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2|回复: 0

金利来的世界,要走远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3 22:36:26|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60、70后心中,一身金利来行头配上年老大,风光无穷。

创始人家族4.6亿私有化金利来,最终选择了回归家族完全掌控的道路。


日前,金利来发布多则公告,披露私有化的最新希望,宣告将于7月2日正式撤销上市地位。
当金利来宣布将闭幕长达33年的资源市场征程时,整个商界为之震动,无数消费者也在痛惜声中,回忆起这个曾占据中国男装半壁江山的经典品牌。

谁能想到,这个喊出“金利来,男人的世界”的行业巨头,如今竟走到了这一步?
作为中国男装界的“活化石”,金利来曾是品质与格调的代名词,那句响彻大江南北的广告语,更是一代人共同的时代记忆。
金利来辉煌时期,国内销售终端数量一度高达1300家,从繁华的一线城市到经济快速发展的二线城市,都能看到金利来门店的身影。
2009年——2011年,集团收入、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3.39%和18.58%。
然而,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海潮中,老牌劲旅也难免遭遇“中年危机”,品牌老化、业绩滑坡,让金利来不得不在时代的十字路口做出抉择。
回溯金利来的成长历程,始终绕不开一个名字——金利来创始人曾宪梓,这位将12亿港元资产尽数捐献给祖国,累计捐助超1400项次公益事业的“领带大王”。
01


1934年,曾宪梓出生于广东梅州的一个贫苦农户家庭,他有一个年长5岁的哥哥。
父亲在他年幼时远赴泰国经商,却因积劳成疾,在30出头的年龄便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三人相依为命。
尽管生活困苦不堪,母亲依然坚持将他送入学堂。她用“人穷志不能穷”的教诲,在儿子心中种下了永不言弃的种子。
少年曾宪梓生性侠义,一次为同砚打抱不平,却被母亲举着棍子追打。
这份看似无情的惩戒,实则是寡母在动荡世道中教会儿子的生存智慧——在无依无靠的岁月里,哑忍亦是一种勇气。
而每当夜幕降临,母亲偷偷跑到丈夫坟前哭诉时,年幼的曾宪梓总会默默跟在身后,将泪流满面的母亲搀扶回家。
这段苦难岁月,不但锤炼出他坚韧的性格,更在他心中根植了善良与担当。
然而,小学毕业后,家庭的经济状况已无法支撑两人继续学业,16岁的哥哥前往泰国营生,11岁的曾宪梓则扛起了家中农活。


新中国成立后,曾宪梓运气迎来转机。
凭借国家每月3元的助学金,他从东山中学一路考入中山大学。这笔看似微薄的资助,成为照亮他人生的光,也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信心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在东山中学,他邂逅了校花黄丽群,因学业与篮球结缘。
高考前夕,黄丽群突患肺病,在医疗落后的年代,这几乎等同于“绝症”。黄丽群萌生退意,曾宪梓却徒步十几里跑到黄家求婚,并在高考前拜堂成亲。
这场“生死婚约”,不但见证了他们的爱情,更展现出曾宪梓重情重义的风致。
大学毕业后,曾宪梓被分配到中科院广州分院,本以为人生将就此安稳,却因一场产业纠纷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1963年,为帮兄长讨回父亲在泰国的产业,他举家踏上这片陌生又熟悉的土地。
抵达泰国后,曾宪梓出人意料地放弃产业争夺,并努力调解家族抵牾。这份大度与格局,赢得了长辈们的敬重。
今后,曾宪梓一家六口暂住在年老家,并帮忙打理小厂的事务。


