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9日,宁德期间用一场10分钟的线上发布会揭开了其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秘密面纱。

早在5月21日的宁德期间股东大会上,曾毓群就表示宁德期间研究的钠电池技术已经成熟,并将在7月前后发布。今后,资源市场迎来了钠离子电池的火热,中盐化工、圣阳股份、华阳股份、南风化工等一众钠离子概念股也一度飚高。
本日,宁德期间股价涨6.05%,相关钠离子电池概念股也纷纷看涨。
钠和锂在元素周期表上属于同一主族,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是易失电子的活泼金属元素,二者的元素性子比力接近,因而钠离子电池的原理与锂离子电池根本同等。
学界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已经很久。钠离子电池的优缺点非常显着。虽然钠离子稳定性更强,钠资源很丰富,但是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使用寿命短。
比年来,电池的创新在化学体系范畴的突破很少,重要是在物理结构上做些改进。这也让钠离子电池的推出,受到各界期待。
“钠离子电池在低温性能、快充以及情况的适应性等方面拥有独特的上风,与锂离子电池相互兼容互补,以是多元化的技术路线也是我们这个产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曾毓群表示。
据宁德期间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先容,宁德期间开辟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有以下这些重要的性能指标: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到达了160Wh/kg;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就可以到达80%,具备了快充本领;在零下20°C低温的情况下,仍旧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在系统集成效率方面,也可以到达80%以上;钠离子电池有优秀的热稳定性,已经逾越了国家动力电池强标的安全要求。
现在,磷酸铁锂电池电芯的单体能量密度已经凌驾200Wh/Kg,三元锂电池则已经突破240Wh/Kg。虽然宁德期间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较从前有显着进步,但与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相比现在仍存在一定差距。
不外,黄起森表示,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200Wh/kg。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池系统集成方面,宁德期间还开辟了AB电池解决方案,可以实现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集成混淆共用。
这一解决方案,可以将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同时集成到同一个电池系统里,将两种电池按一定的比例和分列举行混搭,串联、并联集成,通过BMS的精准算法举行不同电池体系的均衡控制。
“如许可以实现取长补短,既补充了钠离子电池在现阶段的能量密度短板,也发挥出了它高功率、低温性能的上风,如许的锂-钠电池系统,就能适配更多应用场景。”黄起森说。
别的,据宁德期间有关人士透露,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已经到达3000次,未来另有提拔空间。
虽然寿命与三元锂电池及磷酸铁锂电池也有一定距离,但也足够在乘用车范畴应用。
在产业化方面,据相识,宁德期间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可以与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和设备相兼容。也就是说,在产业链的打造方面具有一定基础,推进起来会减轻不少阻力。
“犹如30年前的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将开辟出一条新的商业化电池路线。围绕产业链摆设创新链,围绕创新链结构产业链,宁德期间已经开始举行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结构,计划于2023年形成根本产业链。”黄起森表示。
但是,现在宁德期间并未透露钠离子电池的“上车”计划。钠离子电池何时能在乘用车范畴得以应用,另有待观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