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0

立秋以后,请守护好3大部位,有利于守护阳气,冬天或能少生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5 17:31:2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秋已经几天了。这几天一直秋雨绵延,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进入秋天之后,虽然暑气并没有完全消退,秋老虎可能随时返场,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气温会越来越低,天气会越来越冷。有些体质比较差的人,就容易生病。同时,如果此时没有做好必要的防备,导致身体受凉,那么,可能就会落病根,在即将到来的冬天变得比较难过。
在秋天到来之后,请守护好身体的三个部位,不要让其受凉。

立秋之后不要让头部受凉。
中医认为,头部为诸阳之汇,比较容易受到风邪侵袭,因此,进入秋天,固护头部阳气非常重要。在西医的角度看来,在气温降低时,由于头部暴露在外,受凉会导致血管收缩,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因此容易出现头晕、头痛、疲倦、无力,甚至会引起耳鸣、烦躁易怒等症状。
因此,到了秋天,如果外面起风了,可以带个薄一点的帽子,这样不仅可以防止风邪引起的头痛,还会大大淘汰感冒的几率。

立秋之后,不要让肚子受凉。
肚子就是人体的腹部,这里是人体内脏的“大本营”。到了秋天,气温不断降落,不要让自己的肚子受凉,这样会影响内脏各个器官的功能,严重会引起疼痛。对于年老体弱的人来说,外出时最好加一件小背心。对于年轻的女性来说,到了秋天不要再穿露脐装了,也要暴露你的小蛮腰,否则一旦受凉,会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的出现。还要特别提醒一点,晚上还有开空调睡觉的,肯定要盖个小被子。

立秋之后,不要让脚踝受凉。
俗话说,“寒从脚起”。脚部特别是脚踝没有脂肪的掩护,抗寒能力差,是浑身最怕冷的部位,也最易受到寒邪的侵袭。但是,脚踝上有很多比较重要的穴位,比如足三里穴等穴位。因此,到了秋天,肯定要做好脚踝的保暖工作,不要再暴露脚踝了,应该穿上一双长袜子,这样可以给脚踝保暖。

脚部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天凉以后,需要特别掩护。用热水泡脚,可以疏通脚部经络、促进脚部的血液运行,同时还可以解表散寒,有助于缓解手脚酷寒的症状。
泡脚时要注意一点,那就是水温不能太高,时间也不要太长。一般情况下,水温要控制在40℃左右,每次泡20分钟就可以了。

秋天养生,除了做好上面三个部位的保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早睡早起以养阳
进入秋天后阳气开始收敛,此时,养生的重点也要慢慢转入养阳。因此,立秋的起居要做到“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一般情况下,要做到晚上11点之前要入睡,早上7点左右要起床。
此外,立秋后昼夜温差会慢慢增大,进入白天酷热,而晚上凉快的状态。因此,睡觉时要特别注意防寒。不要对着门窗睡觉或者露宿野外,同时,空调最好不要再使用。

秋天养生,不要暴饮暴食
天气凉快以后,人的食欲就会慢慢变好,再加上很多地方有贴秋膘的风俗,因此,很多人开始大吃大喝,甚至暴饮暴食,这样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秋天要注意控制进食,切忌暴饮暴食,在进补的同时,要注意清淡,不要吃得太多。
此外,进入秋天以后,不要再吃生冷的食物,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者腹泻等肠胃问题。
注:图片来自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