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32|回复: 0

入秋以后,老年人该怎么进行自我保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1 16:46:00|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季是老年人易发生疾病的季候,此时气候莫测,温差大,白天气温仍然较高,早晚及夜间则相对较低,这段时间是感冒及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候。

天气渐渐变凉后,气候也逐渐干燥,受凉后轻易出现咽干、鼻塞、咳嗽、声哑,关节酸痛,大便干燥等症状,通常称为“秋燥症”。入秋以后,老年人更应该注意自我保健,做到以下“六要”。


一、要注意皮肤卫生

初秋湿热并重,更有“秋老虎”肆虐作歹,人们经常汗出过多,但这季候早晚凉爽,人们出汗后由于夜间凉爽,便改变了出汗就洗澡的风俗,这就轻易使皮肤发生疖肿,因此,保持皮肤清洁对护肤尤为紧张。

保持皮肤清洁的最佳方法是勤洗澡,但秋季老人洗澡不宜过多,以免因皮肤干燥而发生皮肤瘙痒症。老年人的皮脂腺萎缩,洗澡不要用碱性肥皂,秋季气候干燥,再使用碱性肥皂轻易使皮肤干燥脱屑,导致皮肤自身保护本领降低,这就更轻易受到细菌的侵袭。


二、要注意居室通风

秋季气温降落,不少人家急于关闭门窗以保室内温度。如许做的结果可能使得室内污染严峻,可造成上呼吸道疾患以及头痛、头晕、鼻窦不适、畏光、流涕、恶心和胸闷等症状。因此,不宜终日闭户、天凉了也要保持居室经常通风。

不要在居室内吸烟,以减少污染,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厨房最好安装换气扇,使炉灶污染和油烟排出室外。庭院、室内可养些花草,勤洒水,以调节氛围湿度。


三、要适当增强锻炼

适当增强锻炼可以顺应气温的变化,增强抗病本领。秋季,日照充分,阳光又不是很强,是户外运动的最好时期。

老年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状况,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户外运动,身体条件好的可以选择登山、垂纶、郊游等运动。而体质较差的则可以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剑、气功等。


四、要注意增减衣物

深秋时节,气温骤降,老人要格外注意保暖,克制外邪侵袭,阳气外泄。不要熬夜或蒙头睡觉,要养成开窗而居、露头而睡的风俗;夜间入睡后,腹部要盖上被褥,以防受凉。

适当“冻”一下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御寒本领,适当少穿点,以不出汗为度,但一旦天气转冷,就要及时增长衣服,待温度回升后再适当减装,不能像年青人那样过于“秋冻”,应防寒气侵袭,引发呼吸道疾病和其它慢性病的复发,体弱的老人更应注意。


五、要注意调节饮食

早秋季候,气温仍然较高,是蚊蝇孳生和病菌繁殖的最佳时期,食品极易腐败变质。痢疾、肠炎等肠道盛行症发病率高,食品中毒也比较常见,所以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品及海鲜类食品。

老年人胃肠功能差,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纵然达到完全灭菌标准的冷饮也可能会引起腹泻。家中吃剩的食品,下餐再吃时也一定要充分加热,否则进食后很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或食品中毒。晚秋季候,气候比较干燥,老年人常显得津液不足而出现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等症状。此时应公道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润肺生津的食品如豆浆、西红柿、梨、香蕉、大枣、莲子及禽蛋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脏腑功能,增长抗病本领。


六、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气温的变化不定,冷暖瓜代,给人体生理、生理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深秋,常在是老年人心中引起凄凉、苦闷、垂暮之感,易诱发消沉的心绪。因而,必须注意生理上的调适,精确地把握自己,要学会解郁散结,可登高远望,饱览景色,或与亲朋好友同去郊游,也可参与一些风趣的体育运动,这些都有怡神解郁、稳定感情的作用。

家务劳动也要适度,身体如有不适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