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房地产预售制,要终结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3 22:16:01|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凯风
[color=rgba(0, 0, 0, 0.9)]预售制、公摊面积,都到了变革时刻。
[color=rgba(0, 0, 0, 0.9)]近期,天下已有20多个地市发布推进相关文件,提出向现房销售逐步过渡[color=rgba(0, 0, 0, 0.9)],逐步推进取消公摊面积。
[color=rgba(0, 0, 0, 0.9)]在天下范围内,“推广商品房现房销售制度”[color=rgba(0, 0, 0, 0.9)]也被纳入讨论,有媒体表示“现房销售进入倒计时”。
[color=rgba(0, 0, 0, 0.9)]房地产预售制,是否到了逆转之时?
01

改革乃至取消预售制,已是大势所趋。
公摊面积、预售制、地皮批租制[color=rgba(0, 0, 0, 0.9)],是房地产制度的三大基石,也是维系黄金时代楼市上涨的重要支撑。
[color=rgba(0, 0, 0, 0.9)]如今,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庞大变革,市场形势逆转,公摊面积、预售制不能再原地踏步。
[color=rgba(0, 0, 0, 0.9)]与取消公摊面积相比,取消预售制影响更为深远、阻力更大。
[color=rgba(0, 0, 0, 0.9)]但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都已出现积极信号。
[color=rgba(0, 0, 0, 0.9)]早在去年7月,重要改革决定就已提出,“改革[color=rgba(0, 0, 0, 0.9)]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去年底召开的天下住房工作集会表示:“大力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现房销售[color=rgba(0, 0, 0, 0.9)],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color=rgba(0, 0, 0, 0.9)]近期金融管理部门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加速出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
[color=rgba(0, 0, 0, 0.9)]种种信号表明,虽然不会一刀切直接取消预售制,但从预售到现房销售,越来越近了。
[color=rgba(0, 0, 0, 0.9)]事实上,不管政策有无要求,当市场发生变革,开发商都会主动用脚投票。
[color=rgba(0, 0, 0, 0.9)]据统计,如今我国商品房现房销售比例已从10%提高到30%以上[color=rgba(0, 0, 0, 0.9)],而高峰时期近9成房子都是预售。

[color=rgba(0, 0, 0, 0.9)]当前,只有大型央企或国企的预售房才有一定市场。
[color=rgba(0, 0, 0, 0.9)]缺乏信用背书或财政兜底的部门民企或小开发商,则逐步被边缘化。
[color=rgba(0, 0, 0, 0.9)]其实,市场不是没有购房需求,而是不再信任预售房。
[color=rgba(0, 0, 0, 0.9)]没有房价上涨作为溢价,很少有人愿意对赌期房的巨大风险。
[color=rgba(0, 0, 0, 0.9)]就此而言,改革预售制,推进现房销售,也是重塑信心和预期的关键一环。
02

取消预售制,究竟难在那里?
[color=rgba(0, 0, 0, 0.9)]预售制核心是高周转,让开发商在建设之初就能敏捷回笼资金,再投入新楼盘,形成滚动开发。
[color=rgba(0, 0, 0, 0.9)]某房企曾提出“345”模式[color=rgba(0, 0, 0, 0.9)]——3个月开盘,4个月资金回笼,5个月资金再利用——就是极端体现。
[color=rgba(0, 0, 0, 0.9)]通过预售制带来的高周转,开发商有了快速做大的资本,地方也得以将地皮财政做到极致。
[color=rgba(0, 0, 0, 0.9)]这套模式在黄金时代无往而不利,但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庞大变革,弊端不停涌现。
[color=rgba(0, 0, 0, 0.9)]所见不能所得,风险本钱极其不对称,轻则货不对板、偷工减料[color=rgba(0, 0, 0, 0.9)],从前的墓景房、空气房、塑胶湖并非孤例。
重则出现烂尾风险[color=rgba(0, 0, 0, 0.9)],部门开发商将高周转、高负债、高杠杆玩到极致,而购房者全无反制手段。
[color=rgba(0, 0, 0, 0.9)]客观来说,住房短缺时代,预售制以高周转满足市场所需,推进城镇化,不乏积极意义。
[color=rgba(0, 0, 0, 0.9)]但住房结构性过剩,上涨预期不复存在,乃至对开发商能否顺遂交房都心存疑虑,预售制的意义越来越弱。
[color=rgba(0, 0, 0, 0.9)]固然,一刀切取消预售,势必影响既有房企的资金流,不利于市场的企稳回升。



[color=rgba(0, 0, 0, 0.9)]究竟,许多房企已在资金链极其紧张的边缘。
[color=rgba(0, 0, 0, 0.9)]退一步讲,如果预售制一时难以彻底终结,那么改革预售制不能再拖了。
[color=rgba(0, 0, 0, 0.9)]要么辅之以严格的监管制度,要么“新老区别对待”[color=rgba(0, 0, 0, 0.9)],新楼盘一律现售,给出过渡时间。
[color=rgba(0, 0, 0, 0.9)]信心和预期比什么都重要,对于房地产市场尤其云云。
03

最早发明公摊面积、预售制的香港地区,早已转向了。
[color=rgba(0, 0, 0, 0.9)]1950年代,香港地区百废俱兴,房地产业蒸蒸日上。
[color=rgba(0, 0, 0, 0.9)]当时楼宇一般整栋出售,超出一般资金承受范围,有开发商率先想出“分层出售”的主意。
[color=rgba(0, 0, 0, 0.9)]既然分层,必有公摊,公摊面积由此而来。
[color=rgba(0, 0, 0, 0.9)]同一时期,香港还发明了“卖楼花”制度[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港人将正在兴建或没有动工的楼宇单元,形象称之为“楼花”。在楼宇建设周期提前卖房,正是“卖楼花”,或者说预售制。
[color=rgba(0, 0, 0, 0.9)]1990年代,随着内地房地产市场崛起,公摊面积、商品房预售制被复制而来。
[color=rgba(0, 0, 0, 0.9)]不过,近年来,香港已经取消了公摊面积。
[color=rgba(0, 0, 0, 0.9)]2013年,香港出台新规,要求房屋生意业务需以“实用面积”作为计价标准,公摊面积从此退出江湖。
预售制虽然被保留下来,但早已打上层层补丁。
[color=rgba(0, 0, 0, 0.9)]在香港,开发商必须全额缴纳地款、提供完整建设资金证明,方能开工;
[color=rgba(0, 0, 0, 0.9)]预付款要纳入第三方监管账户,资金随着工程进度而分期拨付,一旦出现问题可要责备额退款……
这也是香港极少出现烂尾楼的原因。
[color=rgba(0, 0, 0, 0.9)]上一次烂尾楼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再上一次则是1960年代。
[color=rgba(0, 0, 0, 0.9)]不管怎样,市场在变,形势在变,房地产回不到过去了,高周转、高杠杆、高负债模式早已不合时宜。
[color=rgba(0, 0, 0, 0.9)]面对新的大环境,革除积弊,重塑全民对于楼市的信心和预期,是关键中的关键。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09A0457Z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