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育儿交流
›
育儿论坛
›
帖子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浙E车主,最新消息!明年继续免费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 学习教育 ]
刚生娃3天,丈夫非要仳离:孩子不是亲生
[ 理财 ]
稳定币安全问题引银行界担忧
[ 理财 ]
瑞士学者:中国为何能从容应对外部纷扰
[ 理财 ]
入华29年,山姆不懂会员了?选品风波后:
[ 汽车天地 ]
史上最强卫士 全新路虎卫士OCTA中国首秀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534
|
回复:
0
满嘴黄腔的中小学生,没人教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在线
积分
334005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3-9 10:27:18
|
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祝越
“卖淫”二字出现在初中课堂的PPT里,会有哪几种可能?
普法宣传、道德与法治课、新闻消息分享……即使是这些场合,这两个字的出现都会显得有些扎眼。
而在2024年1月,它真的出现在北京一所初中的课堂上,却不是出于上述理由。在这场班会课中,学生们要讨论的是另一个主题:开黄腔。
“卖淫”二字就来自学生之口。班主任大圣在PPT里重现了学生开黄腔的经过。一个男生问女生:“你家里有银子吗?”女生说有,于是男生问:“那你卖淫吗?”
在其他老师的观察中,学生的黄腔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有挂在嘴边的脏话,有对他人的骚扰,还有一种更为隐晦,比如老师讲小说剧情的不同阶段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讲台下就传来几个男生的窃笑。
开黄腔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很普遍,也很正常。性教育学者方刚告诉南风窗,开黄腔被视为青春期文化的一部分,与青春期特定的心理状态相关。
但同时,不论是否带有目标对象,开黄腔都有可能冒犯,甚至伤害到他人。而以“玩笑”形式出现的黄腔,时常处于冒犯和调侃之间的模糊地带。互联网上的相关帖子中,不少人在分享自己被开黄腔的经历时,都会提到最初的自我怀疑——这到底是普通的玩笑,还是性骚扰?
模糊性,也使“开黄腔”远不只是随口说出的脏话这么简单。它起于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本质上却关系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边界。正如与之直接相关的性教育,同样能够从生理卫生知识,延伸到性别意识、人际交往、情感教育……范围广阔。
“性教育,本质上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只是从性这个角度来促进学生整个人的成长。”方刚说。
而作为开启成长这扇门的钥匙之一,中小学生口中的黄腔,正在被更多的教师注意到。
01
一堂班会,专门讲“开黄腔”
写在班会ppt上的黄腔,取材自大圣班级里的真实案例。
现实情况是,当被开黄腔的女生晓华拉着男生到大圣面前告状,还强调他过去多次说这种恶心话的时候,男生的反应却显得有些委屈。
“我之前跟你说的时候你只是用笔戳了戳我,我也没觉得你生气呀。”男生说,他之前也对其他女生开过这种玩笑,别人挺高兴的,还笑呢。
然而晓华并非不生气。她告诉大圣,她只是觉得作为同学,没必要和对方撕破脸,“那怎么样才算生气呢?”
开黄腔到底是玩笑,还是冒犯?这也是大圣想在班会里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她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把两人的对话还原成选择题的情境,然后设置了多个选项,让班里的同学们现场选择自己应有的行动。
其中一个选择题是这样写的:讲完这个玩笑,女生好像很生气,捶了你一下,不让你再说了,这时你会做什么?
“A.意识到这个玩笑会冒犯他人,不再或慎重开类似玩笑。
B.不再和她开玩笑,转而找其他女生开玩笑。
C.看她不是特别生气,可能她也觉得好玩,下次继续找她开玩笑。”
男生们在班会上的反应很明显。大圣念到B选项的时候,有个男生接了一句话:“这不是有病吗?”念到C选项,大家都被逗笑了,好几个人都说:“这不是有大病吗?”
