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76|回复: 0

好剂师丨末伏消暑不离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1 11:22:0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苦夏吃“苦”夏不苦

我国自古就有夏天“受苦”的传统。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人们采食苦菜的记载:“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苦瓜、苦菊、芹菜、茴香、香菜、萝卜叶等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夏日去火的首选。
但是,老人、小孩脾胃多虚弱故不宜过多食用苦味食物;患有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的病人,也不宜食用苦味食物。

灭火喝“三汤”,健脾利湿消暑热
“三豆汤”的方子出自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有绿豆、赤小豆和黑豆。三豆各有所长,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之效,黑豆有补肾益精清热之功,赤小豆可清热解暑、利尿消肿,三豆适用不但能清热除暑、解乏、消痱子,还能健脾利湿,中医称之为“夏季灭火器”。

祛病吃“三肉”,祛寒除湿消水肿
羊肉:祛寒气。夏日湿热,人们食欲减退,此时喝上一碗香辣美味羊肉汤,可使人胃口大开,且羊肉汤食后,人全身大汗淋漓,潜伏在体内的湿热、寒气、毒素等均可随着汗液排出体外。
鸭肉:消水肿。鸭肉卵白质含量比其他畜肉含量高得多,脂肪含量却很低。鸭属水禽,肉味甘微咸,性偏凉。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特别得当苦夏、上火、体内生热者食用。
黄鳝:除风湿。黄鳝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夏季也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缓解期,吃些黄鳝尚有冬病夏治的作用。

消暑吃“三果”,降噪生津解烦渴
山竹:解燥热。山竹有降燥、清冷解热的作用,还能抗氧化,增进免疫系统康健。康健人群都可食用山竹,但山竹性寒每天吃3个就够了。
杨桃:利补水。杨桃含水量超过90%,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但可补水败火,还能补充随着汗水而流失的钾、钠等微量元素,非常得当暑热天气吃。
桃子:解烦渴。桃子具有生津解渴、润肠通便、解劳热、解烦渴的功效,还富含多种维生素、果酸及钙、磷等无机盐,可补充夏季汗液流失掉的无机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