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美食天地
›
营养美食
›
帖子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查看:
415
|
回复:
0
今日入伏,要热40天!长夏漫漫,如何养生?
[复制链接]
幸福雪儿
幸福雪儿
当前离线
积分
8085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8-21 18:23:36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号外号外!
本日已入伏
这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到了
而且,本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
炎热的日子还有很长很长……
《黄帝内经》在描述夏季时写道: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意思是在夏天的几个月
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
各种植物开花结果
是万物繁茂奇丽的季节
夏季是人体新陈代谢最为茂盛的时期,此时人体气血运行茂盛并活跃于机体表面。那么为了适应炎热的天气,皮肤毛孔也会保持开泄,体表毛细血管舒张,通过热辐射、蒸发(出汗)等方式调节体温,散发多余的热量。
深圳的夏季既炎热、又多雨,而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气伤津;湿为阴邪,好伤人体阳气。津伤时,即见口渴引饮、唇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心烦、闷乱等症;若超过生理代偿的限度,可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耗伤阳气的症状。湿邪亦好伤脾阳,因为脾性喜燥而恶湿,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温。
在夏季养生有哪些基本点呢?
《理虚元鉴》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清楚地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注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也正与《黄帝内经》里所指的“春夏养阳”相符。
在夏季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避暑祛湿呢?
↓ ↓ ↓
1、 科学防暑解热,谨防寒邪入侵
首先,不能过于避热、趋凉,或饮冷无度,中医上讲会使中气内虚、风寒湿邪攻其不备。比如,大汗淋漓时切忌冲冷水澡、运动后不能大量饮用冷饮。
现代社会空调的使用早已普及,但长期呆在空调房中,人体自身热调节中枢的调控本领会降低,继而引发各种不适。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症状称为“空调病”或空调综合征,其实,这是一个社会学诊断的病名,医学上并没有这个疾病。
“空调病”的预防重于治疗,需要注意的有:
尽量减少开空调的时间,适当用风扇代替,特别是身体性能相对退化的老年人。
空调温度不可太低,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发起不超过7℃,且不要让空调直吹身体,注意颈椎、膝关节等部位的保暖。忽冷忽热不但增加感冒风险,也会导致循环系统(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大。
当长久地待在室内、静坐时应适当调高温度;当身体感觉有凉意时,一定要及时运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也可以喝热水或姜茶驱寒。
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要特别注意调控环境温度,避免强寒气环境。
空调密闭环境要严禁室内抽烟,注意室内卫生,定期使用消毒剂防止微生物的滋生,以及定期清洗空调。
2、 起居应有律,顺应自然法则
夏季是自然万物生长茂盛的时候,人类的起居也应做适应性调整,以顺应自然规律。由于日长夜短,清晨宜早起,此时气温是一日内最低的,可在室外散步慢跑,运动身体、呼吸新鲜氛围,以舒展人体阳气,使气血运行舒畅。午后烈日炎炎,此时温度最高、紫外线照射强烈,应尽量避免外出和体力运动,可适当小憩,或静坐养神,让身体和精神都得到舒缓。
《黄帝内经》中也有印证,称午时(中午11点到13点)是阴阳相交的时候,是心的“主时”,此时就应该午休。晚上不宜熬夜,因为夏季日照强,人体的褪黑素分泌减少,且夜间气温高,睡眠质量往往下降,因此更应按时早睡,保证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才能在盛暑的白天精力茂盛。
3、 运动要适量,夏不厌热
夏季到场适当运动是必要的,通过各种有益的运动来运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但要注意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中进行运动,一般室内以23-26度为宜。
高温环境下,人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血液循环等生理功能都会出现非常改变——心跳加快、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而内脏血流量下降,心率加快。同时,运动使人体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度随之增加,易形成血栓,进一步加重了心血管负担。
简言之,夏季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身体激发活力、排寒祛湿,而不可一味寻求运动强度,并需及时关注身体状况,发起采取的运动方式有游泳、太极拳、瑜伽、步行等。
4、 饮食应有节,护阳固气
长夏湿邪最易侵占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在高温、高湿的时候,人们常有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现象。
中医认为长夏的饮食原则是“宜清凉生津,不宜滋腻厚味”,就是说要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不要过于寒凉,亦不要吃的过饱,应少食多餐。
五味方面,春夏宜酸、苦、咸。酸性收敛,以防暑热亢盛而气阴耗散;苦能泻火,以消暑解热,可以吃些苦瓜、苦菜、苦荞麦等;咸则入肾,以从其根。此外,适当吃辣可以促使人体排汗,排除体内湿气,还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但不宜过食辛甘,以免发散助热。
中医认为,绿豆煮汤能够消暑益气、清热解毒,对于轻度中暑,头昏头痛、胸闷气短、无汗烦热症状能够起到治疗效果。还应该适当多吃蔬果,慎食冷饮,如西红柿、西瓜、黄瓜等。
患有日光性皮炎的人需要注意,要少吃光敏性食物,如芹菜、菠菜等,这些食物会加重皮肤对于光(紫外线)的敏感性。身体孱弱的老年人,可在夏季食用鸡肉、大枣、鲫鱼等益气温阳的食物。
此外,由于夏季炎热,人们往往贪凉饮冷,损伤脾胃阳气,表现为恶风怕冷、腹泻、食欲不振等,而生姜可起到散寒祛暑、开胃止泻的作用,正如民间谚语所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消先生开药方”。
5、居室忌潮湿,氛围常流通
中医认为“湿伤肉”,即感受湿邪,易损伤人体肌肉,如常见的风湿病、关节炎等症。《黄帝内经》里指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意谓湿邪伤人往往从人体下部开始。
因此,在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注意关节、肩背等部位的保暖。可在一天中选择1、2小时将空调开至“除湿”模式,保持室内的氛围湿度适中(60%左右为宜);在阴雨天气,要尽量避免受到雨淋,要注意及时换下湿衣、湿袜等。
再者,如果室内过于潮湿,还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之夏季人们容易出汗,真菌便会乘隙入侵,引起皮肤癣病。很多青壮年男士容易在夏季感染体癣和花斑癣(汗斑),这与排汗量大、环境湿潮都有关;婴幼儿最常见的皮肤病是痱子,也是汗液堵塞毛孔导致。
因此,预防的重点还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勤洗澡,出汗的衣服要及时更换,选择质地清爽、透气的衣服,衣被要勤晾晒,并注意常开窗,保证室内氛围流通。
具体预报
周一至周五(12-16日)高温天气连续,最高气温34-35℃,局地有短时(雷)阵雨,雷雨时伴6-7级短时大风;
周末(17-18日)阴天间多云,雷雨趋于频密,高温天气有所缓解。
温馨提示
1. 白天有局地短时(雷)阵雨,出门带伞。
2. 高温天气连续,紫外线强烈,高温黄色预警生效中,市民外出注意防暑防晒。
高温连续
你们都有哪些防暑小妙招呢?
快来评论区里说说看
【来源:深圳天气订阅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post_newrep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
上传
点击附件文件名添加到帖子内容中
描述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浏览过的版块
育儿论坛
家常菜谱
织里杂谈
时尚丽人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