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育儿交流
›
育儿论坛
›
帖子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黄色预警!
市领导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理财 ]
涨涨涨!创13年来新高
[ 理财 ]
站上3500点后,A股下周会怎么走?具体分
[ 电脑维修 ]
人类迄今拍摄到的距太阳最近图像公布,显
[ 电脑维修 ]
巴彦淖尔连夜转移1613人!直击内蒙古防汛
[ 学习教育 ]
19岁高考生被诱骗至缅甸失联超一周,家长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286
|
回复:
0
孩子半夜起床熬夜打游戏!杭州这位父亲这样做,网友纷纷点赞
[复制链接]
admin
admin
当前在线
积分
33323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4-3-23 18:10:29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作者:主创团·怡可兰心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
而是当你想到你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
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一切教育,根植于爱。如何爱,怎么爱,才能真正滋养到我们的孩子?
以下父母育儿常见的三大误区,愿你一个也没有。
误区一:只和孩子讲道理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
“针对孩子的犯错行为不要说教,因为说教对孩子来说是噪音。”
跟孩子讲道理是最无效的教育,讲道理与其说是对孩子的行为纠偏,不如说是家长的情绪宣泄。
心理学上有个“麦拉宾法则”,也叫“73855定律”。指的是当我们和别人交谈时,对方感知中只有7%来自你说话的内容,38%来自说话的语调,55%来自外形与肢体语言。
和孩子讲道理,只会停留在孩子头脑层面,不会触动孩子的心灵,真正有效的教育一定要触发孩子感知的。
浙江杭州一父亲,凌晨2:30分起床上厕所,发现孩子仍在熬夜玩游戏。
看到这一幕,父亲没有指责批评,只是对孩子说道:“你起来,我带你去个地方。”
凌晨3点,天空下着淅淅沥沥的雨,父亲开车把孩子带到蔬菜批发市场。
外面漆黑一片,市场里却灯火通明。
有人披着雨衣在摆摊,有人支起货架等待客人前来,男男女女,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
父亲让孩子和卖菜的老人交谈,让孩子看看他们裂开口子的手掌。
还有一位慈祥的奶奶,像对自己孙子一样温暖地叮嘱男孩:“好好地读书啊!”
一圈市场转下来,父亲轻声问孩子:“看看这些想睡没得睡的人,你知道他们为了什么吗?”
孩子回答:“为了生活为了子女。”
父亲又反问男孩:“那你呢?”
男孩羞愧地说道:“我错了!”
自始至终,父亲没有和孩子讲一句道理,但是效果却又胜似千言万语。
有句话说:
“对孩子没有效果地讲道理,无异于猴子水中捞月。”
真正能推动孩子发生改变的,永远是孩子内心的体验和感受。
只有家长理解孩子的行为,感受孩子的情绪,和孩子待在一起,才可能与孩子产生真正的链接。
当孩子行为出现偏差时,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一、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去亲身体验
俗话说:“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看见的,孩子只入眼;听见的,孩子只入声;只有亲身感知的,孩子才会有身体记忆。
对三岁的幼儿说一百遍“好烫不要碰”,不如在安全的前提下让他感知一次何为烫。
上面的父亲让孩子在菜市场感知到生活的不易,胜过父母千万句“不睡觉打游戏,将来你就知道多后悔”的说教。
二、放下父母的权威,允许孩子表达看法
父母常喜欢说“吃过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但是不得不承认,家长也有局限性。
家长对事物的看法,并不一定每次都会胜过孩子。
放下父母的权威,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允许事情真相慢慢浮现。
任何时候,只有能触动孩子心灵的教育,才能打开孩子的心门。
不要只与孩子讲道理,尝试多理解、多倾听、多体验,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会越来越和谐。
误区二:总是忽略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
网上有则视频曾上了热搜。
一个11岁的男孩过生日,妈妈在送给儿子的生日蛋糕上,插满了课本卡片。
最让人扎心的是蛋糕上那行字:
“地球一天不毁灭,你就得写作业。”
看到这个生日蛋糕后,原本想开心放松下的孩子,顷刻间情绪崩溃,嚎啕大哭。
心疼这个孩子的同时,对这个“望子成龙”的妈妈,觉得可怜又可恶。
妈妈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却因不懂孩子,忽视孩子内心感受,效果适得其反。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你不懂孩子的世界,是因为你不懂得蹲下来和他说话。”
总是口口声声地让孩子要“乖”,总是用父母的威严要求孩子,或是让孩子承受太沉重的爱。
这一切,其实都不是孩子想要的爱。
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如同一个小宇宙,需要父母的认真探索。
真正读懂孩子,有时家长还得需要一些小“伎俩”。
一、每周留出和孩子独处的时间
智慧的父母,无论多忙,都会留出一段时间深度陪伴孩子。
我的一个女性企业家朋友,在女儿18岁前,无论生意多忙,每周都会安排和女儿独处的茶歇时间。
这段时间,她会关闭手机,放下一切工作,和女儿聊同学、聊校园流行的新玩意、吐槽自己的烦恼等等。
因此,女儿和她的关系非常亲密,任何想法愿意和她分享,她也很轻松地陪伴女儿度过了青春、恋爱等敏感时期。
与孩子的独处时光,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这是最重要的,加上有效沟通,孩子会得到爱的滋养。
二、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是否快乐
作家黑柳彻子,小时候被认为是个有多动症的儿童,被多所学校劝退。
但是幸运的是,她有一个有爱有趣懂得尊重孩子的母亲。
母亲会把南瓜改成灯笼,会为了她把自己珍爱的裙子剪裁成她的演出服,在她贪玩把浑身弄得脏兮兮时不会责骂她。
长大后,黑柳彻子能赚不少钱,一次不在家,妈妈因为急用动了她的钱,为此会和她真诚地道歉。
因为妈妈的尊重和爱,长大后的黑柳彻子非常优秀,成了知名演员和作家。
诗人纪伯伦有首著名的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尊重孩子,倾听孩子心声,和孩子做朋友,走进孩子内心,才有机会实施对孩子的教育。
无数事实证明,那些尊重孩子感受的父母,不但亲子关系亲密,而且大多孩子长大后很有出息。
误区三:让孩子长期处在低能量层级
下面生活中和孩子交流的场景你是否熟悉?
