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399|回复: 0

5岁娃近视1000度!罪魁罪魁,不是手机,是「远视储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1 18:22:55|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种病,那才叫真正的雨露均沾......


上到80岁老人、下到1岁小孩,只要得了就无法治愈。


ta,就是近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然而许多父母都是等上幼儿园,才给孩子做第一次视力检查。下面这个5岁姑娘就因一次幼儿园体检,才发现竟然患有高达1250度的近视!



来源:腾讯网



不少家长等娃近视了才开始后悔莫及、四处求医......最后被无良机构诈骗上万元,甚至让娃的视力不减反增,下面都是血淋淋的教训!



来源:凤凰视频



那么:


1.婴幼儿视力标题藏匿深,我们怎样在家自查?
2.怎样减少孩子患近视的概率?
3.得了近视,怎样科学减缓度数加深?


今天科大大翻遍各种资料,帮大家找到了答案!


1







近视成「国病」,怎样在家自查视力?


近视低龄化,其实早已不是啥稀奇事儿。


据调查,广东儿童青少年已有52.4%都在戴眼镜。



来源:广州日报



可见近视已成为影响未来生齿素质的“国病”,“小眼镜”早已占据了“半壁山河”!


但孩子近视,绝不是「忽然之间」形成的!如果家长仔细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还是可以从中判断出一二。


1、4个生活细节,判断宝宝视力好不好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这4点,家长们都可直接对照宝宝的日常状态使用。


如果出现了类似症状,但你觉得可能是巧合或偶然,不确定是否该挂号就诊时,可以试试下面这3个家庭检测法!


2.家庭视力检测法


红点测定:


查看家庭成员的合影。


如果照片中每个家庭成员的两只眼睛都有红点,只有宝宝一个眼睛里有红点,这就说明有些不正常了。





反映测试


用笔型电筒照宝宝的眼睛,记住光线在什么地方反射。


应当在两个瞳孔的中间反射光线,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有可能是斜视。


用“看谁来了”做测定:


跟宝宝一起沿街行走。让你的爱人、朋友,或是其他认识的大人从反方向走过来。如果宝宝:


① 可以或许认出迎面走来的人,那说明视力是正常。
② 用很长时间才判断是谁,那么可能患有近视。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在平日生活中可以使用的。


但是科大大还是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每年带孩子至少做1次视力检查!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







注意!这1类孩子,最容易近视!


说了这么多自测法,家长们最担心的肯定还是:


那我家娃到底容不容易患近视啊?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可以看出,许多时候家长都在有意识的保护孩子的视力,但是好心办坏事。以上3种方法,并不能防止孩子得近视眼。


判断娃是否容易近视:重点看【远视储备】,比你孕期吃什么都管用!


★ 远视储备:要想不近视,娃得先远视!


我们绝大多数人刚出生时,都是远视眼。孩子从出生到发现近视,眼睛经历着“远视-正视-近视”这3个阶段。


而“远视-正视”这个阶段,就是远视储备!


简单说:远视储备就像一个密闭水箱。


箱子里的水量因人而异,出生时有多少就是多少,无法加水。随着我们的使用,水会慢慢耗尽,等消耗完了,水量则为0,也就酿成了正视。


如果还继续消耗,就会酿成负值,也就是近视。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所以孩子远视储备越充足,到正视的时间就相对越长,离近视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那该怎么知道,娃的远视储备还剩多少?


科大大建议去正规三甲医院,挂眼科,告诉医生你要给孩子做视力检查


如果你家娃的远视储备,被医生告知不多了,马上就要近视了,我们家长该怎样做?


★ 怎样延缓远视储备消耗?可以增加吗?


科大大想先告诉大家一个扎心的事实:


远视储备的多少是天生的,无法通过后天努力去增加。


也就是说,我们只能减少远视储备的消耗量,最大程度降低孩子近视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该怎样延缓远视储备消耗?科大大给出2个实用建议:


① 每天至少在外玩2小时!尤其是晴天!


大家都知道,每天至少2小时户外活动可以肯定程度预防近视。


但要注意的是,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本质在于「接受阳光照射」而不是活动本身。


所以如果孩子不喜欢运动,那么多在外玩耍、散步、聊天甚至发呆都可以。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② 减少近距离用眼,而不是对电子产物一刀切!(注:1岁半以内禁止看任何电子产物)


现在不少家长都说:ipad、电视、电脑、手机这种东西因为会放出蓝光,所以对眼睛不好。


实际上天然界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蓝光,这些电子产物的蓝光对眼睛的损害是微乎其微的。


电子产物之所以对眼睛不好,是因为它促使我们更长时间+近距离看东西。


所以减少近距离用眼,合理使用电子产物才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防蓝光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