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长沙一孩子因着迷手机翘课,今年高考物理类考了575分,虽超湖南一本线约60分,但在所属重点高中处于垫底,与父母曾盼望的985高校更是差距显著。
孩子求助媒体,称父母已断了他的生活来源,将家里暗码锁换了暗码,把他扫地出门了,父母拒绝沟通说各自安好,自己有家不能回,想复读也不让,只能睡楼道。

该报道立马引发网友热议,有人攻击孩子父母,称其没资格失望,就只会甩锅给孩子,其实是不肯承认自己教育无能,纯把孩子当长脸的工具。



孩子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想复读,不能复读的话选一个好点的专业”。
站在孩子角度似乎满满委曲,而父母云云断交的背后,竟充满反转…
[color=rgba(0, 0, 0, 0.9)]
孩子高一年排名全校前100名,可以说是妥妥的清北苗子。
为啥这么说呢?开头说孩子所在重点高中,长郡中学是长沙顶尖名校之一,网友说其含金量是985、211登科率超85%,每年清北登科人数在60~90人。
当时他向爸妈要手机,写了书面包管:手机是做辅助工具,会好勤学习。
效果买了手机后,就开始着迷,据妈妈说,
“早自习基本就躲茅厕玩手机、晚自习溜号、凌晨熬夜刷视频,学校开大会,他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白天上课昏沉、成绩断崖式下滑。
[color=rgba(0, 0, 0, 0.9)]

高二成绩直接下滑至600多名,多次模拟考亮红灯。
面对妈妈说他玩手机影响学习时,孩子当着记者面就叫骂道:“你放狗屁”。
看着视频里妈妈的缄默沉静,仿佛这样的话已经听过了无数次。
细看下来更让民气寒的,是孩子和父母几天不见,全程也没叫一句“爸爸妈妈”,从这就能看出他一样平常对父母的态度。
果然云云,在孩子玩手机影响学业,从清北苗子滑落到成绩垫底的时候,父母表示自己能劝都劝了,孩子还签过“戒手机包管书”,但实际却没有丝毫效果。[color=rgba(0, 0, 0, 0.9)]
无奈之下,爸爸将手机没收砸掉。
孩子直接烧了作业,在家里打砸家具,将冰箱的菜丢掉,剪掉家里空调的线,唯独留了自己房间的空调。
甚至跑到外婆家,写遗书,声称自己没有任何错。











爸妈看着玩物丧志、暴力砸家、以死相逼,都没有觉得自己有错的孩子,看他高考结束依旧在家昏入夜地玩手机,就想让他做暑期工磨练一下意志。
效果孩子嫌累,干3天就死活不去了。他嫌体力活累,却忘了自己读书,父母在长沙和故乡两地跑,多年的辛劳。
还一次次说自己羡慕别人的父母,考得不如他也能得到鼓励,出门旅游,自己从小到大只有控制和打骂。
他爸妈明确说过成绩、文凭其实不重要,就是盼望孩子能学会对自己负责,守好底线,还给了他三个选择:
1.在家守规矩:晚上11点交手机,第二天早上还给他
2.去县城找份包吃包住的工作
3.去长沙找工作
奈何孩子一个都不选,父母极度失望下,将他赶出家门才有了这件事。
其实孩子着迷手机,是当下很多父母面对的教育困局。
断网、修改暗码、抢手机每每治标不治本,甚至你越抢孩子越对抗。
[color=rgba(0, 0, 0, 0.9)]
怎样才能让孩子不被手机掌控呢?
人民日报曾转发点赞一个关于“怎么不让小孩玩手机”的视频。
整个过程中,没有指责、没有对立,网友评价这位获赞10w+的妈妈,绝对是「先有关系,而后才有教育」的妈妈。
她不抢不骂,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瞥见的、被尊重的、被重视的,放下了手机。
[color=rgba(0, 0, 0, 0.9)]
一起来看女孩从孩子视角出发,陈诉她妈妈是怎样一步一步引导让她放动手机的:
1.把握时机
沟通讲时机,对了孩子才能听进话[color=rgba(0, 0, 0, 0.9)]
与别人父母吼“你不要玩手机了”,我妈妈选择在有事件发生,我有心理压力时提出要求。
当我检查出视力下降,内心忐忑时,妈妈顺势提出减少使用手机,我就同意了。
2.姿态放低[color=rgba(0, 0, 0, 0.9)]
不一味说教,将唠叨变点醒
我妈妈从不说“我都是为了你好”,而是表达了自己脆弱一面:妈妈自己近视,很怕会遗传给孩子,找对象时,原来可以选择身高185厘米的,最后却选择了视力2.0的。
这样说不止拉近了母女关系,还通过对象身高与视力对比后的选择,表达出近视真是妈妈一个很大的人生遗憾,让女孩感受到,她对视力问题有多重视。
3.配套行动
禁止变替代,用心陪同才能取代手机
游戏、短视频之所以容易让孩子上瘾,是由于它触发大脑内多巴胺的分泌,给大脑带来即时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戒手机,本质上就是要戒掉多巴胺的过分刺激。所以,想孩子放动手机的前提是,在现实世界也能给他充足精彩。
女孩说妈妈要求她不玩手机的同时,每天督促她跳绳运动、早睡、给她按摩做视力练习,周末一律去户外野餐、野营、打网球、爬山。
要知道运动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这与愉悦感、动力和专注力密切相关,最终女孩放下了手机。
父母用心陪同才是最好的防着迷体系
数字化时代,网络、电子产品,已与我们一样平常生活密不可分,我们的孩子作为AI 时代原住民更会云云。
作为父母,越暴力堵截,孩子越稀罕手机,越要拼命捉住。
唯有我们用心做到瞥见、尊重、陪同孩子,给他正确耐心的引导,才能唤醒孩子移开放在手机上的目光。
[color=rgba(0, 0, 0, 0.9)]

其实也得培养孩子养成学习自驱力,有自驱力的孩子,不消吼不消催,看手机也能不玩物丧志,在该学习的时候,也能更专注高效学习。
如果您也想让孩子好勤学习,欢迎加入清华博士妈妈郝景芳为【幼小初学生家长】打造的「好勤学习特训营」
【5节学习力视频课+1周社群伴学+《心流》音频】,加赠《孩子怎样入局数学竞赛? 》,从学习内驱力、学习方法、学科思维、学习品质等多维度,科学提升孩子的学习力。
[img=64,auto]https://inews.gtimg.com/om_bt/OKT16Je_2Qgf3l9Zc2QzUduP0LowPcC8RWlBvcPjqpX5YAA/641[/img]立刻开启好勤学习[img=64,auto]https://inews.gtimg.com/om_bt/OKT16Je_2Qgf3l9Zc2QzUduP0LowPcC8RWlBvcPjqpX5YAA/641[/img]
购买后请务必到详情页扫码
添加页面班主任微信
防止错过开班信息
互动话题
你家娃依靠手机吗?你是怎样做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分享!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yull@tongxingschool.com
童行书院
体系性通识教育
来源:https://view.inews.qq.com/k/20250715A01QSL00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