购威胁不小,但是美团徐徐逐渐发现,但凡在抖音上火了的餐厅,往往都只是火一小段时间,末了这家餐厅在美团和大众点评上却都比之前数据好了,也就是说抖音团购终极只是帮美团做了引流。
一位美团内部人士表明道,这实在和餐饮的行业特性是符合的,用户很少一直去一家餐厅用饭,而是会换着花样吃,这决定了餐饮商家只能火一阵。
其次,内容种草帮助进步用户选择效率,但是比力难创造低频买卖业务的需求。
“低频的买卖业务运动(尤其是酒旅和到店综合业务)出现的时间,和前面内容种草环节大概摆脱的。餐饮相对好切,是由于买卖业务和内容种草时间可以很靠近。”一位美团到店人士表明道,“旅行大部分是经过规划的,很难说走就走”。
但较轻易切入的餐饮商家,却不愿意本身生产内容,但是抖音并不能一直补贴。
一位抖音本地生存人士体现,他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用户留存率。
据晚点LatePost报道,今年2月前,字节跳动本地生存业务整年目标为:到店团购的买卖业务总额(GMV)到2021年底达200亿元。知情人士称200亿这个数据后续又有所调整。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Tech星球,抖音最新的目标是餐饮+酒旅+到店综合整体拿下60亿GMV。这个目标和当初的200亿对比大幅度缩水。
字节“通吃”所有范畴?
眼下,抖音看上去并没有对美团的主体业务造成威胁。
一位美团到店人士称,“我们现在光到店餐饮这块一年的GMV目标就差不多有近千亿,而抖音60亿的目标不到其到店餐饮的非常之一。”
但美团确实已经在封堵抖音。“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让商家把套餐的价格拉平,同时为了增补商家,会给商家提供一些广告返点”,上述美团到店人士向Tech星球体现。
在他看来,短期内抖音进入本地生存范畴,大概会进步餐饮的线上化程度。但是,抖音做外卖和当初腾讯做易购的情况差不多,并不是有流量就是万能的。
美团的积极不仅仅是拉平价格。作为团购主战场的大众点评,也正在进一步拉近买卖业务与内容的间隔,它开始变得更像小红书:双列、视频化,领导商家学会数字营销。和抖音对比,这恰好是美团不足的地方。不过,美团的优势是对商户的管理本领,这一点,抖音短时间内难以望其项背。
在本地生存这个万亿赛道,每个公司都想进来分一杯羹。同时,在主营业务增长见顶的同时,互联网公司必须要“侵入”别人的腹地,来打造新的战绩。
和造车、芯片研发等硬科技差异的是,抖音、快手、滴滴等玩家进入这个范畴不需要太多投入,总能依靠本身的流量优势获取少部分市场份额,但是,终极能否做大,照旧一个未知数。滴滴进入外卖和美团涉足打车的例子已经表明,互联网巨头并不是在所有的范畴,都能做到赢家通吃。
此外,从投入力度来看,抖音依然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大规模发力。从赚轻易的钱,到赚更难的钱,大概抖音还需要考核一下,这到底是否是一门划算的买卖。


加入交流群&内容转载&互助相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