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值线|出品
热点 |栏目
边江|编辑
时隔三年,美国CPI重回“2时代”
刚刚,本周环球投资者聚集的美国7月CPI数据出炉。
美国7月CPI同比上升2.9%(稍微低于预期),预估为上升3%,前值为上升3%;美国7月CPI环比上升0.2%,预估为上升0.2%,前值为下降0.1%。
时隔逾三年,美国CPI重新迈入“2时代”。
别的,美国7月焦点CPI同比增长3.2%(符合预期),创自2021年初以来的最低增速,且低于前值3.3%。
截至发稿,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纳斯达克指数由涨转跌下跌0.41%;道琼斯指数上涨011%;标普500指数下跌0.12%。龙头公司方面,英伟达下跌1.20%;微软上涨0.34%;苹果下跌0.07%;特斯拉下跌2.10%……
CPI数据出炉后,比特币迅速跳水,由61800美元最高点跌至59776美元。
黄金价格则由2472美元/盎司跌至2459美元/盎司。
可以说,美国通胀增速正在放缓,美联储将能很快降息,但未来降息的连续性和降息的空间,当前还难以判断。
因为当前这轮降息周期由美国阑珊担忧、美股盈利扰动、日元套息交易逆转、大选年不确定性以及巴菲特减持果链等多重因素交织。
未来,降息周期的速度和空间很大程度上决定美国基本面能否软着陆以及美股盈利能否获得支持。
很可能的是,高息周期是一个长周期,映射到金融交易上就是不要提前打满预期。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美联储利率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整体是处于高位的,但是里面也是有升有降,升升降降,高息周期并不是说一直挂在高位原地不动,颠簸才是市场的本质。

降息的三种可能本轮降息周期交织多重链条。
复盘1957年以来15轮降息周期,大类资产表现存在共性,具体表现也会因降息背后的基本面情形有所差别。
华泰证券认为未来降息情形仍有不确定性,大致三种环境:
1.预防式降息:预计发生概率较大,美股短期或震荡,降息落地后软着陆预期或带动美股重新上涨,美债利率震荡下行,结束倒挂;
2.应急式降息:预计发生概率次之,阑珊交易连续主导市场,资金面负反馈循环连续,标普500回撤大幅增加,美联储可能在8月召开临时集会应急式降息,降息落地后美股或明显反弹;
3.阑珊式降息:预计发生概率较小,经济数据恶化的斜率逐渐上升,失业率可能进一步走高至4.5%左右,9月大幅度调降利率,预计或降息50~75bp,美股或至少进入中期熊市,黄金、债券表现或优于权益和商品,美元颠簸或增大。
主要留意的是,第一种概率最大。
国内股市方面,华泰证券认为缺乏强共振,配置上建议继续沿安全、低估值、低拥挤+大内需结构。美债订价较为激进,短期赔率下降,不过资金和情绪推动下利率不清除仍有一定下行空间。美股中长期的做多情绪或已出现动摇,假如美联储不能及时安抚市场,短期不清除进一步回调风险。海外阑珊担忧下股票和商品等资产整体承压,不过信贷利差上升幅度有限,经济阑珊或流动性危机或不是基准情形。
关于美联储降息,分析师付鹏今天在社交平台给一个灵魂拷问:FED降不降息这个外部变量你真觉得是自己分子端转好的焦点因素?还是很多人内心不想接受现实,而不得不抓在手里的一根轻如鸿毛的稻草……
从这次的海外人工智能这个庞大关联的资产池“爆金币”到“捡尸体”过程上,还没看出来么?有些市场并不在这个世界“资产包里”,那么说关联度就几乎没有,由此难道还不明白么,这些市场的焦点是自己的分子端分子端的题目,什么“海外崩了资金回来这里,海外好了我们会一起好”,实在已不再存在。
美联储启动减息预期加强后,美债将开启牛市,虹吸环球资金。
美债已经连续走熊了近3年时间。投资者在一个资产走熊的时候,都不肯意去碰。可一旦逆转过来,又会蜂拥而至,抢着买。促使美债走牛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美联储降息。
一旦利率开始走低,美债牛市行情就会确认。此时,美债就会从美股争夺大量的资金。
值得留意的是,美债不仅从美股争夺资金,还会从环球股市、比特币、黄金、商品争夺资金。
只有当降息到一定程度后,美联储释放足够多的流动性后,又会重新支持这些资产上涨。
