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强调自愿和弹性原则!渐进式耽误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渐进”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3 20:30:15|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发布。
《决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财产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耽误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将实行“耽误法定退休年龄”的信号已释放多年,而在关于耽误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的推进部署中一直强调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改革。
“耽误退休强调渐进主要是为了避免对社会经济造成过大的冲击。假如突然大幅度提高退休年龄,可能会引发就业市场的剧烈波动,影响社会稳定。渐进式耽误退休可以通过逐年提高退休年龄的方式,使社会各方有足够的时间来顺应和调整。”康德智库专家、北京盈科(上海)状师事务所状师陈元继承《中原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持续释放信号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有2.64亿,占总人口的18.7%,相比2010年,老龄人口上升5.44个百分点。且“十四五”期间,新退休人数将超过40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净减少3500万人。
而从我国现行规定来看,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职工50周岁,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
在此背景下,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耽误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意义重大。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中原时报》记者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耽误退休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因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导致的劳动力市场紧缩问题,进而减轻社会养老负担,确保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许多老年人在身体状况、工作经验和技能方面仍然具备继续工作的能力。渐进式耽误退休可以使这部分人继续参与社会活动,充分利用其人力资源,避免过早退休导致的资源浪费。老年人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对社会经济发展仍有重要代价。对于许多老年人来说,继续工作不仅意味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还意味着社会参与感的提升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事实上,近几年中央释放出有关“耽误法定退休年龄”的信号愈发频繁。
2013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便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耽误退休年龄政策。时至2020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再次提出了,实行渐进式耽误法定退休年龄。此中从“研究”到“实行”的要求变化,不难看出关于耽误退休政策的部署正在持续推进。
今后,2021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分别提出逐步耽误法定退休年龄和稳妥实行渐进式耽误法定退休年龄。2022年的《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和《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均再次提及了要实行渐进式耽误法定退休年龄。
如今,《决定》再明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财产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耽误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按照自愿和弹性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部门此前指出要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行、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不搞“一刀切”,而此次《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自愿、弹性原则”。
“渐进式改革避免了突然调整对个人和社会的冲击,给予了市场主体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自愿和弹性原则的引入,既体现了对个体权益的恭敬,也提供了政策执行的灵活性。这有助于确保改革措施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同时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继承《中原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陈元看来,自愿和弹性原则是耽误退休政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愿原则恭敬了老年人的个人意愿和选择权,让他们根据本身的身体状况、职业特点和个人需求来决定是否耽误退休。弹性原则则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空间,比如允许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退休时间或工作方式,以顺应不同老年人的实际情况。
在此情况下,怎样更好发挥老年人就业的积极作用,真正地实现“老有所为”值得思考。
事实上,此次《决定》也提出了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
王鹏认为,发展银发经济应该首先提供政策支持。当局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银发经济的发展。这包括提供税收优惠、资金扶持、创业引导等,降低老年人创业和就业的门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与此同时,深入调研老年人的需求和市场需求,发展适合老年人的产物和服务。例如,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旅游休闲、教育培训等领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银发经济服务模式。通过线上平台、智能设备等手段,提高服务服从和质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723A09ZHX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