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0

全球市场震荡:国际油价飙涨6%、脑再生暴涨72%,美联储关税告诫撕裂美股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0 13:53:54|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美东时间5月9日,全球资本市场端庄历一场由关税政策、能源博弈与美联储货币政策交错的“三重震荡”。特斯拉股价盘中突破300美元大关,脑再生单日暴涨72%,国际油价在OPEC+增产与美国库存去化的双重拉扯下突破60美元阻力位,而美联储理事迈克尔·巴尔的“滞胀”预警与高盛“空债多股”的激进计谋,正将全球资本推向一场前所未有的“风险订价”漩涡。
特斯拉狂飙7%背后:英美关税协议与全球供应链重构
特斯拉股价在5月9日盘中一度飙涨7.8%,突破300美元/股的整数关口,终极收于298.26美元,涨幅达4.72%。这一体现不仅与英美关税协议的达成直接相关,更折射出全球汽车产业链的深层裂变。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英国与美国在5月8日达成关税贸易协议,英国同意放宽对美国农产物和食品的进口限定,而美国则承诺降低对英国汽车出口的关税。尽管美国保留10%的基准税率,但这一协议为特斯拉等美国车企打开了欧洲市场的新通道。数据显示,2024年特斯拉在英国的销量同比增长35%,而关税降低后,其Model 3和Model Y车型的终端售价可能下降8%-10%,竞争力显著提拔。
但特斯拉的狂飙背后,是更复杂的全球供应链重构。迈克尔·巴尔的告诫直指供应链命脉:更高的关税将导致企业调整分销网络,而小企业可能因无法适应新规则而倒闭,加剧供应链混乱。特斯拉虽拥有垂直整合能力,但其上游锂矿供应商、电池制造商仍面临成本上升压力。若美国对华加征的145%惩罚性关税持续至年底,特斯拉的电池成本可能增加15%-20%,这或将部分抵消关税降低带来的利润增长。
中概股冰火两重天:脑再生暴涨72%与科技龙头普跌
中概股市场在5月9日呈现剧烈分化,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0.45%,但脑再生股价单日暴涨72%,DIGINEX涨14%,名创优品涨6%,形成鲜明对比。
脑再生的暴涨源于其脑机接口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公司宣布其新一代神经调控芯片已通过FDA临床试验审批,并计划与梅奥诊所合作开展帕金森病治疗研究。这一消息引发资金疯狂追捧,单日成交量激增至3.2亿美元,是已往30日均值的12倍。但另一面,网易、腾讯控股、美团等科技龙头的普跌,则反映出市场对中概股监管风险的持续担忧。
监管压力与行业分化并行。中国证监会近期对数据安全、跨境上市的审查趋严,导致部分科技企业估值承压。而脑再生等生物科技企业因不受“双减政策”影响,且技术壁垒较高,成为资金避险的首选。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或将持续至2025年港股通扩容与A股注册制全面落地之后。
美联储“滞胀”困局:高盛“空债多股”计谋能否赌赢?
美联储理事迈克尔·巴尔的“滞胀”预警,正将美国经济推向两难田地。巴尔指出,关税政策可能导致通胀上升、经济增速放缓、赋闲率上升的“三重打击”,而美联储若降息,可能加剧通胀失控;若加息,则可能刺破美股泡沫。
高盛固定收益、货币及大宗商品业务联席主管Anshul Sehgal的“空债多股”计谋,正是基于这一判定。他预计,美国政府财政扩张将推动股票受益,而当前支出方式不可持续,债券市场可能面临长期调整压力。Sehgal夸大,下周的CPI数据将至关重要,若通胀超预期,美联储可能被迫提前缩减资产负债表,导致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上行。
但这一计谋的风险同样显著。若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股票市场可能面临20%以上的暴跌,而债券市场则可能因避险需求升温而上涨。这种“非对称风险”下,高盛的计谋更像是一场豪赌,赌的是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
国际油价突破60美元:OPEC+增产与地缘博弈的双重拉扯
国际油价在5月9日强势上涨,美油主力合约涨1.92%,报61.0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1.70%,报63.91美元/桶。这一体现背后,是OPEC+增产政策与全球需求增速预期的博弈,以及地缘政治与库存压力的叠加。
国信证券指出,OPEC+计划在2025年二季度增产50万桶/日,但全球需求增速可能因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复苏而达到150万桶/日。这种供需缺口将推动油价中枢维持在65-75美元/桶区间。技术面上,原油期货突破60美元阻力位后,短期目标看向63.06美元及64.10美元的50日移动平均线。
但资金面仍偏谨慎。ICE数据显示,布伦特原油谋利性净多头头寸削减12,383份合约,反映出市场对地缘风险的担忧。贝克休斯数据显示,美国钻探商一连第二周削减石油钻机数量,供应端边际收缩对油价形成支撑。这种“供需紧平衡”格局下,油价可能维持高位震荡,直至下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或地缘冲突升级。
全球资本的“突围战”:从港股“科企专线”到美股科技七巨头的估值重构
在美联储、关税政策与能源博弈的混战中,全球资本正在寻找新的避风港。而香港,正凭借“科企专线”的制度创新,成为这场资本争夺战的关键变量。
自5月6日“科企专线”开通以来,已有23家科技企业提交上市申请,涵盖量子计算、基因编辑等前沿范畴。这一制度的焦点突破在于“保密申请”与“专家预审”——企业可在不披露焦点技术的情况下与港交所举行深度沟通,并由科学家、工程师组成的跨学科团队提供“技术代价翻译”服务。这种“有限披露”模式,既满意监管要求,又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对AI、生物科技等高风险范畴企业极具吸引力。
相比之下,美股科技七巨头的估值正面临重构压力。尽管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涨0.16%,但特斯拉、苹果等企业的增长已明显放缓。市场预计,2025年美股科技股盈利增速可能降至5%-8%,远低于2024年的15%-20%。这种“估值泡沫”与“增长瓶颈”的矛盾,或将推动全球资本加速流向港股等新兴市场。
将来图景:当“滞胀危机”遇上科技革命
在美联储的“滞胀陷阱”、OPEC+的增产博弈、中概股的分化与港股“科企专线”的突破交错下,全球经济正站在十字路口。而科技革命,或许将成为破局的关键。
特斯拉的狂飙、脑再生的暴涨、英美关税协议的达成,均指向一个趋势:全球产业链正在加速重构,而掌握焦点技术、具备供应链韧性的企业将脱颖而出。与此同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高盛的“空债多股”计谋、国际油价的颠簸,则将持续磨练资本市场的风险订价能力。
将来,谁能为科技企业提供最包容的制度环境、最懂技术的资本语言、最安全的估值生态,谁就将赢得这场百年变局。而香港,正以“科企专线”为支点,撬动一场颠覆全球资本版图的革命。
当特斯拉的股价在300美元关口震荡,当国际油价在60美元上方徘徊,当美联储的“加息-衰退”钟摆继续摆动,全球资本市场的下一场风暴,或许已在酝酿之中。
本文源自:金融界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0A028V1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