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64|回复: 0

立秋养生,重在“收”与“养”,女人秋季如何正确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3 22:41:3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秋日,在《黄帝内经》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纪录,立秋之后阳气开始由盛转衰,阴气逐渐上升,这时不能按照夏季的养生方法来继承养生了。

秋,即禾与火,有禾谷成熟的意思,是丰收的季节;老话说: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之后,就要开始养生。

立秋后,身体由夏季出汗排毒状态向收敛阳气储存能量转变,这个时候要留意:

  • 早起早睡养肝护肺,
  • 晚上9:00以后不要再剧烈活动出汗过多,
  • 水果以当季为好,如:葡萄和秋梨等,
顺应天时,养好身体;冬季才能预防疾病的产生。
立秋养生---重在“收”与“养”

1、立秋撞上三伏天,养生谨防秋老虎!
至8月7号立秋过后,在以往老人眼里常如许说:秋后一伏热死人;这个时候还是需要留意防暑降温;

2、立秋养生-收敛阳气。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已经开始收敛、沉降,我们应当做好保养阳气的预备;
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以使肺气得到伸展
另外,早睡早起也可以淘汰血栓形成的机会,预防脑血栓等血性疾病的产生。

3、秋季养生养肺护肝。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攘外平内全靠肝,相当于西医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一身之气,皆出入于肺。攘外平内之后,就要治理。管理自身、养生不能不靠肺。
根据中医诊断:肺属金,而秋后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
故之易被秋之燥所伤,因此,秋季需要润燥、养阴、润肺。
立秋艾灸,培养元气

前面说道:《黄帝内经》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以是秋季是艾灸最好的季节,秋冬时节消耗人体的阳气更多,在秋冬时节及时补充阳气,艾灸效果最佳。

立秋后养生推荐

按照传统的说法,秋后天干物燥,人体需要滋润;
同时,在秋季多喝多饮食滋润肺腑食材。特殊是女人。
女人在秋季怎样精确养生呢?

1、防燥润肺。
秋季干燥,多吃水果蔬菜保养肺部;养肺的蔬菜包罗山药、胡萝卜、莲藕、百合、银耳、木耳、豆腐等。
要只管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2、解暑养胃。
夏天已经过去,但是热气还没未竣事,解暑一类的食物不能直接从餐桌上去掉。以是喝绿豆汤和薄荷粥能够补充人体内所需的水分,以及淘汰人体汗液的流出。

3、祛湿滋阴。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
薏米对我们的身体起到祛湿消肿,清热排毒的功效,对女性来说也是非常好的美容养颜的食物。
4、护腰护颈。
立秋之后,早晚较凉,稍不留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常常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可以常喝点姜汤。
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
5、改善便秘。
早上起床坚持喝一杯水,最好是温水。
经过一夜的睡眠和休息,由于排尿、呼吸等原因,人体水分排泄得会比力多。
以是,早上起来喝一杯温水既可以恢复身体水分,还有助于肠道蠕动,可防止便秘或改善便秘
立秋后的养生禁忌

1、忌暴饮暴食。
“贴秋膘”是立秋的习俗,因夏季酷热,导致胃口下降,进入秋季后胃口逐渐恢复,到了秋季,胃口逐渐渐好,在秋季饮食中,亦要留意适量,不可大吃大喝

2、忌辛辣生冷食物。
前面已经说过,秋后需要平淡、戒燥;以是,立秋后的饮食也要留意戒辣戒冷,如:小尖椒、冰冻过的西瓜等;这类食材不可再多吃。
3、忌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轻易感受秋燥之邪
许多慢性呼吸体系疾病每每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
<hr>大家好,我是武医生,繁忙之余在这里更新一篇秋后养生文章,供大家参考,内容若好,关注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