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16|回复: 0

爸爸妈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1 17:12:59|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一位妈妈牵着孩子的手一块去超市。但是等快到超市门口的时候,孩子却死活不愿意进超市了,哭闹着要回家。这位妈妈一开始很不理解,直到后来,她蹲下来,就突然理解了孩子。
那位妈妈说:当我蹲下来的时候,忽然看到超市的大门,特别像怪物张开大嘴,特别可怕。
她忽然就理解了孩子为什么哭闹着不进超市,要回家。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启示就是:和孩子交流,首先要蹲下来,走进他们的天下。不要拿着大人的想法去要求孩子。
而我今天要分享的,就是听了周洲老师讲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杨谨老师著)这本书的感悟。

这里所说的蹲下来,不仅是身材蹲下来,更告急的是思想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视角和孩子同等交流。
书中分三个条理,让我们可以沿着这三个条理,一步一台阶,收获怎样培养孩子,在渺小处给予他们爱和尊重。
1.爱孩子,就要少爱孩子一点,多爱自己的爱人一点。


家庭是温馨的港湾,孩子在有父母的家庭里会有安全感,父母恩爱会给他更多的安全感和自大。我们可以试想:一个温馨的、父母恩爱的家庭和一个父母整天打骂、分崩离析的家庭,哪个能更多的给予孩子爱的包裹?
所以,父母多在孩子面前秀恩爱,就给予了孩子家庭和情感上的安全感,给予了她一个爱的成长环境,如许的孩子更自大、独立、良好。
2.1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个词语用到这里,多少有点不合适。我只想表达:要想爱孩子、同等的和她交流,首先得了解他的成长特征即三个叛逆期。
叛逆期No1. (1-2岁)宝宝叛逆期,这个时候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用说“不”来表达自我。
叛逆期No2. (7岁)儿童叛逆期,这个时候开始顶撞。这个时候的哭闹是急于求证父母到底爱不爱我。
此时,我们不能不管不问,要实时去他身边,抱住她,给她爱和安慰。
叛逆期No3.(12岁)青春叛逆期。
作为父母我们要理解他们履历这三个叛逆期的必然性,也是他们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要做的,就是试着去理解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帮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这三个时期这正是我们之间又一次建立爱的毗连的时候。
2.2 爱孩子,要赶早。

为什么如许说?由于孩子从子宫出来,面对陌生的天下,统统都是未知与陌生,只能通过哇哇大哭来表达自己的不安,而这个时候,妈妈的拥抱和陪伴给了她安全感。
等孩子夜里饿了吃奶、身材不舒服大哭时又时妈妈在他身边给她口粮、抱着安慰她。
全部这些的后期体现,就是孩子大了,一回家就找妈妈。
这是前期关系简直立,让孩子在潜意识里觉着母亲是值得依靠的。所以不要缺席和孩子前期依靠关系简直立。
3.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

我们要下意识的去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质,这是相对于学习成绩来说,更为告急的一点。
培养他自律的品质,让他自己能够要求自己。
方法
如:让她从小养成在一段时间内会合注意力做一件事,并且坚持下去的风俗。
如:做家务,从小就要知道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而不是像《变形记》里的某一个主人公,十几岁了吃饭还需要父母或者保姆喂,丧失了人的基本能力。
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主动去发现他的兴趣,并鼓励他不断坚持。去探求更多的时机和可能。
让他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帮助他建立独立的人格。
不要事事都为她选择好,试着放手,让他自己选择、自己沟通、自己做决定,让他自己到场他自己的人生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