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91|回复: 0

从“2字头”回到“3字头”!消费贷利率为何上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5 09:31:27|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就拖了两天,利率从2.68%涨到3.05%,多付了不少利息!”济南市民于涛向经济导报记者抱怨。他3月28日在某商业银行申请消费贷时,客户经理承诺可享受2.68%的年利率,但3月30日被告知若3月31日未完成审批,利率将上调至3%以上。
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相识到,从2025年起,各家银行为争夺消费贷市场份额,不断突破利率下限,从3.2%到3.0%,再到2.8%、2.6%,直至个别银行推出惊人的2.4%超低利率,远低于央行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然而,一纸监管关照告急叫停年化利率低于3%的消费贷产物,让原本竞争激烈的消费贷市场立马熄火。
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叫停年化利率3%以下的消费贷有着多重考虑。“这一调整不仅反映了银行对风险的重新考量,也预示着消费贷市场将从低息依赖转向可持续的生态构建。”银行业分析师张鹏博表示。
越来越低的利率
于涛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在3月28日在一家商业银行申请了一笔消费贷,当时的利率为2.68%。然而在3月30日他接到了业务员的关照,如果3月31日的申请审批不下来,那么利率就会酿成3%以上。“业务员告诉我,我的申请大概率下不来,利率最后会调整到多少需要4月1日再谈。”于涛说道,“最后照旧4月1日重新谈的利率,酿成了3.05%。”


对于于涛的说法,一家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张斌证实,银行已暂停发放低利率消费贷。
“当时我们收到口头关照,从4月1日起,叠加优惠券后的消费贷利率水平均不得低于3%这一标准,利率短期内也不会再下调。”张斌说,“3月29日和3月30日我们加班将这一情况同步传递给申请者。”
张鹏博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近年来消费贷市场竞争激烈,银行纷纷推出低利率产物以抢占市场份额。
根据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的数据,2025年2月,全国性银行线上消费贷平均最低可执行利率为2.91%,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基点,刷新历史低点。部分银行甚至将利率压至2.4%左右,低于央行公布的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银行间打起的这场“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消费贷利率价格战,营销方式五花八门,不少银行针对新客、团客推出利率优惠。
例如,江苏银行针对新客推出消费贷优惠年化利率2.58%,额度最高100万元,限期最长3年。北京银行某消费贷产物在3月31日前有限时优惠,新客首借低至2.58%,额度最高100万元,限期最长3年,随借随还、按日计息。宁波银行“白领通”推出拼团活动,3人拼团利率低至2.68%,5人拼团利率低至2.58%;别的,该行“宁来花·直接贷”叠加专享优惠券后利率最低可降至年化2.49%。
这也创下了消费贷市场的“史上最低利率”。部分银行给出的额度最高达100万元、限期最长至7年,几乎相当于‘无抵押白送钱’,如此优惠的消费贷产物天然引发了套利狂潮。
叫停背后有多重考虑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可能产生一些负面作用:一是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掉臂个人实际盲目申请,从而加重个人债务负担;二是消费贷款可能被套用、挪用,从而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等。
张鹏博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此次监管部门叫停年化利率3%以下的消费贷有着多重考虑,其中之一是因为资金违规使用。
据经济导报记者相识,由于消费贷利率比较低,不少消费贷转而进入楼市和股市等投资领域。在交际媒体和各大网络平台,关于如何利用消费贷置换房贷、炒股、买黄金的“攻略帖”层出不穷。
实际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银行对资金流向的监控往往形同虚设。一家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坦言,“如果客户申请的消费贷直接举行转账,那么银行简直可以监控;但是客户如果提现,多走几手渠道,那么银行贷后监管会很难。”
“监管部门叫停低利率消费贷,除了防止资金违规使用外,还能引导市场回归理性,增强银行的商业可持续性。”张鹏博表示,“低利率时代,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红利能力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近期上市银行披露的2024年年报表现,上市银行的净息差普遍同比持续缩窄。多家上市银行净息差同比降幅达19个基点,有股份行净息差较上年末下降超50个基点。金融监管总局数据表现,截至2024年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下降至1.52%,同比下降17个基点。多家银行在年度业绩会上表示,已从资产和负债两头入手稳住息差下滑,但短期内净息差仍有下降空间。
在张鹏博看来,银行消费贷的未来突围方向需从“价格竞争”转向“代价深耕”。消费贷的本质是服务于具体消费行为,银行应跳出单纯放贷逻辑,主动对接消费趋势和消费场景。“应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和下沉市场开发差异化产物,提高差异化竞争能力,最终目标是将消费贷融入实体消费链条,通过差异化服务体系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效提升的转型。”他表示。


确保防风险与促消费的动态平衡
此次叫停低息消费贷是监管层在风险积聚与市场过热背景下的及时纠偏。其焦点目标并非克制消费,而是通过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消费金融从“野蛮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未来,银行需在风险定价、场景化服务等领域深化创新,而监管则需持续完善资金流向监控机制,确保政策在防风险与促消费间的动态平衡。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4A03ABS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