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61|回复: 0

做好本身,既是对本身的负责,也是对孩子的负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1 18:29:30|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刚看到樊登老师的一段视频,他说现在的家长都在为孩子焦虑,孩子不吃饭他焦虑,孩子不写作业焦虑,孩子不爱运动还是焦虑。
本来孩子一出生就可以顺其自然地成长,一些技能和品质就在孩子的探索中形成,但是家长非要去管孩子,不吃饭就追着喂,不写作业就盯着做,不爱运动就逼迫他去运动。
然后孩子什么都不会了,也不乐意去做了,成为不爱吃饭、不爱学习、不爱运动的人,因为没有别人的催促,他就无法做成任何事。
经过家长的催眠,他也认为自己做事没有自律性,做什么都不会乐成。
到了青春期,开始叛逆,家长又加深了自己的焦虑。
樊老师说,家长要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去关注孩子,只要尽到父母最基本责任就行了。
工作之余,家长可以加强自身的修养,去找到自己的爱好点学习,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学科,心理学、社会学、天文学、生物学等等,都可以学习。
当家长养成了学习的风俗,看到了家长不断学习成长,孩子也自然就跟着学了。
有些家长会装样子给孩子看,假装自己在学习,实际上并没有投入进去,孩子对此是有感觉的。你投入学习的样子,会迷住孩子的。
这个视频,对我来说是一个鼓励和指引。
我家孩子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困难,一般孩子到了初中才开始叛逆,而我家的,小学四、五年级就开始了。
一旦心情不好,作业没完成,都成了他不去学校的理由,为此我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我也知道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家庭的氛围有关,因为与孩子爸三观不一,吵架是家常便饭,而我却无力改观。
孩子这样的表现,我更是焦虑万分。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也不知道从哪里做起。
在苦恼之余,我开始学着写作,把自己的心事倾吐给文字,看书学习,渐渐地我变得不那么焦虑了。
就算偶然还会有焦虑感情,也能很快地岑寂下来,会提醒自己该怎么做。
事情的改变有一个过程,虽然孩子还没达到多么自觉的程度,至少我们之间的冲突减少了许多。
只要他乐意和我交谈,我就放下一切和他交谈。如果不乐意,我们就各做各的事。
我不再把关注点放到他身上,而是想自己每天应该做什么,学习点什么,焦虑也不知什么时候变得不再那么猛烈。
冲突当然还有,比如假期里,他晚睡晚起,作息时间整个乱掉。我就平心静气地同他说,我的担心和期望,他也可以或许接受,最近在锻炼早起的时间。
虽然是刚刚开始,但是有个好的开端,保持我的耐心和真诚,想必结果也不会差。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父母要先做好自己,孩子才气从父母身上看到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我们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