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79|回复: 0

“钠”里乾坤发表 行业格局将变 反复踏中期间风口的为何是宁德期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6 17:12:20|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只管业内对于钠离子电池已有一定预期,但当7月29日宁德期间(300750,SZ)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正式发布时,还是如平地惊雷,令资本市场和动力电池产业为之一动。
自负规模商用化应用以来,20年间锂离子电池因性能本钱等优势击败一众对手,牢牢占据市场“C位”。小得手机、电脑、摄像机,大到汽车、船舶,锂离子电池可谓上天入海、无所不在。
但随着宁德期间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发布,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变。“有人认为电池的化学体系已很难创新,只能在物理布局上做些改进,但我们认为,电化学的世界就像能量魔方,未知远远大于已知,我们乐此不疲地探索此中的奥秘。”在宁德期间董事长曾毓群看来,动力电池行业远景光明、大有可为。

据中金公司测算,未来5年钠离子电池在小动力与储能范畴的潜伏市场空间有望凌驾90GWh。中信证券则表示,宁德期间率先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等性能、AB布局创新等超出市场预期。在环球汽车电动化趋势确定,高端动力电池紧缺,同时环球储能市场邻近发作配景下,公司作为环球大型电池龙头,充实享受行业发作发展。思量到公司业务高发展性,给予其754元/股的目的价,维持“买入”评级。
与此同时,宁德期间方面表示,公司已开始与车企和储能客户睁开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贸易化相助,也已经开始进行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布局,计划于2023年形成根本产业链。

为什么是钠?
毕竟上,将钠离子作为电池正极的技术门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提出。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的优势在于质料本钱更便宜易得,钠离子电池正负极集流体均为铝箔,本钱低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铜箔,据机构估算数据显示,钠离子电池的质料本钱将较锂离子电池本钱降落30%至40%。同时,钠离子电池在低温性能和快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高寒地域高功率应用场景中能够有效解决锂离子电池衰减的问题。
不过,相较锂离子,钠离子体积较大,在质料布局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方面要求更为严苛,能量密度与循环次数体现均不如锂离子电池,而这两项指标恰恰是电池贸易化应用的紧张考量。根据中信证券测算,当前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在120Wh/kg上下,低于磷酸铁锂电池的180Wh/kg和三元锂电池的240Wh/kg。

针对质料方面的难题,宁德期间采用了克容量较高的普鲁士白质料作为正极质料,同时对质料体相布局进行电荷重排,解决了普鲁士白在循环过程中容量快速衰减这一难题。而在负极质料方面,宁德期间开发了具有独特孔隙布局的硬碳质料,该质料具有克容量高、易脱嵌、优循环的特性。此外,宁德期间还为钠离子电池开发了新型电解液体系。

“基于质料体系的突破,宁德期间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单体电池能量密度到达了160Wh/kg,这是目前环球极高水平,且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就可补充80%电量,赋予了电池快充本领。不光如此,在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同时在系统集成服从方面,也可到达80%以上。”宁德期间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表示。
只管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发展尚属于初期阶段,但在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同盟秘书长于清教看来,对于宁德期间如许体量的企业来说,多技术并存是最为符合的选择,多一条技术门路就可以多一个应用场景,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
“‘碳中和’催生了万亿瓦时级的电池需求,推动了新能源产业发达发展,新的应用场景不断产生,给了不同技术施展的舞台。多元化的技术门路,也将助力产业长期稳定发展。”曾毓群表示。
钠离子电池用在何处?
此前,钠离子电池技术不停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补充。华金证券分析认为,思量其理论能量密度低于锂离子电池,或将无法在高端汽车上实现大规模应用。相对而言,钠离子电池将更多在储能市场和低端动力电池市场对锂离子电池实现部门替换。
国金证券新能源与电力设备首席分析师姚遥亦认为,依附低本钱和宽工作温度等优势,宁德期间钠离子电池未来最为核心的应用场景,大概将是对能量密度相对要求不高的储能范畴。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引导意见》,提及在储能范畴加快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树模。这也被业内认为是钠离子电池在储能范畴应用获得的政策层面支持。
据光大证券研报则推测,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电动两轮车和A00级别汽车范畴均有不错的应用远景;其预计2025年,以上范畴能量需求量分别为48GWh、41GWh和34GWh。

但宁德期间显然并不想局限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场景。本次发布会上,质料创新以外,同时发布的尚有电池集成方面的一项创新——AB电池解决方案,即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同时集成到同一电池系统内,按一定比例和分列进行混搭、串联、并联、集成,并通过BMS精准算法进行不同电池体系的平衡控制,既补充了钠离子电池在现阶段的能量密度短板,也发挥出了它高功率、低温性能的优势,可适配更多应用场景。
创新的集成方式也赋予钠离子电池全新应用场景的想象空间。“已往的钠离子电池重要应用在储能范畴,但如今技术发展得很快,有望在2023年前发展为锂离子电池的互补汽车动力电池。”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梅松林表示。
同时,据宁德期间方面透露,在制造层面,钠离子电池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设备、工艺相兼容,可以进行产线的快速切换。东吴证券研报认为,这将有助于电池厂商完成产能快速布局,切换本钱较小,利于钠离子电池未来的大规模推广。

宁德期间为何反复踩中期间风口?
发布钠离子电池背后,作为一家市值突破万亿,动力电池市场占有率环球排名领先的企业,宁德期间是怎样练就一身本事的?
“创新是宁德期间的基因,也是宁德期间加快发展的动力。”曾毓群的一句话点出了企业的杀手锏。
2011年,宁德期间正式创建。依附过硬的电池技术,从宁德期间创业开始,其客户就涵盖了奔驰、宝马、奥迪等一众环球着名汽车厂商。
承袭“不能偏科”理念,宁德期间笃志研发、迭代三元锂电池的同时,并未放弃铁锂技术门路,最终在2017年三元电池高潮中,逾越三星和LG,问鼎世界龙头,在2020年铁锂重获认可之际亦享受到最大红利。而此次钠离子电池的发布再次为电池市场注入了新的元素。
公开资料显示,制止2020年末,宁德期间拥有5592名研发职员,此中博士127名,硕士1382名,当年研发投入35.6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7%;宁德期间及其子公司共拥有2969项境内专利及348项境外专利,正申请的专利合计3454项;其创建的21C创新实验室,研究方向包罗金属锂电池、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电池研发。
7月29日,韩国能源市场分析公司SNE Research发布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本年上半年宁德期间以29.9%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韩国LG能源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为24.5%;排名第三的则是日本松下公司,市场占有率为15%。
当市场将宁德期间视作动力电池企业时,其自身定位已转向“环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致力于为环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和服务”。
为此,宁德期间确立了三大战略发展方向:一是以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储能,替换固定式化石能源;二是以动力电池助力电动车发展,替换移动式化石能源;三是以电动化+智能化的集成应用创新,加快各范畴的新能源替换进程。
作为三大发展方向的支撑,宁德期间已形成质料化学体系、系统布局、极限定造和贸易模式的四大创新支撑,形成了从前沿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再到贸易化大规模的推广快速转化的本领。
伴随新能源科技的创新发展,以清洁能源替换化石能源的革命正加快到来。新能源应用的下一个风口毕竟在何处,此时判定大概还为时尚早,但对于终将到来的绿色能源图景,宁德期间显然布满信心,并做好了充实预备。
(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 信息披露以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据此操纵,风险自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