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34|回复: 0

如何养出一个有“幸福感”的孩子?专家:发展中"三种营养"不能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1 18:25:59|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家庭幸福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有网友说:“总会不由自主想和她亲近,与她相处总是如沐春风。会替别人着想却又不显得圆滑世故,不毒舌又温柔善良。”

以前听过一句话,是否乐成造就一个孩子,就是看这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度,看他在成年后的幸福感。
造就出一个有幸福感的孩子,应该怎么做?
之前曾经和朋友聊起过这件事,她说,其实她对女儿挺愧疚的。
可是想要孩子幸福,没有钱哪行啊?给孩子送昂贵的玩具,美丽的衣服,带孩子去世界游玩,这些能增加孩子幸福感的事不都得需要钱做支撑吗?


像我们这样平凡的家庭,哪有条件给孩子提供这么好的物质条件,就算我和老公在努力,可孩子也慢慢的长大了。
但是其实真的并非云云。
心理学家说过,孩子的成长需要"三种营养",分别是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
安全感

安全感是孩子知道即使我胆小、害怕、妒忌……家长都爱我。不会因为犯了错就不爱我。
《小舍得》其中有一个场景,子悠在学校举办的“家长校园”活动中,当众哭着说:“我觉得我的妈妈不爱我,她只爱学习成绩好的我!”

当孩子耍脾气的时候,我们会说“你不许这样,这样妈妈不爱你了”。
商场孩子耍赖不走的时候,大人会说“你走不走,你不走我走了。”
这其实都是在向孩子通报一个信息,我对你的爱随时都可以收回去,你只有表现好,才能得到我的爱。

那么当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那么孩子就只能去“满足条件”挣得父母的爱,这才不至于随时被抛弃,被舍弃。
这样的孩子,是敏感的,太过谨慎的。是不幸福的。

存在感

孩子在家中没有任何决策权。是被安排,只能服从的那个。从穿搭到兴趣爱好的选择。行程的安排,今天要去哪儿,明天要去哪儿,他只能听从。
日常生活中,他不受家人关注,表达的意见经常被家长忽视或驳回。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本身是个“透明人”。也不想受人关注了。

明明好有想法,但不敢说出来,不敢展现本身,在众人面前束手束脚,显得非常害羞。
好比,老师在讲堂上提问,孩子明明知道精确答案,轮到他回答时却声如细蚊,脸涨得通红

当孩子在家中有决策权的时候,有存在感,那么孩子就会敢去表达本身的想法。
这样的孩子我,往往是自信的,思维灵敏的。
成就感

孩子在生活中总是被贬低,即使做得好,却得不到夸奖,因为父母怕他会飘。
但是结果是什么?
导致孩子经常说“我不行”等丧气话,即使是很简单的事都不敢实验,害怕失败。

家长的否定和贬低会使他产生自我否定心理,遇事就退缩不前,有困难不愿挑战。
而这样的孩子不大概会幸福。
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就是应当劳绩相应的赞美,让孩子更有成就感,这样孩子才会有动力,继续保持状态。

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遇到事变总是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的孩子,肯定不是在一个总是被忽视、被威胁、被否定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
孩子就像是一个海绵一样,只有吸取进来的东西是正能量的,在释放出来的能量才是正向的。
个有幸福感的孩子,肯定内心丰盈,可以感受到满满爱意的家庭中长大的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经常表达爱,要鼓励孩子,要允许孩子表达他的观点,并且尊重他。
假如家长羞于表达本身的爱,那么不妨从带着孩子看一看关于爱的绘本开始,让孩子知道,原来身边所有人都很爱他。
《爱的教育暖绘心绘本》是一套给孩子懂与爱被爱感情启蒙绘本,通过绘本中小主人和家人们相处的小故事,让孩子去感受爱,理解爱,享受爱,珍惜爱。

整套书共8册,《我的爸爸是好汉》《妈的妈吻》《会魔的法外婆》《一起玩吧》《爱哭的公小主》《最好的伙伴》《百老变师》《爷爷苹的果树》。
分别是和爸爸、妈妈。外婆、爷爷等人之间的暖心故事。






像是《爷爷的苹果树》
爷爷的苹果树真的能实现人的愿望吗?其实实现“我”愿望的不是爷爷的苹果树,而是深爱我的爷爷。



通过祖孙间的暖心互动,让孩子对爱有更深条理的理解。
除了人和人之间的爱,《最好的朋友》带着孩子去感受了自然界对他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