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205|回复: 0

[汽车天地] 小米SU7碰撞起火致3人身亡,驾驶员、施工方、小米谁该担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 21:18:46|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月29日晚,安徽池州G0321德上高速发生小米SU7碰撞起火变乱,致三人死亡。4月1日中午,“小米公司发言人”对小米SU7碰撞起火变乱致三人死亡一事的说明中提到,变乱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驾驶员接管后连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发生碰撞。此次变乱的责任归属题目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法律人士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道,驾驶员、施工方、小米公司均可能承担相应责任。
同时,自动驾驶领域法律法规的盼望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据法律人士透露,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无专门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完善法律,自动驾驶立法仍面临技术复杂、责任主体众多等挑战。


深圳一小米门店

小米SU7高速碰撞起火变乱如何定责?
3月29日晚,安徽池州G0321德上高速发生小米SU7碰撞起火变乱,致三人死亡。4月1日中午,“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微博对此事发表声明称,变乱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速率连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左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
车辆体系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驾驶员接管后连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体系确认速率约为97km/h。经了解,车辆驾驶员非车主本人。
变乱发生后,小米紧急接洽车主并启动救援程序,同时成立专项小组,于3月31日向警方提交所掌握的车辆行驶数据及体系运行信息。
此次小米变乱的责任归属题目,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焦点。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金融犯罪法律事务部主任、刑事律师翟振轶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若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存在超速、疲屈驾驶或未按规定操作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其很可能承担变乱重要责任。
据小米方面公布的信息,事发时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体系在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减速,但驾驶员接管车辆后仍发生碰撞。若进一步调查证实驾驶员在接管后未能正确操作,如未及时有效制动或转向不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关于安全驾驶的规定,驾驶员将承担相应责任。
翟振轶特别提到,“小米方面称是转换驾驶员控制时发生变乱,这个转换过程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给驾驶员留下充足的反应和操作时间,也是需要考虑的责任分担题目。”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相关规定,公路养护作业在特定情况下需提前向社会公告,明确绕行路线并在绕行处设置标志。翟振轶分析道,“在此次事件中,若施工方在道路施工改道过程中,未按规定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导致驾驶员未能提前知晓路况变化,那么施工方也可能承担一定法律责任。”
关于小米公司的责任题目,翟振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物质量法》相关规定表示,因产物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物以外的其他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他认为,若经调查认定车辆的智能辅助驾驶体系存在缺陷,如传感器故障、算法错误导致对障碍物误判或体系响应不及时等,那么小米公司需承担产物质量责任。
责任主体众多、技术复杂
自动驾驶立法仍存挑战
变乱也进一步引发社会各界对智驾安全题目的讨论。当前,国家层面是否出台了相应法律法规?此前,翟振轶接受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了自动驾驶领域法律法规的盼望。
2024年8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GB 44495-2024《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B 44496-2024《汽车软件升级通用技术要求》和GB 44497-2024《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数据记录体系》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分别对汽车信息安全、软件升级,以及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数据等方面进行规定。这三项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比年来,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陆续公布相关地方性法规。但是,目前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全面细致的法律。”翟振轶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复杂,涉及多部门职责、多种利益关系,且技术迭代快,在诸如责任认定、数据安全等关键题目上,还需进一步探讨。
他进一步分析道,“技术日新月异,新的功能和应用场景层出不穷,使得立法工作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此外,自动驾驶涉及责任主体众多,包括驾驶员、制造商、软件提供商等,且在差别级别的自动驾驶中,各方的参与度和控制权也各不相同,这使得现有的法律框架难以直接应用。
再者,智能驾驶的监管涉及交通、工信、网信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的监管重点和目的存在差别,因此难以统一协调各方意见。而自动驾驶产生和使用的大量数据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难题,须在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不受侵犯。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邱思艳 李旖露 文/图)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01A09LJM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