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33|回复: 0

如许的科普才应该上热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1 18:23:15|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足以讲到所有人绝育。”


参加过《奇葩说》的辩手罗淼,近期在微博上分享了本身的陪产感受。





其中有很多细节,小词儿看着文字都痛。


临产前连续的宫缩,如果强度不达标就不能住院。


无痛分娩,只能等宫口开二指后才气进行。


分娩不顺利,过了药效还是会痛。


产后还是会宫缩,剖腹产的话要靠医生用拳头把肚子压扁,才气快速排出恶露。


不能洗漱的肮脏和乱糟糟的不体面,也是产妇痛楚的来源。


罗淼的经历引起了全网的关注和讨论,小词儿也是第一次,知道生孩子有这么多难以想象的痛楚和不堪。





妈妈们的“痛楚”“伟大”,因为被说得太多,变成了极为抽象的概念。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在粗暴尖锐的身体痛楚面前,所有的概念都太苍白了。





一位刚生完孩子的朋友跟小词儿感慨,“还好没让老公进产房”


那是她这辈子“最狼狈”的经历。


前妇产科医生、科普博主“六层楼”,总结过产房里的尴尬事。


当身体把所有力量都用在生孩子上,其他方面就“放任自流”了。


好比,呕吐。


宫缩的疼痛和无痛分娩的麻醉方式,都可能导致呕吐。


而且一旦开始分娩,胃就停止消化食品了,出现呕吐再正常不过。


还有尴尬的声音和气味。


这个几乎无法避免,因为宝宝在产道里往外走,一定会挤压到直肠,就有气体“噗噗”排出。


再加上产妇肛门附近的括约肌,因为麻痹而失去控制,“噗噗”注定会频繁发生。



黄阿丽在脱口秀表演中模仿尴尬声音



除了气体,直肠里的内容物也会被宝宝推出来。


也就是说,便便极有可能是生孩子的副产品。


即便在临产前进行了灌肠,也不能完全清除。





不过这些尴尬跟生孩子“碎了20根骨头”的痛楚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


韩剧《产后调理院》对于这种痛楚的形容又贴切又生动:


“我在用我的全身,承受超乎寻常的天然大迁移。”





产房,活脱脱一个大型人间炼狱。


疼痛刺激下失控的产妇,什么都做得出来。


大喊大叫和扬声恶骂算是常见,甚至有痛到受不了撕扯本身衣服的。


“六层楼”遇到过一个产妇,分娩过程中把本身的睡袍全扯开,裸着身子把孩子生了。


这还是顺利的情况。


脱口秀“网黄”黄阿丽的朋友,生孩子花了72个小时。


“孩子的头出来了又缩回去,缩回去了又出来”,不得不紧急做了剖腹产。





《生育对话录》里记述的产妇生到后来,“累到虚脱,意志瓦解,含糊发烧,却不敢闭眼睛睡觉,因为怕睡过去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小词儿这才真正理解,为什么有女性拒绝将本身在产房的样子暴露给丈夫。


除此之外,宝宝在突破最后一道关隘,从局促的阴道口里挤出来时,会将周围的构造撑开直至撕裂。


局面一度……总之是平时绝对不会看到的冲击。


更不用说分娩过程一定会陪同的出血,和一些凶险的意外情况。


承受能力差的准爸爸,可能会当场瓦解。








小词儿的朋友在生孩子前就很坚决,不让老公陪产,这是她的底线。


小词儿完全可以或许理解她,但网络上总有一些无从考证的“砖家”之语,让人气愤。


他们会举出用臭脚统计出来的数据,说陪产会影响夫妻以后的性生活,增加离婚率。






这个结论真是又蠢又坏。


小词儿查了资料发现,最早允许准爸爸陪产的欧美国家,近年的陪产率高达86%~96%。


只要在陪产前做美意理准备,学会在产房里的陪同方法,能帮助产妇顺利生产,还能深化夫妻的感情。





知乎上一位网友说得好:


“夫妻之间如果连如许(对方狼狈时刻)的恭敬都没有,那在一起有什么意义?”





作家苏童的同学写过一首短诗:


“产房/在/太平间底下。”


产房的恐怖既来源于生产的痛楚,也来源于对这种痛楚的忽视。


实际上,女性忍受生育的痛楚,很多时间被男性默认为天经地义。


“女人生孩子不都如许的吗?”


“有什么好矫情的?”





《逐日人物》采访过一名产妇,因为忍受不了宫缩的疼痛,对丈夫说:


“你给我一棍子吧,敲死我算了。”


丈夫起初心疼地握住了她的手,听到护士嫌妻子矫情后,立马把手松开。


从此之后,“任由我打滚也不管了”。





有的丈夫心大,妻子生孩子二度撕裂,缝针缝了1个半小时,他在产房外呼呼大睡。


似乎老婆生孩子跟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事了到处吹嘘:


“我睡个觉,我老婆就生完孩子出来了,很简单的!”


