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汽车天地] 账上只有722元,前CEO跑路!40万车主别幻想了,这家新势力没戏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17 21:35:26|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嘹汽车/陈壹
2025年的夏天,当动画电影里的哪吒还在大银幕上风风火火闹海时,现实中的哪吒汽车却悄然上演了一出“沉海”大戏。
谁能想到,这家曾经以年销15万辆登顶新势力销冠的车企,如今竟被供应商一纸停业申请送上热搜,财政窟窿彻底暴露在阳光下。


目前已知的信息是,哪吒汽车存在530万的欠款,其中包罗2022年和2023年的媒体试驾和广告投放。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根据网上披露的数据,哪吒汽车现存400多起司法案件、95次被执行人记录、1.45亿的被执行金额,而且,账户里仅剩722元存款。
回顾历史,哪吒汽车的履历堪称“过山车”:2022年还凭借15万辆的成绩单冲上销量榜成为当红炸子鸡,让同行直呼“卷不动”,谁知道如今却成了供应商口中的“老赖”。
戏剧的是,之前哪吒汽车的高管还集体上演了大逃亡剧情:CTO跳槽奇瑞,智驾负责人转投商汤,连CEO张勇都“人在英国,刚下飞机,仍是顾问”。
有人说,哪吒汽车的崩盘是内卷时代的必然,当市场从蓝海杀成红海,新势力们比拼的不再是产品力,而是“谁能熬死对手”的生存游戏。


但问题在于,哪吒汽车既没有蔚来的用户信仰,也没有小鹏的智能标签,更不像理想那样精准拿捏“奶爸车”的痛点。
它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大概是“价格够低”。
然而低价计谋在新能源战场上就像用小米加步枪对抗坦克集群,很难不用悲剧收尾。


在跌落神坛的过程中,哪吒汽车不是没积极过,好比当初的债转股方案。可这玩意儿听着高大上,实则“打白条”——供应商的70%债权变股权,剩下30%分15期无息归还。
这套路,是不是像借你钱的朋侪,最后跟你说“要不我送你点公司股票抵债”。
供应商们含泪签字时,内心OS大概是“总比拿不到钱强,万一上市了呢”。


降薪裁员的操纵,同样充满玄色幽默:年薪百万的高管降薪30%,年薪30万以下的员工降薪5%。表面是“同舟共济”,实则暴露了管理层的“精致利己主义”。
被裁员工拿着不敷800元的逼迫执行款时,估计连“福报”俩字都说不出口了。


不外比起资本市场的尔虞我诈,普通车主的焦虑更显真实。
当App断网、远程控制失灵、售后体系瘫痪时,车主们突然发现自己花真金白银买的不是车,而是一台“薛定谔的智能设备”:联网功能大概随时因欠费消失,售后服务或许明天就无人接听。
有车主自嘲“以前担心电动车的续航,现在担心车企的寿命”。
当广汽讴歌退市时,广本还能接手售后;可哪吒汽车若真倒下,40万车主难道要自学汽修?


哪吒汽车的困局,撕开了新势力造车“过度依赖资本输血,却忽视品牌价值的长期构建”的硬伤,当车企把“融资——烧钱——上市”当作终极目标时,用户就成了财报上的一个数字,但凡资金链断裂,所谓的“智能生态”、“用户社区”、“终身质保”刹时灰飞烟灭。
某种程度上,这是“赚快钱”的逻辑,而这种逻辑,本质上是对用户信任的透支。
今天你为低价心动,明天就大概为售后心碎。
更值得警惕的是,哪吒汽车的案例绝非孤例,从威马、高合到极越,新势力的倒下总是陪同着“高管套现”、“供应商讨债”、“车主维权”等相似剧本。
这场淘汰赛的终点,或许不是技能的胜利,而是谁能在“跑路竞赛”中坚持到最后。


写在最后:
造车不是写PPT,更不是资本游戏,哪吒汽车的命运,给所有新势力上了一课。当潮水退去,能活下来的未必是最会融资的,但一定是最懂造车的。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接洽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接洽作者删除*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515A06VFP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