然而,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语言不通、后代入学困难,曾宪梓最终决定回到香港探求机会。
家族在泰国从事的是领带生意,回到香港的曾宪梓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曾宪梓经深入调研发现,尽管香港服装业与国际接轨紧密,却没有一家领带生产工厂。
于是他在油麻地安全大厦租下了一体的房子,开办了“金狮领带”家庭小作坊。
得知消息的叔父资助了他一万港币,并通过赊账的方式,为他提供了3万港币的周转资金,助力他在香港开启创业之路。
起初,曾宪梓每天沿街售卖,但生意一直没有起色。在经营过程中,曾宪梓发现香港本地生产的领带价格低廉,而法国等欧美国家生产的领带价格却非常昂贵。
于是他开始转变思路转向高端,他买来4条外国高级领带,仔细研究其用料、款式和制作过程,并成功仿制出4条。当他将这8条领带交给行家辨别时,竟无人能分辨出真假高低。
今后,曾宪梓制作的领带价格一路攀升,从60港币一打,逐渐提高到108港币一打,即便价格上涨,产品依然供不应求。
1969年,曾宪梓成立了“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领带大王”的传奇正式拉开帷幕。
1972年,曾宪梓在香港购入了553平方米的厂房,将公司经营范围从单一的领带制作,扩大到男士服装、服饰、皮具等多个范畴。凭借着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优质的产品,到年底,他已赚取超过百万元港币。
在香港遭遇经济大冷落时期,股市市值暴跌七成,众多企业纷纷倒闭。然而,曾宪梓却反其道而行,他不但没有降低产品价格,反而进一步提高领带质量,同时提高价格,并创新性地发明白在百货公司设立专柜的营销模式。
这一举措让金利来成功在经济寒冬中存活下来,且一跃成为香港高端品牌。在此期间,曾宪梓还将“金利来领带,男人的世界”的口号改为“金利来,男人的世界”,删去“领带”二字,彰显了他将金利来从领带品牌向男装品牌转型的决心。
02


在香港站稳脚跟后,曾宪梓将目光锁定正在经历改革的内陆。
1984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金利来成为首个进入内地的外资品牌,在北京王府井开设专卖店。曾宪梓将西方时尚与东方审美联合,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到20世纪90年代,金利来在内地销售网点超1300家,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稳居男装行业龙头地位。
1992年,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正式成立,并成功上市,迎来发展的高光时候。
然而,金利来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
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给金利来带来了巨大打击,公司市值大幅缩水,股东纷纷抛售股份。为了救济公司,曾宪梓毅然自掏腰包,10多次购买金利来集团股票,尽管耗资巨大,但收效甚微。


面对困境,曾宪梓没有退缩,拉开了历时两年的“金利来二次革命”序幕。他果断去除50多个经销商,精心打造全新的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团队,重新构建贴近市场的生产供应链,推动公司从生产经营型向服务型进行重大转型,并大力推进管理信息化和科技平台的建设。
经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金利来逐渐走出困境,2001年,公司业绩同比增长40%。今后,金利来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到2010年,金利来领带已经一连15年在全国市场同类产品中销量第一,金利来西装和衬衫也一连10年荣列全国市场同类产品十大畅销品牌。
2018年4月17日,因健康缘故原由,曾宪梓退任金利来主席及辞任执行董事职务,将接力棒交给了儿子曾智明。2019年9月20日,这位商业巨擘、爱国慈善家在梅州市逝世,享年85岁。
时光流转至当下,男装市场的竞争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11年前后,本土男装品牌开始崛起,海澜之家,利郎、七匹狼以及柒牌等抢占市场,成为金利来这一类港派服饰品牌的劲敌。
自2014年开始,金利来的业绩和净利润一连下滑。2024年,金利来的营业额约12.19亿港元,同比下跌8%;公司股东应占溢利9309.7万港元,同比减少19.86%。
尽管手握10.5亿港元的充裕现金储备且无银行借款,但资源市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日均成交量仅29.6万股,整年换手率不足20%,维持上市每年需支付1200万港元合规成本。
金利来推行私有化另有一个紧张因素。在过往20年来,公司并无利用上市公司的地位进行过集资活动。站在公司角度来看,其上市地位对自身业务和将来增长的筹资来源已变得可有可无。

2024年底,董事会主席曾智明通过其全资拥有的广朗公司发起私有化提案,拟以每股1.5232港元收购剩余约31.25%股份,总价约4.64亿港元。
2025年4月11日,香港高等法院正式受理金利来集团私有化退市申请,若一切按计划推进,7月2日,金利来将正式撤销香港联交所上市地位,结束长达33年的上市历程。
金利来业绩下滑并退市,缘故原由复杂。产品设计滞后、更新慢,品牌形象老化,与当下主流消费群体审美及价值观脱节。加之本土品牌在大众市场崛起,国际快时尚品牌打击,相较之下,金利来处境尴尬。
金利来完成私有化退市,离开资源市场的聚光灯后,大概将迎来重塑自我的契机。只是,这难免让在60后、70后的一代人感到痛惜。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430A0ACMH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