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在宝宝开始吃辅食后,宝妈们往往会发现喂孩子吃辅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不是的时候啥事都没有,稍微喂孩子吃一些东西孩子就容易出弊端。这到底是孩子的脾胃过于矫情,还是家长喂养的方式出了问题呢?
事实上,这不怪孩子矫情,而是宝妈没采用科学的喂养方法,以至于孩子压根没养成好脾胃。
宝宝总是肠胃积食,只因奶奶每次喂饭的“错误操纵”,大夫说出真相
胖胖已经一岁了,虽然小家伙看起来胖嘟嘟的很可爱,但是他的肠胃却不是很好,三天两头的就会积食。胖胖妈妈总觉得是孩子太过“矫情”:
不吃没事,一吃就出事。
胖胖妈妈于是带着孩子来到了医院,大夫检查后发现,胖胖确实存在脾胃失调的情况,而且频繁积食也影响到了胖胖正常的发展发育。虽然孩子看起来很胖,但是确实很显着的虚胖。
在询问了孩子的日常喂养习惯后,大夫确定这和孩子奶奶的喂养方式大有关系。
原来孩子奶奶总担心小孙子会吃不饱,所以每次孩子吃完饭后,奶奶都会忍不住再让小孙子吃上几口。奶奶总说:“小孩子贪玩,吃几口就跑了,大人不再追着再喂上几口孩子吃不饱的!”
殊不知正是因为这种喂饭方法,让宝宝的脾胃承受了过多的负担,进而导致了脾胃的失调。
宝宝喂养无小事,这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喂养误区,家长最好做到内心有数
误区一:把米粥作为宝宝的主要辅食
有很多家长认为米粥容易消化,而且营养丰富,宝宝也爱喝,于是便将其作为宝宝的主要辅食。
事实上,米粥中大部分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虽然可以带给孩子肯定的饱腹感,但是其能够为孩子补充的营养成分是非常单一的。
最重要的是,米粥也并不能够帮助孩子养胃,反倒有可能因为无法锻炼孩子的肠胃消化能力,而妨碍孩子的肠胃功能发育。
误区二:把米粉作为宝宝的唯一辅食
有的宝妈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比较谨慎,因为米粉中含有大量的铁,适合作为宝宝的第一口辅食,所以宝妈们便把米粉当成宝宝的唯一辅食,而将其他的辅食一律置之脑后。
殊不知,米粉的食用是有年龄限制的,超过必要的年龄非但起不到营养补充的效果,反而会限制宝宝获取其他的营养。
误区三:把鸡蛋作为宝宝的最佳营养品
有很多老人认为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给宝宝常吃鸡蛋可以帮助滋补身体。
事实上,鸡蛋的蛋白质对于过小的宝宝来说有“潜在的风险”,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会进入到宝宝的血液中,引发宝宝的过敏反应,反而会增长孩子自身的肠胃负担。
对于宝妈来说,不想宝宝“吃出问题”,家长最好要坚持“三原则”
● 尽量为宝宝提供高营养密度的辅食
宝宝的胃容量有限,如果他们所摄入的辅食属于低营养密度的,那么即便宝宝吃饱了,他们获得的营养补充也将会是非常缺乏的。
所以宝妈们应该尽量为宝宝提供高营养密度的辅食,这样才华够保证宝宝的营养摄入充足。类似于稀粥、汤泡饭这类的营养密度较低的食物尽量不要给宝宝吃。
● 保持口味清淡,尽量不要过度调味
在宝宝一岁以前的辅食中,宝妈们尽量不要为了提拔口感而轻易地添加调味,不管是盐还是糖,都有可能会增长宝宝的肠胃以及肾脏负担。
家长最好是保证口味的清淡,不仅可以减轻消化负担,而且还能够有助于宝宝的味蕾发育,别的,在制作辅食的时候也尽量少用油或者是不用油,如果油脂添加过多的话,有可能会导致宝宝脂肪摄入过多。
● 提倡需求喂养,不要强迫进食
在婴幼儿喂养指南中明确提到,宝妈们在喂养的时候肯定要顺应喂养,不要过于强迫宝宝多进食。
因为宝宝吃得多了,不仅会因为食物堆积在肠胃中无法被消化而产生不适感,而且还有可能会扰乱宝宝的肠胃消化系统,诱发积食或者是脾胃失调等。
育儿寄语
宝妈们在宝宝的日常喂养上,应该采取科学的喂养原则,避免一些常见的认知误区,这样才华够让宝宝吃得饱,吃得好,更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发展发育。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