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05|回复: 0

广州人,你毕竟几点开始『饮早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8 16:53:16|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喝早茶,是广州独特的饮食文化
来广州不喝上一顿早茶,那都不算来过~
那么,标题来了
广州人,毕竟几点开始喝早茶?
对于这个标题
不同年纪的广州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早上8点
茶楼的门口刚开不久,李伯手里拿着尚有余温的报纸,逐步悠悠踏入大门,走向了熟悉的老位置坐下。对于要什么茶点,他心田早有了答案。
“一壶普洱,一笼叉烧包,一碗艇仔粥。”说罢慢悠悠睁开手中的报纸。


好像每个早晨,李伯都是如许开启的,而广州人将这种喝早茶的方式,称为“一盅两件”

“一盅”指的是茶盅,“两件”是指少量的茶点。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当时街头出现了“一厘馆”和“二厘馆”。
“一厘馆”是路边大略的茶寮,“二厘馆”也好不到哪去,以平房作店,设有木台木凳,供应糕点,一样平常茶价二厘,为贩夫车夫的歇脚之处。
当时间,颠末的过客习惯用二厘钱换来一盅劣茶、两件粗制点心填饱肚子,这就是早期的“一盅两件”。

随着近当代工商业发展,广州诞生了第一家当代化茶楼——三元楼。到了民国时期,广州人更是掀起了听粤剧喝早茶的风潮。早茶实现了从底层到大众的华丽转身
而现在,我们把喝早茶看作是一种享受,广州人也称为“叹早茶”。“一盅两件”衍生成一种生活方式,寓意一壶茶几块点心,一品一叹,偷得浮生半日闲~

via 纪录片《食不厌精》
早茶随性,但它可有着一套“规矩”:问位点茶、揭盖加水、扣指茶礼……
倒也说不出在那边学的,反正从小耳濡目染。每个广州人都熟知这礼仪,在餐桌上就形成一种无形的默契。

via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随着茶楼的人越来越多,四周渐渐热闹起来。不远处同为老茶客的梁叔正朝着李伯走来。
“哎,今日咁早啊!”“系啊,自己来啊,来坐啊!”
自然而然地落席,追加了几份点心,一壶热茶,两人谈天说地,恣意享受此刻的安定韶光。

via 纪录片《无饭不起早》
早茶事后,亦会来一句:“得闲饮茶”。这就是8点钟的茶楼,在这里你会找到了广府茶客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早上10点
黄老师在茶楼门口停下了车,车里的小朋侪高兴地开始蹦跶下车,随后黄太太搀着两位老人徐徐在后面跟着。
一进茶楼门口,便听见潺潺流水声,小朋侪被悬挂的瀑布和池里锦鲤深深吸引。大人们也不禁放慢了脚步,欣赏着闹市里难得的一方绿景。

黄老师之以是选这里,正是看中精美的情况和安静的氛围,让他可以与尊长品尝鲜味的同时,聊聊家长里短,享受陪伴家人的韶光。
据统计,70后、80后更常与家中尊长一同“叹茶”,他们除了看重茶楼点心的出品,还会看重情况和氛围。

在广州有许多情况非常有特色的茶楼。
好比广州三大园林酒家:泮溪酒家、北园酒家和南园酒家。



精致的园林景观,构思奥妙,茶楼内花窗尺画,无不凝缩着广府人细腻的生活情趣。
广州人喝早茶不但仅为了填饱肚子,更在于对高风致生活的寻求。


“妈妈,我要食蛋挞~”“好,再点笼你最中意嘅虾饺。”
小朋侪最喜好的茶点,莫过于蛋挞。刚出炉的蛋挞外层酥脆,蛋液滑滑嫩嫩,甜滋滋的味道特别符合小孩的味蕾。

除了蛋挞,几乎每一桌都会点:叉烧包、干蒸、虾饺。它们也被誉为广式茶点的“四大天王”。




老道的茶客,会把叉烧包作为权衡一家茶楼点心水准的最直观样本。
白白胖胖的叉烧包,发酵充分后包子皮泛着微甜,一口咬开肉汁浮上舌尖,半肥半瘦的叉烧略一品味便能化开。

via纪录片《老广的味道》
干蒸,饱满的猪肉馅,奇怪弹牙的虾肉,卜卜脆的蟹子,口感和卖相非常的诱人。
虾饺,薄薄的、晶莹剔透的虾饺皮里,是爽口弹牙的鲜虾,咬下去汤汁跟虾一样鲜甜,叫人吃一个就忘不了!

广州品德茗,茶只是捏词,而主角是那一笼笼热气腾腾的点心,尚有围坐在一起的家人、朋侪。
晚上7点
“52号,请您用餐啦。”
餐厅门口的叫号机不绝播报着数字,报号声与热闹的阛阓融为一体。门口摆着小板凳坐满了排队的人,kiki已经排队快1个小时了,好不容易轮到她们。

严格来说,这个时间已经不能叫喝早茶了,但对于上班族来说,只有晚上才能补充早晨空缺休闲时间。
现在不少茶楼都是全天候提供茶点,晚上也能吃到早市的茶点
点心师傅们在厨房忙前忙后,只为现做出最奇怪的味道。

“我想食呢家猪仔包好耐了!好鬼得意!”
在这个“手机先吃”的年代,年轻人对于点心的主要要求,颜值一定要在线
于是点心师傅们,不断推陈出新,制作花样繁多的点心,像小猪形状的流沙包、天鹅形状的榴莲酥……只为迎合年轻人的品味。



洒金箔的七彩虾饺你见过吗?虾饺上撒上薄薄一层金箔,灯光下闪闪发光。
别看造型独特,口味一点都不暗昧,给人有一种“秀色可餐”感觉。

看这个,小老鼠都爬上桌了~尚有小鸡造型的咸水角。看着这么可爱的点心,都不舍得下嘴~


除了形状独特,茶点的口味也不断在创新。
小羊吃过最特别的要数杏片龟苓膏肠,闻着有一股龟苓膏味,吃着却像肠粉,上面还撒着杏仁片和花生酱。听似奇怪的搭配,味道却不测的好~

尚有裹着鲜虾和炸面的红米肠,相比于传统的炸面肠,口感更为丰富。这道点心刚推出的时间就深受年轻人喜好。
厥后也有越来越多尊长开始接受这一口味,让红米肠成为了广式茶点一大代表。

创意茶点,为早茶文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也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喝早茶作为与朋侪、同事或同学聚餐的选择。
早茶,是广州独特的印记
如果说四川人离不开火锅,那『喝早茶』已成为广州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岂论是情况的变化,还是口味的创新,不变的是,喝早茶永久是广州人交友聚会的一种方式。

在这里一边品尝鲜味,一边和家人朋侪说东家长西家短,短则一两小时,长则一坐就是一上午,这就是早茶的魅力,也是广州人“叹”生活的方式。


via纪录片《航拍中国 第二季》
随着声音的此起彼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渐渐拉近。
大概喝早茶的形式会因人群的改变而改变,但是信赖,它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成为广州不可或缺的文化印记。
以是,你是几点品茗呢?
·美食保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