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28|回复: 0

今日立秋|贴秋膘有宜有忌 捉住保养脾胃的最好时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1 16:42:13|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贴秋膘并非人人必要 这些人不宜盲目进补

入秋后,民间素有贴秋膘的习俗,指的是人们此时开始进补一些高能量的食物。但实际上并非人人都必要贴秋膘,贴秋膘更适合于虚证人群,一些营养过剩人群,如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等患者,如果盲目进补,可能会加重原发病。
秋季进补有何原则?

1、循规蹈矩。经历了炎热的夏季,人们由于大量吃冷饮、冰冻食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特别是体虚者。此时大量进补必然难以消化吸取。所以,秋季进补之前,脾胃应有一个调整适应的阶段,可先补食一些既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
2、选择合适的食材进行调养。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红枣、莲藕等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是很好的选择。药食兼优的菱角、板栗也是调理脾胃的佳品,具有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效。
秋季易发胃肠功能紊乱 调养脾胃遵循五原则

现代人恒久处于空调环境中,空调吹出的冷风为外寒,对脾胃不利。尤其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身体一旦受到冷氛围的刺激,轻易导致胃肠收缩、痉挛,引起胃痉挛、胃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疾病。
在养生学上,有“秋来伏不去”之说,此时正是调养脾胃的最好时机,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冬季贮存体能、积贮能量的必要,调养脾胃可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饮食作息规律
在干燥的秋日,身体的水分特别轻易蒸发,身体在缺乏水分的情况下,血管会较脆弱。尤其是对胃溃疡、胃下垂、胃出血等患者来说,要特别注意饮食、作息的规律性,以免加重胃部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2、以淡补为主
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因此选择一些清淡食物,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
3、吃祛湿热的药膳
脾胃虚弱者适当喝点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药膳,对身体大有裨益。祛湿的药材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本草纲目》记载:“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张声生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很多人出现腹泻,在临床上我们可以用一些清热祛湿的药物来治疗,比如藿香正气,而藿香正气常用的是藿香正气口服液。”
4、多吃一些健脾益胃的食物
茯苓、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立秋后早晨喝碗粥,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
5、少吃消暑水果
俗话说“秋瓜坏肚”。入秋后,固然天气仍然很炎热,但是阳气已渐渐消退,多数地区都不宜再食用夏日消暑水果。夏天时大量吃生冷食物使肠胃抗病力有所降落,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会损伤脾阳而导致出现腹泻等脾胃疾患。因此,立秋之后应慎食瓜类水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泉源:人民网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