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医疗器械巨头并购热情不减,这些赛道值得关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6 08:43:3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环球医疗器械企业TOP100排名出炉。根据2024年度企业营收,美敦力以330亿美元营收位居第一;强生位居第二,营收304亿美元;雅培、丹纳赫紧随其后,营收分别为279亿美元和240亿美元;位于前十的其他医疗器械企业还包括史赛克、西门子医疗、碧迪医疗、GE医疗和飞利浦,营收均在200亿美元左右。
过去几年来,医疗器械范畴的并购推动巨头公司“强者恒强”,这受益于大型企业充裕的现金流。通过买入并整合大量的创新技能,医疗器械巨头进一步巩固了在某些特定范畴的地位。
2024年,强生公司宣布了两项重大的收购案,分别以131亿美元和17亿美元收购了心血管医疗器械公司Shockwave以及心房分流器制造商V-Wave;美敦力收购了内镜范畴的创新医疗器械公司Fortimedix Surgical;碧迪医疗以42亿美元现金收购爱德华生命科学公司旗下重症监护全线产品。
2025年至今,医疗器械巨头并购热情依然未减。本年1月,骨科巨头史赛克宣布以49亿美元的总价现金收购静脉血栓栓塞范畴医疗器械公司Inari Medical;西门子医疗更是以100亿美元完成了对工业仿真和分析软件提供商Altair的收购;美敦力则收购了纳米表面技能供应商Nanovis用于开发下一代PEEK椎间融合装置的部门知识产权;美敦力还追加了对血运重建疗法方案提供商Contego Medical的投资。
尽管目前的关税问题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但业内仍然期待更多并购交易的发生。随着美国IPO市场的回暖,私营企业被收购的动力大概减弱,而上市公司的股价远未达到峰值,将来重大的并购标的预计将逐步转向上市公司。
就医疗器械行业热门的收购标的而言,分析师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医疗器械公司押注外周血管市场,该范畴的头部公司值得关注;手术机器人仍然是一个热门赛道,该范畴需要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私营公司迫切需要大公司的资源才华得以生存;此外,骨科、介入心脏病学等范畴也将持续成为“战略性赛道”。
强生公司预计将继续拓展介入心脏病学的产品组合。强生医疗科技环球主席蒂姆·施密德(Tim Schmid)去年曾表示,公司通过收购将会把市场规模扩大三倍。
强生公司CEO杜安卿(Joaquin Duato)在上任后不到两年时间内,向该公司的医疗科技业务投入了超过300亿美元的并购资金,除了对Shockwave的收购之外,强生过去两年内还收购了人工心脏制造商Abiomed以及心脏植入物开发商Laminar。
杜安卿此前表示,公司将继续保持并购势头,包括小型收购和大型交易,力图实现恒久增长。这与强生公司强劲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有关。尽管该公司在最近的季度财报中表示,受关税影响,医疗科技业务大概会在2026财年面临4亿美元的利润损失,但业内人士认为,强生公司仍有较大的灵活性来考虑多种类型的交易。
“企业充裕的现金流是举行并购交易的基础。”丹纳赫环球副总裁、亚太区战略投资与并购负责人沈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还称,丹纳赫在过去十多年里,险些每个季度的现金流都超过公司的利润。
“丹纳赫在过去历史上的400多次并购交易中,除了一起价值达200亿美元的大型收购之外,其他的所有交易都是以现金收购的,我们把85%的现金用于收购上。”沈毅说。
美敦力CEO杰夫·马萨(Geoff Martha)已表示,美敦力将采用“自上而下”的精准策略,专注于小规模的并购。马萨未透露具体并购目标,但他夸大了小型并购和投资组合管理的紧张性。
波士顿科学公司也是过去一年中并购活动较为活跃的公司,这得益于该公司近年来较好的利润率。分析师预计,该公司的PFA脉冲消融产品Farapulse将推动2025年利润继续实现增长。2024年,Farapulse的年收入超过10亿美元。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26A020DC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