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776|回复: 20

养育男孩,父母切忌在这三方面用力过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4 08:02:04|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男孩,父母不该总试图操控他,那样只会破坏他的成长。
给他爱与自由,才能养出坚强、大胆的孩子。
作者 | 暖心
前两天闺蜜泪眼婆娑地找我倾诉:
“我儿子前两天离家出走,我和他爸差点报警……幸亏最后终于找到了”。
原来,前段时间,闺蜜老公为了锻炼儿子,和几个登山爱好者一起带着孩子去登山。
在一处多达2000多级台阶的山头,孩子被父亲拿着藤鞭在背面督促。
孩子使出吃奶的劲往上爬,中途想苏息一下时,父亲“啪”地一鞭子抽了过来,坚决不让他停下来。
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孩子好几次闹着要放弃,父亲又打又骂,一定要逼着他爬上山顶。
敌不过父亲的决绝,孩子最后终于一跪一挪爬到了止境。
抵家后,看着膝盖上的累累伤痕,他再次委屈地和父亲争吵起来,最后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还留了一张纸条:
我受够了,不知道下次你又要怎么折磨我……
特别心疼这个男孩。
由于父亲的固执和坚固,他要无端忍受这些磨难。
《爱与自由》中有一段话:
锻炼孩子的毅力,是一个迟钝的过程,是在孩子自发中主动建立的过程,依附孩子自身的气力才能得到发展。
养育男孩,让他适当承受“压力”和“磨难”并没有错。
怕就怕,父母势头过猛之后,反而会激发了他的叛逆。
养男孩,父母千万别在这三方面逼他。

不要逼男孩坚强

《不好说特想听》节目中,27岁的“人精”时尚公关天天,坐拥十种交际模式,却搞不定本身的亲妈。
谈起母亲,他用了“感觉很累、害怕、恨”如许的词来形容。

看完了节目,我才知道他的妈妈有多狠。
妈妈从来不会送他上学,也极少给他零花钱。
妈妈带他去滑旱冰时,一连滑倒13次,都没有扶他一下。
18岁时,妈妈堵截了他的统统经济来源。
她说:
“18岁就意味着你成年了,你要养得起你本身,我不会再给你一分钱。


你要管我要钱可以,我们是借贷关系,借了要还。”
就如许,天天在英国留学期间,靠着刷盘子赚取生活费,没问她要过一分钱。
在和妈妈的对话中,天天几次情绪失控。
面临儿子的心结,妈妈说:
“我知道你会恨我,但我就是要让你从小有跌撞感、挫败感,你才能长大。”

妈妈的初衷,是想造就一个坚强的儿子,但是“剥离”亲情而制造的“挫折”,给孩子带来的痛楚更多。
孩子最大的感受是“亲情的淡漠”和“内心的压抑”。
父母所谓的“男孩要坚强”:
在语言上说“你不许哭”,实际上是在阻扰孩子表达情绪;
在办法上为孩子制造挫折,实在是在拒绝和压制他。
以是,大部分被要求坚强的男孩内心有一种“不被爱”的脆弱感。
有科学家研究表明:
由于男孩体内的“睾丸素”在他4岁的时候开始激增,常常表现为情绪冲动,他比女孩表现出来的情绪更敏感和脆弱。


哭、害怕、委屈和抱怨是他们表达情绪的方式。
而父母的刻板理念,不仅制止了男孩本身认可情绪,还会让他远离自我内心,把无助、恐惊、害怕等情绪藏于内心。
隐忍和寂静的情绪到临界点的时候,终会用某种方式爆发出来—要么叛逆,要么伤害本身
曾经有一项调查表现:
以为男孩应该坚强、不应该哭的男孩,比不相信这种男子汉气概的男孩死于自尽的大概性高2.4倍。
由此可见,被逼着坚强的男孩,生理承受力往往更弱。
一个男孩变强的过程,不是陷入困境中无人支援。
而是即使再难,也能想起本身是被爱着的。
父母的支持和爱,才是他继承前行的最强气力。
千万别让他在打败困难之前,先被你的一句“你要坚强啊”打败了。

不要逼男孩太早懂事

综艺《敞开心扉的少年》里,一个叫蹦蹦的小男孩懂事得让人心疼。
节目里有一幕:
妈妈炒完菜忘了关煤气,让蹦蹦去关,他不小心碰到了煤气的报警装置,吓得不知所措。
爸爸立马打了他一巴掌,并指责:“教了你这么多遍还记不住,一点小事都干不好。”
妈妈立马过来安慰他,他却说:“不疼,妈妈,这都是我的错。”
说完还主动向爸爸道歉。
现场有嘉宾问他:“假如妈妈没安慰你怎么办?”
他说:“那就憋着呗,憋着憋着气就已往了。”

