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52|回复: 0

调补不但在冬季,端午之后重“素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8 20:42:2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至滋补,早已众所周知,而夏天素补或称清补,人们对此了解甚少。其实,民间早有《夏九九歌》,前人对夏季起居、饮食和养生有深刻认识。冬至过后,一阳生;夏至过后,一阴生。四季皆可补,就看如何能手调治了。
芒种过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逐渐充沛,气温升高,空气潮湿,天气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这段时间被称为梅雨季节,中医谓之长夏机会。夏季酷热多雨,暑湿之气容易乘虚而入易致疰夏、中暑等病症。疰夏主要表现为胸闷、胃纳欠佳、四肢无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微热嗜睡、出汗多、日渐消瘦。
平日里,许多人的饮食习惯于肥甘厚味,蛋白质摄入严峻过量,脾胃困湿,给肠胃造成严峻负担,又缺乏运动,不仅没有达到进补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
在各种进补的方式中,“素补”是当今时令调治的合理选择,可达到清热生津益气的效用。在临床中,不管患者处于何种状态,辨证施药是关键。起首应调治身段内环境,只有内环境适宜了,才气考虑下一步的补养。建议迈开步、多吃素。必要时可服芳香化浊、清解湿热之方。食疗方面可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若用西瓜汁、芦根水、酸梅汤,则效果更佳。
膏方虽然主要适宜在冬季,但调补不仅在冬季。必要提醒的是,“一夏无病三分虚”,在某些情况下,夏季更必要养生保健。药补也分荤素,素补尤其恰当华东地区、江南地带的人群。素补调养是夏季最适宜的选择。
冬令进补、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相生相克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方法。冬病夏治则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散,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防备观的具体运用。“冬病夏治”由夏季膏方、穴位注射、穴位敷贴、中药熏蒸、中药浸泡、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组成。眼下预约冬病夏治特色门诊正其时。
许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