大圣注意到,有几个男生显得坐立不安。他们都是过去常常在班里开黄腔的人。当其他同学理直气壮地选出正确答案的时候,这几个男生没有说话,或是一脸羞愧地埋着头,假装忙着写作业。
通过这些选择题,学生有了自我审视的机会。“可能平时他没有意识到,但是在大家的反应里他会发现,原来我平时做的事在大家眼里是讨厌的,是不齿的。”大圣说。
女生们同样需要这样的反思。PPT里有几道题出给女生,问的是面对男生开的黄腔,你感到不高兴时会怎么做?很多女生都表现出和晓华一样的困惑。她们确实不高兴,甚至觉得挺恶心的,但是好像又觉得作为同学,没必要“闹”这么大。
大圣没有去评价她们选择的对错。在她看来,这种选择也很好理解,尤其是放在成年后的职场里。她只是告诉学生们“不闹大”的后果是什么:如果你没有向对方严肃地表明立场,下次他可能就会继续找你或其他人开这种“玩笑”。
班会并没有止步于讨论行为的正确与否。大圣更希望让学生们知道,正确与错误背后的基本逻辑是什么。
过去,她的教学方法很“简单粗暴”。上一届,她带的班级里也有学生说脏话,那时她能做的只是严厉禁止。大圣告诉学生,在班里不准讲脏话,如果她听到了就要“打手板”——实际上,大圣并不能真的体罚,于是就用自己的手,打一下学生的手。
单纯的禁止,效果是有限的。“当时他们也知道我对脏话管得很严,谁要是说了,另一个人马上就会反应,哎你说脏话了。”但是大圣知道,自己的话并没有真正打到学生心里,当她站在讲台上讲这件事,学生的状态明显是心不在焉的。
所以这一次,大圣决定要把“开黄腔”掰开了去讲。选择题之后,她继续从两性话题的私密性、开黄腔本身的恶意和对女性的侮辱意味入手,去解释黄腔,让学生们知道为什么开黄腔是不得体的。
当说到“很多黄腔都是和女性有关的,是把女性当成侮辱对象”的时候,大圣看到不少学生顿悟似的点头。她明白,学生的脑子里是“有库存的”,所以能够理解她的意思。
02
玩笑还是冒犯
这次告状给了大圣一个教育的契机。在此之前,大圣已经注意到班里开黄腔的现象。而这次事件中女生的不满和男生的自我辩解,让大圣感觉特别典型,自己好像身处微博热门评论区。
“男生每一步的反应都特别的‘典’,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人去告诉他这些,他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圣说,这也是她觉得为什么有必要让每个同学自己去做选择,体验成为当事人。
开黄腔的一方口中的玩笑,却能切实地给人带去困扰和伤害,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杨轩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上大学期间,她曾在一个剧院实习,当时有一出舞台剧来剧院演出,剧院的工作人员负责做演出前的准备,另外还要采访两位主创,帮他们的舞台剧做宣传。
她因此认识了两位主创。他们人很亲和,刚来一两天,就和工作人员都处成了朋友。演出结束后,所有人一起聚餐庆祝,吃完饭还要走去ktv唱歌。路上,主创之一大黑找杨轩闲聊,问她为什么没谈恋爱,杨轩解释之后,大黑问了一句:“那性欲呢?”
杨轩的第一反应是尴尬,她想快点带过这个话题,就回了一句“不需要”。
“其实当时我自己已经觉得被冒犯到了,”但是杨轩的心里同时也很矛盾,“我可能判断不出来,他是不是真的觉得这是一个普通、平等的交流。”
而这件事还没结束。杨轩很想早点回去,她在ktv包房外等人一起走的时候,大黑又过来了,说要送送他们。杨轩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对方的搭话,闲聊当中,她讲到自己在创意方面比较欠缺,大黑建议她:“还是要多锻炼思维,可以先做点出格的事,比如晚上来我房间啊。”
紧张、恐惧和恶心同时涌了上来。杨轩想到,上一次她和另一个同事姐姐一起采访他们到很晚,大黑也说了这样的话,但是他下一秒就会自我反驳,“不行不行,我结婚了”。
直到回家,杨轩的情绪才得到发泄。她觉得自己的性格有点像和事佬,在当下不想跟人产生矛盾。但回了家,她在跟朋友复盘时,越想越气,最后委屈得哭了出来。
没想到,第二天大黑在微信上发来了道歉信息:昨天喝多了,说话尺度有点大,你不介意吧?
