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95|回复: 0

水果和保健品不要乱吃!桂林市中医医院大夫提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1 16:50:10|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言


  水果、保健品,是不少“养生党”的一样平常标配。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中老年人因天热没胃口,以水果代餐;或大把大把吃保健品,认为如允许以起到防治相干疾病、保持康健的功效。

  本期《养生》约请到了市中医医院营养科主任荣军、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覃东,给大家讲讲水果、保健品到底该怎么吃才康健。
图源于网络
水果代餐,到底能不能行?


  又沙又甜的西瓜、鲜美可口的水蜜桃、浓香扑鼻的芒果……时值盛夏,瓜果一茬接一茬地无缝上市,令人垂涎欲滴,忍不住“买买买”“吃吃吃”。连日高温,更让人没有胃口,于是不少人以水果代餐,一个香蕉、几片西瓜、几颗蓝莓,做成水果沙拉,就能办理一餐。

  但是,这种看似“康健饱腹又省事”的作法,在营养师看来不可取。

  首先,水果也有属性,摄入过量容易拉肚子。尤其是一些肠胃功能比力弱的人,过量吃水果,严重的时候还会引发急性肠道炎症。

  其次,水果当饭吃,一两次尚可,长期下来会造成营养单一,引发一系列机能不均衡。由于水果中的脂肪、卵白质含量较低。除了枣、猕猴桃、柑橘、草莓等少数几种,普遍而言,水果中的维生素,如铁、锌、维生素B群、维生素D等含量极少。长期水果代餐,容易引发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不要小看维生素的功能,长期缺失会造成新陈代谢率降落。比如长期缺乏维生素B族的,容易患脚气病;长期缺锌,易发口腔炎、舌炎、视力和暗顺应非常。

  对于糖尿病患者,水果就更要“省着吃”。摄入过多水果后,水果中的葡萄糖、蔗糖很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各种症状。
图源于网络
一天吃多少水果符合?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引导意见,一个康健的成年人,每天摄入水果量大概在350克为宜。在这个标准下,大家可以随心搭配水果的种类,控制总量即可。一次摄入的水果不宜过多,可以少量分散在两餐之间吃。还有一点,水果要对峙每天吃。

  荣军说,夏季人体维生素消耗加大,同时大量饮水也容易把维生素排出体外,可选择绿色蔬菜和瓜果等含水分较高的食物,如小青菜、芹菜、苦瓜、丝瓜等蔬菜和西瓜、桃子、荔枝等水果。多吃苦味食物和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

  此外,酷暑时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卵白质消耗增长;同时高温导致消化功能降落,人体摄入卵白质淘汰,体内表现为负氮均衡状态。因此,可以再摄入一些豆类,如豇豆、青豆、扁豆、绿豆、赤豆等。这些豆类含有优质卵白,同时能健脾利湿。伏天食用既增补卵白质,又能有效缓解头昏身重、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图源于网络
水果挑花眼?符合本身的才最好


  有针对性地吃水果,更能到达一样平常保健的目标。那么,众里寻“果”,到底哪种水果才最适合您呢?这里,记者也查找了不少相干资料,希望您一边享受水果的清甜蜜味,一边吃出康健来。

  如果您是“糖友”或者“控糖族”,这些水果适合您:苹果、梨子、桃子、杏子、樱桃、葡萄、柚子等。

  由于这些水果的“升糖指数”(GI)较低,比力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但也要注意摄入的时间周期和量。参照国内外研究标准,人体2小时内摄入的糖分控制在25克左右,基本上不会给身体造成太大负担。

  如果您不爱削皮:这些水果正对您胃口——柠檬、西瓜、火龙果。西瓜翠衣,我们在前几期的《养生》中也讲过,具有利尿解热、治疗暑热烦渴、咽喉痛、恳蛟等疗效。可以吃完西瓜后,用刨刀将外貌上青涩含有蜡质的青皮层刨下,晒干。翠衣便制作好了。用它煎饮代茶,或者直接凉拌,做汤也可。

  柠檬皮则含有柠檬苦素,因此能够克制癌细胞增生,如乳癌细胞。可以做成蜂蜜柠檬水,或者将柠檬皮直接切成丝,作为辅料食用。

  火龙果皮则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性,有利于扫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为各位美丽女性抗衰添一臂之力。可将外表层削掉薄薄一层,剩下红色的皮与瓤一起食用,或者做凉拌菜食用。

  如果你喜好鲜美多汁的水果,不妨摄入西瓜、木瓜、杨桃、草莓、柚子、哈密瓜等。这些水果,含水量普遍高,所以我们在咬下去那一刻,会明显感觉到口里充盈着鲜美的果汁。

  这里还要提示大家,近年来网上流行不少小巧易携带的榨汁机,把水果切进去盖好盖子,翻转过来几秒钟就能打成一杯果汁,方便又营养。但此举也粉碎了水果本身的细胞壁、维生素C、抗氧化物质。因此,相比力喝果汁,还是直接吃水果更康健。

  如果您是以下疾病患者,要淘汰或增长摄入相应水果。肥胖患者,尽量少吃榴莲。榴莲热量高、大量进食容易便秘、血糖升高;肾病患者少吃橙子、橘子、香蕉,由于肾病患者血清中钾含量相对高,上述水果中正好有较高的钾含量。肠胃弱的人,少吃寒性水果,如梨子,可以适当摄入桃子、苹果、桂圆等。
图源于网络
保健品怎么吃才保健?


  有钱有闲,就怕有病。“养生党”的小药箱里,怎能少了各式各样的养生保健品?

  近日,记者咨询市市场羁系局相干人士了解到,本年1-7月,接到中老年投诉举报共有79件,此中投诉59件、举报20件。受诱导购买保健食品、玉石、学习机占投诉举报总量的前三位。

  在五花八门的保健品中,有哪些认知误区?


误区一:保健品可以治疗疾病


  请好好读人家的名字——保健品,用来保健的,不是治病的。保健品还有个名字,叫保健食品,主要起防备作用或辅助治疗作用,故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误区二:保健品服用越多越好


  对于没有疾病的人,如果要起个保健作用,可以选择一些安全性好的产物,根听说明书建议量减半服用。同时,保健品服用种类不宜多,以免增长肝脏负担。


误区三:只要不超量,吃保健品没有风险


  其实,有的人大概已经有潜在疾病,服用保健品恰恰增长了疾病的发生概率。如长期酗酒,大概对肝脏已造成影响,若再服用深海鱼油,就大概导致肝功能受损。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个保持自我均衡的能力,不是所有的人都必要保健品。


误区四:大人小孩都能吃保健品


  保健品都有各自针对的人群,现在大致分青少年和中老年两大类,也有按性别区分的。在《保健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里,保健品一定要写明实用人群。因此,同一种保健品并不是每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吃,使用之前,先看看相干说明。


误区五:特殊饮食者必要增补保健品


  素食和其他特殊饮食者通常能从特定的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和维生素,无需额外增补保健品。素食主义者缺乏维生素B12的风险上升,但许多纯素特色食品,都添加了维生素B12,以保证素食者每日充足的摄入量。如必要额外增补,应咨询大夫或营养师。


记者 韦莎妮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