还有的干脆缺席了整个生产过程,不管妻子的情况有多么危险。


纪录片《生门》里有一个爱笑的产妇,名叫夏锦菊。





这位主治医生口中“漂亮的孕妈妈”,其实是个高危产妇。


宝宝的胎盘长在了她上一次剖腹产手术的切口上,还穿过了子宫基膜,到膀胱内里去。


她经常出血,是医生们的重点监护对象,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做风险很大的手术。


但是她的丈夫远在广州做生意,只能请上了年纪的爸爸和亲戚们过来照顾。


夏锦菊嘴上说着“要生孩子上手术台有什么好紧张的,又不是第一胎”,来安慰爸爸。


其实心里也很畏惧,一躺到手术台上,眼角就往外流眼泪。





她的手术确实很凶险,宝宝刚从子宫里拿出来,她就在一瞬间出血1000毫升。


如果不把子宫拿掉的话,会有生命危险。



手术中间用到的血袋



但是32岁的夏锦菊,还想保留本身的子宫。


主治医生只好找她的爸爸阐明情况,表示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拿掉。


整个手术过程中,夏锦菊心脏停掉两次,下了病危通知。


一共失血1万3千毫升,相称于全身的血液换了4遍。


手术室外的爸爸蒙着脸哭。





而术后转入ICU的夏锦菊,在苏醒的第一天对查房的主治医生微笑。


连ICU的护士也忍不住感叹:


“你的病人对你好好啊,你一过来看她,她那么痛楚还在笑。”


九死一生之后,夏锦菊的丈夫才在她进ICU的第三天姗姗来迟。


然而在纪录片的镜头里,在ICU陪着夏锦菊的仍然是她的爸爸,丈夫正在病房外抱着宝宝看稀奇。






《生门》的导演陈为军在继承《新周刊》采访时说过:


“都说生育是两个人的事,是老公、老婆的事情,其实不是。真正面对一切的,是女人。”


连妻子生孩子的痛楚都不能体谅的丈夫,在育儿阶段能有多大的参与度呢?


更不用说那些嫌弃妻子产后身材走样的了。


罗淼微博下的高赞批评,恰好击中了这一点。





一个心疼妻子生育不易的丈夫的“正常反应”,赢得了全网的夸夸,就是因为这种“正常反应”并不常见。


而女性,不管痛楚有没有人理解,不管本身害不畏惧,临产的那一刹那,都是要把孩子生出来的。


“是大天然毫不留情的设置,作育了每个母亲如许平凡而无赦免特权的‘伟大’。”





要说还是墨西哥的惠乔尔人有先见之明。


他们认为生产之苦应该由男女共同分担,以是会在生产时,交给女性一根绑在丈夫睾丸上的绳子


每阵痛一次,就拉扯一次绳子,让丈夫也痛一痛。





小词儿并没有支持中国推行这种做法的意思。


但最最少,在妻子必要丈夫陪产,而丈夫也没啥特殊情况的时间,应该乖乖进产房帮帮忙。


当然,要先刨除“猪队友”帮倒忙的可能性。


《丁香医生》出过一期“中国爸爸陪产图鉴”,不得不说,有的准爸爸确实不靠谱。


有跟啦啦队似吵得不可瞎加油的,有扑到老婆怀里痛哭流涕的,有看到血晕倒和老婆一起躺着出产房的……



图源:丁香医生



不过总的来说,大多数陪产的男性都对女性生孩子的痛楚有了直观深刻的体会——


震撼,且无能为力。


在丈夫视角下,妻子的痛楚难得被仔细致细捡拾起来。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师谢国波,看到打了催产素的妻子额角暴起的青筋,和汗湿了的三张床单,只能无措地给她擦汗喂水。


体验太过娩阵痛仪十级疼痛的吴雷,还是被产房里满盆的血和带血的胎盘震惊了。





他印象最深的,是手术前印过手印的妻子在顺产过程中抓着的产床护栏,上面全是赤色的指印


陪产的丈夫们发现,本身根本做不到感同身受。


一名知乎网友,在待产室就受到了教育。


待产室有5张床,躺满了被连续的宫缩折磨的准妈妈。


呻吟、嘶吼和哭嚎此起彼伏,本身的妻子在床上挣扎,“撕扯一切可以或许抓在手里的东西”





他看着妻子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样减轻她的痛楚。


而妻子痛到不可,脱口哭号“妈妈救我”


能体会到她的痛楚的,确实是妈妈,丈夫不可。


这位网友的表达非常精准:


“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普通人,那也许是我可以或许经历的最接近战争的场景了。


因为剧痛而挣扎扭曲的躯体,迸流的血污,紧张到窒息的空气,令我不寒而栗的指测时的声音,以及面对这一切的那份无力感。”


罗淼在跟好友分享感受时,特意强调了一下:


“陪产是对男人最好的教育。”





小词儿倒是觉得,陪产是个人选择,不能一概而论。


但即便男性根本做不到感同身受,也要真正开始正视生育之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