杨轩觉得很恶心:“他绝对知道我们很介意,但他就是会说什么‘你不介意吧’。”
石蕊同样遇到过这样的骚扰。骚扰发生在她的职场里,但在她明确制止对方的情况下,对方却依旧没有停下这种行为。
她猜测自己是不是还“不够凶”。当她告诉对方,这些话是一种性骚扰之后,他下次还会继续,只是会在后面加一句“哦对不起,我忘了你不喜欢别人这么说”。
还在初中时,石蕊就曾为同学开黄腔而困扰。那时,她还没有把开黄腔和性骚扰划上等号,但还是会因为男生们开的黄腔感到羞耻。可她后来也发现,不论是害羞、回避、哭,还是过去骂两句,或者给他们一拳,似乎都无法阻止这种行为。
“如果骂他们,有些人甚至可能把你当哥们儿。”石蕊说。
为了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大圣特地在班会里讲了“性骚扰”的概念。她告诉学生,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倾向的语言,也可以构成一种性骚扰,而性骚扰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她知道,教化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个班会既然开了,她就想往根上去讲。如果不把开黄腔这件事界定明晰,学生可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可能会说都是开玩笑,不是有心的,”大圣说,“但他们也应该知道,将来自己慢慢成为一个能承担法律责任的成年人的时候,再做这样的事要面对什么。”
03
说破无毒
中小学生开黄腔,并非一件新鲜事。南风窗记者在网上搜索关键词,看到了不少相关文章,既有教育博主给教师们的建议,也有一线教师自己的经验分享。不少人在回忆自己最初与黄腔的接触时,也同样追溯到了小学高年级或初中。
“开黄腔”行为与中小学的年龄阶段有着特定的内在联系。性教育学者方刚告诉南风窗,青春期正是学生们开始关注性的时期,他们有对性的好奇与渴望,而说脏话、开黄腔就是宣泄的方式之一。
这同时也是对成人世界的一种挑战姿态。方刚认为,开黄腔对于孩子来说,一个重要功能在于显示自己“是大人”。“父母不让我说脏话,我就要说,就是要挑战你们。”方刚说,“他们用这种方式来表演‘酷’。”
“酷”也是一种优越感和成就感。广州的小学老师陈珏洁的学生正在上六年级,其中两个男生从上学期开始,喜欢把“飞机杯”一类的词挂在嘴边讲,而其他同学当时都不太懂这些东西。所以每当他们俩提起这些词,就会引起周围同学的关注。
陈珏洁猜测,开黄腔的男生懂得了别人不懂的东西,还是这种“敏感”的、“属于大人的话题”的东西,这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
初中时期维舒的心理,印证了这种猜想。那时候他也会开黄腔,并且认为能把性这个问题如此光明正大地摆到台面上来讲,能显示自己是一个很成熟的人。
但最开始从别人口中听到这些话时,维舒其实是惊讶的。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初中时男生们喜欢调侃一个女生“胸大”,维舒并不是最先说这种话的人,但后来也会跟着大家起哄。
“就觉得自己也得是他们中的一份子,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没有什么见识。”即使惊讶,维舒也要强装镇定,他觉得如果大惊小怪,自己反而会被取笑。
建立同伴关系,恰恰是开黄腔的另一种功能。方刚解释,说脏话和开黄腔是学生之间,尤其是男性之间建立同伴链接的方式之一,“也就是表现出我们是一伙的”。
学生对“开黄腔”的态度,让陈珏洁发觉他们对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起初,她知道班里有人开黄腔,是因为不少学生来找她告状,说哪个同学在“搞黄色”“好变态”。
陈珏洁意识到,开黄腔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标签符号,就和骂人、打人一样,是同等级的东西。而现在学生已经对性产生好奇,与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渠道去了解,不如提前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正确地看待性。
这个想法已经在她脑海里盘旋了许久。学生们上五年级时,她曾开过一次班会,讲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但并未涉及到两性关系。当时陈珏洁还在犹豫,谈论性行为、性欲,对孩子们来说是否太早了?
因此,陈珏洁决定借这个机会开一次性教育班会。班会内容包括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性行为及其风险后果、什么是“爱”,以及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性侵害。
真正到了班会课上,陈珏洁自己也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她很快发现,学生们都听得很认真。预想中那种“嘻嘻哈哈”,不当回事儿的反应并没有出现。“他们看我和看PPT的眼神,都是很聚焦的”,这也让陈珏洁丢掉了自己的不安。
班会结束后,开黄腔的行为也停止了。班会前,陈珏洁针对开黄腔单独教育过两个男生,但当时这种方式并不奏效。陈珏洁想,也许是因为班会让所有人都了解了性知识,那种“只有我懂”的成就感,也就不存在了。
老师们都发现,当自己不回避“性”这个话题时,学生也会认真给予回应。在PPT里,陈珏洁特意标注了信息引用自某医院的科普内容,让学生们意识到这些内容的严肃性。大圣则发现,当自己选择摊开去讲这些话题,学生们也更愿意畅所欲言。
“所以我是相信说破无毒的。”大圣说,这次开黄腔班会只是性教育的其中一小节,而关于早恋之类的更多问题,她还需要继续去思考。
04
成长中的“性”
