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5|回复: 0

[本地新闻] 《人民公安报》头版聚焦 | 向绿而生 逐绿前行 湖州构建生态领域现代警务模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 23:37:38|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1日,《人民公安报》头版刊登《向绿而生 逐绿前行 湖州构建生态领域现代警务模式》,聚焦湖州公安生态警务建设工作。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1.png
向绿而生 逐绿前行湖州构建生态领域现代警务模式

记者:谢佳   通讯员:赵亚琪

  太湖南岸,帆影点点;青山竹林,碧波盈盈。

  浙江湖州依山傍水,素有“南太湖明珠”之美称。近年来,湖州市公安机关总结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从更高站位部署实施“生态警务”战略,护好生态“高颜值”、催生经济“高价值”,打造“生态警长”“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和“生态警务协同智治应用”三张金名片,走出一条构建生态领域现代警务模式的改革之路。

1.png
△图为湖州公安“生态警务”守护最美太湖

  前不久,老渔民黄大爷给湖州市公安局湖州南太湖新区分局杨家埠派出所的“生态警长”陈飞提供了一条线索,帮助派出所成功侦破一起非法捕捞案件。从老渔民变身护渔人,黄大爷和陈飞之间曾发生过一段小故事。

  为守护好太湖这座资源丰富的生态宝库,自2020年10月1日起,太湖实施十年禁渔计划,沿岸各地纷纷出台保护措施,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刚开始,不少渔民对禁渔政策心存困惑,黄大爷曾经常偷偷捕鱼,还时常因酗酒与家人水火不容。陈飞始终和他保持联系,耐心疏导。在陈飞坚持不懈的劝导下,黄大爷决心痛改前非,不仅戒了酒,改善了和家人的关系,还加入了当地的生态义警队伍。

1.png
△图为“生态警长”陈飞带领生态义警队伍护航生态

  像陈飞一样的“生态警长”在湖州市有2185名。2013年,湖州公安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道警长,后来围绕“河道、湖泊、林区、矿区、市场、路段、项目、景区”等重点区域布建“八大警长”,后统一更名为“生态警长”。

  从捕鱼人变身护渔人,很多渔民像黄大爷一样成为“生态警长+网格员+志愿者+公益组织”联动机制的生力军。目前,湖州全市生态义警队伍共80支近1000人,形成了具有湖州公安特色的生态警长护航体系。

  同时,湖州还设立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工作的生态警务联勤联动机制,通过联合执法、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合署办公、联合出勤、联合执法等方式,提高解决涉生态领域问题的质量和时效。

1.png
△图为长三角首个跨省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乔溇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

  近年来,在京杭大运河里非法倾倒泥浆或各类建筑垃圾形成了灰黑产业链,不仅抬高了河床,更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的安全。除了加强巡查,大运河沿岸德清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块建立的运河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针对防控薄弱区域,增设和优化了一批前端感知设备。这些“千里眼”“顺风耳”提供的数据,切实提升了联勤警务站预警预测、动态感知、精准打防能力。自设备运行以来,接连破获运河污染案件40余起。

  依靠科技提升保护生态的效率。湖州公安聚焦“生态警务协同智治应用”建设,推动整合自然资源、国土、水利、林业等9个部门的相关数据,建立生态治理数据舱,搭建要素、防范、处置、办案四大协同板块,实现生态领域“要素一屏管控、风险一网感知、联勤一键响应、执法一链贯通”,形成了跨部门、跨区域的生态治理指令流程闭环,共建“净水、净土、净废、净林、净市场”五大场景25个应用模型。自平台运行以来,直接破获案件159起,其中违法使用ODS(消耗臭氧层物质)破坏臭氧层案件和违法使用“COD(化学需氧量)去除剂”污染环境案件,得到了联合国有关部门和我国生态环境部的认可。

1.png
△图为湖州公安“生态警务协同智治应用”建设

  依托公安数字化改革,湖州市公安局还率先组建了环侦作战分中心,主动“破大案、打串案、攻新案”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实现了对生态警务科技赋能的新探索。去年11月22日,湖州市发布“生态警务”地方标准,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标准模板。

  “向绿而生,逐绿前行。湖州公安将继续以坚定的步伐、昂扬的姿态、过硬的本领,高标准打造生态警务,描绘绿水青山新画卷。”湖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宏亮表示。

来源:湖州公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