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美联储主席「深夜放鹰」,没有别的选项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7 23:33:17|来自:中国广东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东时间4月16日(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秉持了鹰派立场,对关税效应发表了负面看法,并继续将“稳定通胀”作为首要目标。这也意味着,短期内美联储不会降息救市了。关于“美联储到底该不该降息”,也是近期全球资本市场一直关注的议题。
川普一直在push鲍威尔赶紧降息,鲍威尔一直硬扛不肯松口。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救经济还是救通胀”的题目。
目前看来,鲍威尔选择“救通胀”,我们站在鲍威尔的立场上,是非常能够共情这个选择的。
在特朗普上台之前,这条路径原本很明确,“将通胀控制在2%左右的中性水平”是鲍威尔这三年来一以贯之的政策目标。
中间虽然有波折,但通胀确实在朝着“政策目标”进步,而且美国经济维持了一定水平上的“强劲”。
(不管这个“强劲”是数据粉饰出来的,还是真实的;有时间粉饰数据也是“预期管理”的一部分,因为市场信心有时间比真实数据更紧张)。
如果这个趋势持续下去,鲍威尔可谓是“游刃有余”,可惜的是,特朗普再次上台了。


图源网络
一系列的“疯批式”操作,打破了鲍威尔的计划。
疯狂的“全球关税战”把美国经济推入“阑珊边缘”。
如果仅仅是阑珊也就罢了,美联储大不了来一波“强势降息”,可惜关税战可以预见的副作用是“拉高通胀”,然后,美联储的游戏直接飙升至“地狱模式”。
鲍威尔在记者面前一直体现的“很斯文”,私底下大概已经问候特朗普“祖宗十八代”无数遍了。
在鲍威尔的视角当中,反正现在左右为难,那么,谁惹的祸谁负责解决,我继续一以贯之关注“通胀”,总不会有人说我“政策反复”吧。
所以鲍威尔昨天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
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大概会更持久,大概至少会带来临时的通胀。必须确保物价上涨不会导致持续的通胀,美联储有义务保持通胀预期稳定。
言外之意,不要依靠美联储来收拾烂摊子。
但如果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是特朗普和鲍威尔在“对待美元资产的底层逻辑”上的差别。
在特朗普的角度(政府以及公共部门角度),如果放任利率维持高位,那么公共部门的付息成本也将维持在高位,债务违约风险迟早会爆发,金融危机也将不可避免。
所以从“债务角度”出发,特朗普大幅提高关税税率,增加财政收入(背后的逻辑是全球最大消费国的话语权要高于制造国);与此同时,美联储快速实施降息,淘汰付息成本。
总结起来就是通过“开源节省”的方式,优先解决债务题目,代价是“一定水平的经济阑珊”,特朗普也多次暗示目前是“过渡期”,经济阑珊是“故意”的,并号召美国人民“挺住”。
那么站在鲍威尔的角度,则是另一种头脑——如果美国经济阑珊+快速降息,那么资金大概连一分钟都不愿意等,美元资产会立即被抛售,资金敏捷出逃,进而更快的引爆金融危机。
从目前的事实证明,鲍威尔的判断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并不清晰,是鲍威尔正确预判了“短期内的美债抛售潮”?还是有某些力量预判了“鲍威尔的立场”,进而推波助澜做出了“抛售美债”的戏码,兑现鲍威尔的预判。
其实特朗普团队不是没有试图说服鲍威尔,好比搬出了“用百年期0息国债置换当前国债”的方案,但鲍威尔显然知道特朗普没有能力“兑现”这个馊主意。
不管怎样,鲍威尔“不肯松口”,这对于特朗普来说是灾难性的。

那么通胀加剧的话,美国还会加息么?
上个世纪7、80年代的美联储已经给出过答案了。
70年代的美国,不仅面临布雷顿丛林体系瓦解、两次石油危机,还深陷越战泥潭,多重打击之下,美国经济陷入滞胀。
(当前美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在向“滞胀”靠拢了。)
通常情况下,通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通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会降落。但在滞胀的情况下,两者却同时上升。
在这种配景下,宏观调控很难发挥作用。保就业还是控通胀,总会顾一头而失一头。

当时的美联储跟当下的美联储一样,选择控制通胀(美联储一脉相承)。从1981年开始,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直接把利率从10%干到了20%,来应对通胀。
效果立竿见影,美国通胀率从1981年的10.33%敏捷降落到了3%。
所以,我觉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政府付息成本,并不在美联储的“优先解决事项”当中,那是美国政府必要解决的题目。)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17A06UC3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