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29|回复: 0

孩子嘴里长黄豆大“水泡”,竟是爱咬嘴唇惹的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来自:中国广东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极目消息通讯员 官笑涵
3岁男孩嘴里长出黄豆巨细的“水泡”,家长早先以为是上火。在武汉儿童医院,医生揭开原形:这个水泡是口腔黏液腺囊肿,而它的形成竟与孩子爱咬嘴唇的习惯有关。医生通过微创手术顺利切除囊肿,宸宸(化名)恢复康健。

张勇医生接诊患儿(资料图)

“妈妈,我嘴里不舒服!”半个月前,3岁男孩宸宸告诉妈妈,自己嘴巴里好像长了东西。妈妈魏女士一看,发现儿子下唇内侧有个粉白色的小疙瘩,已有黄豆巨细,便以为是嘴里上火长包了,特意让他这几天多喝水,不吃甜食。可过了一周,这个小疙瘩却没有消退的迹象。魏女士想起曾刷到过武汉儿童医院发布的体表肿瘤科普,心里不安,“这该不会是个小肿瘤吧?”便带娃来到该院整形颌面外科求诊。
接诊的主治医师张勇扣问病史时留意到,宸宸一直在无意识地咬下嘴唇,便扣问家长孩子平时是否爱咬嘴唇。魏女士表示肯定,又感到疑惑不解,“爱咬嘴唇跟这个小水泡有关系吗?”
张勇表明,咬嘴唇的动作看似不起眼,但反复刺激会损伤口腔黏膜下的小唾液腺导管,导致唾液分泌的“通道”被堵。唾液排不出去,在局部越积越多,会慢慢鼓起形成“小水囊”,宸宸嘴里的小水泡就是这种口腔黏液腺囊肿。虽然囊肿无明显疼痛,但若放任不管,可能会反复发作,容易形成硬结或瘢痕,也会让口腔内异物感明显,影响正常进食。
明确诊断后,张勇为宸宸实施了微创手术,顺利切除了囊肿。7月1日复查,宸宸术后恢复良好,进食不再受到干扰。
武汉儿童医院整形颌面外科负责人韩崑先容,口腔黏液腺囊肿常位于下唇内侧、舌下区域,呈半透明的小泡状,大多为绿豆或黄豆巨细,容易被咬破,破裂后可愈合再次形成囊肿,多次反复可形成瘢痕状突起。韩主任提醒家长,若孩子有爱咬嘴唇的习惯,要实时干预、引导,避免反复刺激引发口腔黏液腺囊肿。若已经长了囊肿,不要自行处理,临床上曾碰到过家长用针挑破,效果引发感染的案例,应实时就医,由医生举行专业处理。
(来源:极目消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消息”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消息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02A0881F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