中小学阶段的性教育,在国内仍未得到充分、深入地开展。2022年7月,该领域核心期刊《中国学校卫生》发布的论文《中小学性教育现状与对策思考》中提到:全面性教育(指在生殖健康教育的综合型性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意义)在中国没有得到广泛开展,学校性教育内容以青春期卫生、生殖健康和预防AIDS为主,多数性教育不够深入和全面,理解和贯穿社会性别的性教育严重缺乏。
初中老师王方亲身感受到这种“不足”。她所在的学校每年会组织一两次性教育讲座,讲的内容主要是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等等。有时,她也会上网找一些资料来开性教育班会,但是她发觉,很多内容都是笼统地一带而过、点到即止,也比较重复。
“比如它(资料)就说‘要正确看待自己身体的变化’,可是怎样才叫‘正确看待’呢?”王方对此有些疑惑,“谈到男女交往,也是说‘要正确地交往’,可是‘正确交往’有什么度吗?如何衡量呢?它就不会讲了。”
在方刚看来,学校里很难进行深入的性教育,其最大的阻力来自学生家长。方刚曾是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现已辞职专门从事性教育工作。他和团队的性教育讲师经常受邀到中小学开展性教育讲座,而讲座也时常因家长不同意而无法开展。
家长的价值观很难统一。方刚告诉南风窗记者,他们曾有一次去幼儿园讲课,用到的性别平等绘本里,讲到了“爸爸也应该参与家务和带孩子”的内容,结果遭到班里一个家长的反对。方刚提议他的孩子可以不参加,家长也不同意,如果这门课还要继续讲,家长就要告到教育局。
“最后这门课就没搞,”方刚说,“还是家长的价值观影响最大,因为性这个事,本来就是人类最有争议的领域之一。”
家长的态度也是陈珏洁能够开展性教育班会的原因。而她教的另一个班就不一样。有一次,一个老师上课时给学生们放了一部电影,其中有接吻的镜头,后来就有家长向班主任反映,说老师在课上给孩子们看“不好的东西”。
如果自己是那个班的班主任,陈珏洁觉得,她就会更斟酌自己在班会上要讲的内容。
而人们对性的认知和价值观,原本就处在不断变化与更新的过程中。青少年对性的关注和思考,也因此时常超出成人的想象。在刚刚结束的那期性教育冬令营里,方刚组织学生们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后来发现6个小组中,有4个小组都在讨论多元性关系、开放式婚姻相关的内容,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
互联网是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重要渠道。论文《全国幼儿园及中小学校性教育开展状况》在2021年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获取性知识的渠道中,网络搜索占了近50%,色情制品占20%。互联网信息的发达,也使学生们的性知识更新很快。每一年,方刚都能从学生那儿学到一些与性相关的新名词。
正是因为性知识更新变化很快,性教育才显得尤为必要。不少家长会对性教育课里的“自慰”有所顾虑,他们觉得孩子本来不懂,要是讲过之后他就去自慰了怎么办?
“孩子现在可能不知道,但可能明天、后天,他就知道了。等他知道的时候,没有人跟他分享正确的价值观了,怎么办?”方刚认为,性教育恰恰是要防患于未然。
而所谓的“正确”,也并不意味着一种简单的规训。在方刚看来,性教育的本质也是一种教育,而教育最终是要培养人的能力。规训的方式没有尊重青少年的自主性,最终只能是失败的。
“我们希望能够使孩子具备判断、思考和选择能力。”方刚举了一个谈恋爱的例子,他不会告诉学生该不该谈恋爱,而是和学生们讨论,现在有一份感情,学生要做何选择?面对可能的风险要如何处理?“这才是在培养学生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
学生们学会了在能力范围内做出自己的选择。有人谈了恋爱和平分手,也有人决定不谈恋爱。方刚记得,有一天课上讨论完爱情之后,一个学生找到他说,自己原本打算开学去表白,现在决定不表白了。因为谈恋爱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他觉得自己处理不了。
回到校园内,在有限条件下开展的性教育,能有多少用处?接受采访的老师们都表示,她们也无法确定。
开完班会,班里的黄腔消失了。可老师们都提到,即使没有人再公开地开黄腔,也并不能保证他们私下不再提起。
仍有一些细节,让大圣看到了“进步”。班会后,不少女生围着晓华,夸她主动提出不满,向老师反映的做法很勇敢,她们还说,要是晓华真要去报警,她们都可以给她作证。
大圣也单独找了一个过去会开黄腔的男生聊聊。在大圣面前,那个男生有点局促,还微微脸红。他告诉大圣,自己现在明白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以后也不会再用所谓的玩笑伤人了。
“做总比不做强”,教育和教学都是如此。大圣将它类比为在语文课上讲诗词,除了诗本身,她还会讲讲哪个诗人受了这首诗的影响。即使这些东西中考里不会考,但讲了总会是有用的,大圣心想。
(文中大圣、晓华、杨轩、石蕊、维舒、王方皆为化名)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END-
编辑 |向由
值班编辑 |吴擎
排版 | 风间澈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关注南风窗,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
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301A03Y0J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寻忆织里画虎大师吴寿谷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浏览过的版块
营养美食
家常菜谱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网站目录
欧冠直播
高仿包包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