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三伏都不能闲着,这段天时,任意做点啥都事半功倍,收获大大的。
就说我今年三伏吧,并没有轰轰烈烈地干啥,
但我一入伏,就积极晒背了,
晒背、瑜伽、中式功法,断断续续地做点,
还去做了3次三伏灸。
其他就很正常,冷饮、冰饮我是常年不喝的,
应季的食养汤偶尔喝点,根本就这些。
前两天来例假,吓到我了。
量大、色红、无血块,腰不酸,人不乏。
那个量,比我气血旺盛的少女时期,都要多。
可见血气是找补得回来的,人也不是越老越衰。
我一个眼瞅着40的姐姐跟你这么说,是要你万万别傻乎乎觉得自己各种弊端就是“老”了,就放弃自己,躺平认命。
支棱起来,血气和精神,都是找补得回来的,你得有那个勇气、那个举措力,去把它找回来。
眼看着三伏还有20天了,
怎样利用好这20天,给自己体质升级?
▼

我想知道,除了晒背、艾灸之外,
这个三伏天,简单好用的食养方是什么样的呢?

他已经煲了一大锅三伏汤,我这趟就是喝汤来了,哈哈~

一个三伏汤,把上半年的“气血亏虚”喝回来。
一夏无病三分虚,难得三伏这段时间,是可以进补的好时间。
过了三伏,下一个天赐的进补时间点,就要等到冬至后了,像广州这么南的地方,更是要等到小寒、大寒。


有以下虚、寒表现的,要喝起来了:
1、冬天容易怕冷的人
2、易疲劳、精神不好的人
3、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人
4、常常熬夜,面色蜡黄、气 虚、乏力的人
5、病后产后,身体虚弱。
三伏,阳气在外,身体内里空虚,尤其是当代人爱开空调的生存习惯,这时候体内是没有“火”的,利益是补得进。
2021年的三伏进补汤
▼
今年极度天气多,风雨无情,水火无情。
大暑之后,“畏火临,溽蒸化,地气腾”,湿裹着热、热夹着湿,要防郁热,用些凉润的东西,凉血收阳气了。
【今年三伏汤配方】
反复蒸晒过的黄精、乌豆、玉竹头。

这些料,外加一只半只鸡,入锅煲上一个小时,就软烂鲜甜可以吃吃喝喝啦。
盛出来加点盐更香,食养汤,不只要喝汤,还要吃肉。煲好的鸡肉、黄精,统统吃掉。
反复蒸晒过的黄精,那个黑色是天然的黄精多糖,没有什么怪味道,加上玉竹,甜甜润润的,和着鸡汤的香味儿,一喝就很容易上瘾,我一口气喝了4碗。。

池老师说,一般体质的人,这个汤三伏期间喝上3次,血气足,入冬后就不会那么怕冷了。
去年三伏池老师说我:“你冬天这么怕冷,要喝上6次才行……”好吧,我虚,我多喝。
去年三伏,我每周至少喝1-2次三伏汤,到今年三伏,感受已经完全不同了。
对付“虚”,还真得要亲力亲为去做,才能收获效果。记得前几年,我还总是嚷嚷着,一到下午容易疲劳,没精神怎么办。
这连续两年,好像再没有"下午疲劳"这种体验出现过了。
随着年龄增加,精神却一年年变好的感觉,让人稳稳地觉得,变老也没那么可怕。
我20来岁的时候,熬夜加班,身体不好,一直觉得自己“老”了。


这马上奔4了,身体的轻松感与可控感增强了,反而没有了“老”的顾虑。
呃,跑偏了。。
继承说这个汤的主料——黄精。

黄精,它主要是补:容易被消耗掉的
——五脏之阴。
黄精,道家养生都爱用它。


黄精性质甘、平,九蒸九晒之后,味道甜甜的。是道家人养生的粮食。


所以能找到好黄精时,一定要及时拿下。以备不时之需。
黄精有很多种,其中比力好的,是多花鸡头黄精。




汤包里还有一味:玉竹,
“久服去面黑,驻颜润肤”
▼

玉竹,就是古诗里,可爱的古风植物——葳蕤。
“萎蕤,性平味甘,柔润可食。”
《神农本草经》里说:“久服去面黑,驻颜润肤,好颜色,润泽。”
古人称玉竹平补而润,兼有除风热作用,故能润肤。
用它对付夏秋之际的肺燥,肺胃津伤,很稳妥,还能让皮肤更光洁润白。大太阳晒后喝一碗,就是会由内而外地感觉舒坦。


这里用的是玉竹头,相对鲜一些,生的时候咬一点嚼一嚼,还有点黏黏的质感,就是这个能养阴。
乌豆
▼
-

【乌豆】是黑豆的一种,它能够养:肾的真性,具有降浊之力,泻中带补意,补而不腻,对养发好。
这里用乌豆,是把黄精的功力往肾上引。

【三伏汤 · 宜忌】
煲汤时加几片姜,老小咸宜都能喝,孕妇不喝哦。
黄精不适合中寒泄泻,痰湿、痞满气滞者吃,但用它煲汤时,加几片姜就好很多了,这些情况的人可以只喝汤不吃黄精。
这个汤很适合煲鸡、煲鸽子,充盈血气的效果好。

汤包里用的黄精是陈化了一年的,数量有限,所以汤包数量也非常有限,大家有必要尽快下手哦,一次备足这个三伏要喝的量。
下一个适合喝它的时间,就是冬至后啦。
希望它能助力我们,在这个三伏体质升级,血气精神旺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