“你怎么这么笨,这道题目别人都做得出,就你做不出,我怎么生了你这个没用的东西!”
父母:愤怒,对孩子失望
孩子:否定自己,产生羞愧
“教了你多少遍,你是大的,要让着弟弟妹妹,你就不能让他们玩会儿,真是个自私的孩子。”
父母:指责,给孩子下不良定义
孩子:因不被理解愤怒,对父母失望
“哭哭哭,就知道哭!爸爸妈妈为了你,没日没夜的工作,你就考这个分数,对得起我们吗?”
父母:否定,打击孩子
孩子:羞愧内疚,产生悲伤
当我们父母带着情绪和怨怒对孩子这样时,孩子的内心又会发生什么呢?
著名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认为:
人类的意识可以产生能量,并映射到1-1000的频率。
他按频率把能量分为17个层级,200以下为负级,200以上为正级。
情绪越正向,能量频率越高,层级也越高,人们呈现出来的状态越有力量。
下面我们来看大卫.霍金斯研制的能量层级表:
上面对孩子指责、谩骂、讨厌的话语,会把孩子带入羞愧、内疚、悲伤、恐惧的能量层级,对应值是20,30,75,100,属于负能量层级。
长期处在负能量层级的孩子,会把本应向外探索世界的能量,用到自我内心的情绪对抗内耗中。
长此以往,孩子会出现抑郁迷茫、无价值感的状况。
如果把语言换成以下模式,情况就会大不同:
“这道题这么多人都做出来了,说明并不难,你只是没找到窍门罢了。来,尝试一下,相信你也可以的。”
父母:接纳孩子,鼓励孩子尝试
孩子:获得勇气和安全感,产生学习主动性
“弟弟妹妹抢了你的玩具,你觉得很委屈对不对?那你想出解决的办法了吗?或者需要妈妈帮帮你?
父母:看见孩子情绪,引导孩子想办法
孩子:被认同后变得淡定,主动寻找解决之法
“这次考得不理想,爸爸妈妈看到你很难过,哭出来会好受一些,学习上遇到困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父母:接纳孩子情绪,引导孩子克服困难
孩子:获得安全感,消化情绪后从挫败感中走出
家长换个教育方式,就能把孩子带到勇气、淡定、主动的正能量层级。
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的创始人林青贤院长曾经说过:
“爱是有能量、层级和等级的,拥有不同的爱的能力层次和等级的人就会活出不同的状态。”
聪明的父母,会时刻觉察孩子生命状态,因势利导,让孩子始终保持在正能量层级上。
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处在正能量层级,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一、家长学习成长,保持情绪积极稳定
家是有磁场的,若家长时刻焦虑、愤怒、恐惧,自己处在负能量中,孩子势必受到影响。
在能量层级规律中,永远是高能量吸引低能量。
当家长不断学习成长,让情绪和心态始终保持积极稳定,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就能滋养我们的孩子。
二、觉察孩子,孩子处在负能量时给予帮助
一个人格未健全的孩子,情绪起伏比成年人大许多。
家长不能在孩子情绪低落时,采取谩骂贬低的教育方式,只会拉低孩子的能量层级。
让孩子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环境”的前提下发泄情绪,待孩子平静后再引导。
家长察觉到自己无法帮助孩子时,寻求老师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一个长期处在正能量层级的孩子,长大后勇敢自信、淡定包容,灵活安全又充满力量。
如果说孩子是一汪活泉,父母就是那个修渠的人。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否得法,决定了孩子最终会流向哪里。
战国策中曾有言: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孩子的成长过程,会阳光灿烂,也会有暴风雷雨。
父母只有不断觉察纠偏,不停止成长自己,才能更好地引领我们的孩子。
相信只要父母和孩子彼此交付真心,学会爱护理解,运用深得孩子之心的教育方法,必能成就我们的孩子!
来源:
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126A04QEG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浏览过的版块
织里杂谈
理财
营养美食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imtoken钱包官网下载
网站目录
NBA直播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