综上所述,只要美国不是因为经济阑珊而减息,在不断加强的预期下,美股及相关资产短期内将不断振荡,美债或许将因之走强,但中期看,一旦减息实现,资金又将回流股市及相关资产。
至于美国减息对A股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
链接:
陶冬:去杠杆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
陶冬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阑珊交易和套利交易,如两支重锤般砸在风险资产身上,一时间市场震荡,哀鸿遍野。不过恐慌来得快,去得也快。美股既创造了两年内最差的单日表现,也创造了两年内最佳的单日表现,一周下来,居然不升不跌,收支平衡。债券市场一度炒作“jumbo-sizedcut”(即联储九月戏剧性减息),甚至非集会期间紧急降息,不过这种预期很快平息了下来。
七月份非农就业数据出奇地疲弱,到场彭博社预测的74位经济学家中,仅有1人意料到云云差的数据。经济学家萨姆(ClaudiaSahm)的研究指出,当三个月平均失业率比过去十二个月的平均失业率高出半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已经进入阑珊,刺激措施应该尽早启动。1950年以来美国共发生过11次经济阑珊,除了1959年外,萨姆规则准确预测到每一次美国的经济阑珊。
对此华尔街如临大敌,就业数据公布后,交易员们就在期货市场开出了今年底前联储降息四码的订价。FOMC今年还有九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三次例行集会,这意味着市场目前预期联储年内起码有一次大码降息。
投行经济学家对美国陷入阑珊的担忧,看来比华尔街交易员要小。彭博社最近的调查中,69%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会是软着陆,多数经济学家预计九月利率下降一码,而非期货市场隐含的两码。
非农就业作为月度数据实在颠簸很大,事后修正有时很夸张。笔者认为此刻既要意识到阑珊风险,又要明白可能的数据噪音。更重要的是,美国劳工市场处在一个极端炽热的状态,这时候失业率反弹半个百分点,和正常周期尾端反弹半个百分点不可同日而语。美国企业削减招工已经随处可见,但是大面积裁员则尚未发生。
日本央行出人意料的鹰派加息/QT,触发了一轮波澜壮阔的风险资产去杠杆潮,几乎美债和黄金之外的全部资产种类都受到波及。超低的利率水平和连续贬值的汇率,之前令日元成为完美的套利交易的借贷货币。借日元炒其它高收益资产几乎成为炒家的提款机,近来外资爆炒日本股市中相当一部分资金,也是从日本借来的资金。
套利交易获利丰厚,但是阿克琉斯之踵是利率必须相对稳定和汇率必须稳中趋降。日本央行加息原本在市场预料之中,但是行长的鹰派表述改变了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的判断,触动了债市、汇市的连锁反应。由于沽空日元盘巨大,一旦恐慌开始便酿成踩踏事件。平日元空仓,就意味着平其它风险资产的多仓,套利交易平仓恰逢美国阑珊交易兴起,恐慌指数暴涨,酝酿出完美风暴。
套利交易连环平仓的特点是,连锁反应非常剧烈,但是来得快也去得快。事件主导的去杠杆是与时间赛跑,但是一旦风险预期达到新的均衡,市场调整也会像风暴一样嘎然而止。日本央行副行长出来喊话,利率正常化是既定目的,但是不会在市场不稳时候贸然加息,这被视为给市场的定心丸,雪崩式平仓旋即稳定下来。JPMorgan估计,三分之二的套利盘已经平仓,信赖此轮风波已经结束。
笔者看来,日元套利交易还会卷土重来。哪怕日本再加息,美国再减息,两者之间的利差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颇大,套利者只必要一个日元稳定贬值的预期。日元贬值乃是日本经济复苏的基石,内需并无强劲恢复迹象的时候,出口增长、海外游客、股市升势是必需的。日本政府实在不介意日元弱势,只是必要平息本国国民的反弹,究竟生活成本涨得太快、基础办法人满为患。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40814A09Y0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