实在,蹦蹦的内心比谁都委屈,但他却从不会对父母说。
没有人知道,实在他是“别无选择”。
家里自从有了妹妹之后,父母的精力大多都放在了她身上,常常忽视蹦蹦。
而且他们觉得男孩就该更懂事,以是总是对他说要照顾妹妹。
他确实变懂事了——恭敬爸爸、爱护妈妈、照顾妹妹。
懂事到:
父母给妹妹拍视频,买美丽的衣服;
带妹妹去旅行,但是没带他去;
爸爸一怒之下,撕掉他的奖状;
他都没有一句怨言,还不停在本身身上找缘故原由。
节目里,他才袒露了心声:“爸爸妈妈,请你们看看我吧。”
生理学上有一个“小人候群症”,指的是那些得不到关怀,不得已酿成一个懂事、体谅他人的人。
从本质上来说如许的懂事是“压抑、隐藏本身的真实需求,迎合他人”,是一种被迫选择。
如许养大的男孩,最大的特点是“缺爱”。
《养育男孩》一书中提到:
0-6岁是儿童成长的紧张阶段,男孩的留恋感要比女孩更强烈一些,以是他对“爱”的渴望比女孩更强烈。
这个阶段的男孩,假如恒久被父母忽视,会由于缺爱而没有安全感,也会通过懂事、乖巧等方式来“泛爱”。
如许的男孩最容易陷入两种生理问题:讨好他人和不懂拒绝。
他在生活中“不懂得本身想要什么,不知道本身喜欢什么”。
不仅缺少主见,还总喜欢用别人喜欢的方式来满足本身,从来不给本身说“不”的时机,因此会变得压抑而自卑。
男孩也是孩子,孩子的心都那么脆弱,需要父母的呵护。
不要再逼一个男孩懂事了,让他自由自在地做本身,才是对他最深的爱。
即使他会犯错、会碰钉子,也是他成长的必经之路。
真正的懂事,是孩子发自至心地懂得了爱与被爱,而不是在父母的欺压中过早戴上了“我很听话”的面具。

不要逼男孩省钱

微博上,一位大V分享了如许一件事:
在高铁上,一个10岁的男孩买了三份盒饭却被父母轮番非难。
妈妈说:
“谁让你买这么多,我给你100块钱,你就都用光了,不知道要省一点花吗?”
言之凿凿,都在说男孩“不懂节省”,一旁的爸爸也在求全谴责男孩浪费。
最后,妈妈硬逼着男孩去把另外两份饭退掉了才罢休。
实在,男孩的父母根本不是贫苦的人。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秉承“男孩要穷养”的思想,常常在款项上限定孩子,却忽视了这会让孩子陷入一种“爱而不得”的失落感。
而这份失落,会滋生出他对款项的匮乏感。

  • 由于“心穷”,而衍生自卑:
有位网友说,小时候别人晚餐炖排骨,我吃馒头,没觉得有什么。
长大后,遇见本身喜欢的女孩,那种自卑会发自内心,觉得自身条件太一样平常。
敏感、多疑、躲避,无法接受本身,也无法拥有健康的亲密关系。
父母和孩子计较款项的得失,会让孩子陷入“我不配”的负面情绪,甚至变得“心穷”。
如许的男孩,在生活上更喜欢计较得失,在感情里总想要回报大过于付出。
因此,很难获得他人的好感。

  • 眼界太窄,不会“向前看”:
生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稀缺心态”:
指的是恒久处在匮乏感稀缺状态下的人,慢慢被情况所改变,越缺少什么,就越想要得到。
被穷养的男孩,往往会把款项的利益看得更紧张。
《奇葩说》的辩手冉高鸣,本该去大公司实习的他由于想赚更多钱,却选择了去公园兼职做喷火和驯兽——
只要喝一大口火油,喷出火,就能获得80块钱。
整个暑假下来,他靠兼职赚了4000块钱。
而和他一起的同学选择了没有实习工资的报社,一整个暑假下来的收获和成长根本无法用款项衡量。

《穷人缺什么》一书中如许说:
人穷,外貌上缺的是款项,本质上缺的是观念,运气里缺的是选择,事业上缺的是毅力,办法上缺的是改变。
穷养会放大男孩对钱的渴望,它除了会让男孩有物质上的贫瘠感,更是精力上的禁锢。
当一个男孩子永久把款项看得最重的时候,他的格局会变小、视野会变窄。
他们只会走一步看一步,盯着面前的利益,遇上时机也不敢容易实验。
而那些内心富足的孩子,懂得走一步看三步,放眼将来,勇于取舍。
这两类孩子之间的差距势必越来越大。

生理学家曾奇峰说:
作为父母,我们不是要拔苗助长,让孩子成长为我们心中的那样人。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他本身的样子,男孩尤其如此。
男孩天生要强。
比起逼他吃苦、受挫,父母的爱和呵护更能融化他的坚固,帮他更好地开释能量。
男孩天性热爱自由。
比起逼他听话懂事,父母更应该让他多说多做,给他更大的空间施展本身,最终检验出一个更好的本身。
男孩天生高自负。
比起刻意的“穷养”,父母更应该公道满足他的物欲,让他有余力放眼将来、努力探索,不断获得成绩感。
爱要张弛有度,教育也要有刚刚好的力度。
接受男孩最真实的模样,给予他无条件的爱和保卫,才能让他活在“前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4 19:48:31|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穷养富养这个问题谁也没有标准答案,我老公从小虽然家里很普通,父母都是好吃的好喝的,同学生活费50,他父母都是多给,就是比别人孩子多点。但是长大对金钱没有欲望,没有上进心。我姐夫从小什么都没有,有一次问他妈要外边卖的饼,他妈都不买。从小节俭。现在很努力,有头脑挣钱。靠自己现在什么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5 08:47:11|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养男娃前觉得四五年级的男孩就应该像个“男子汉”了,可是养了才知道,我家都初二了,感觉还是个娃[笑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4 09:20:08|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你孩子拿着鞭子在后面逼着你往上上,看看是什么滋味,真搞不懂现在的父母,换位思考真的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4 09:24:07|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家长都是第一次、跟孩子一起成长、要多放手、给男孩多一点空间成长、积极引导、让孩子感觉爱和信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4 10:06:49|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孩子的自尊心很强的。从小自己带的孩子,和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孩子心里不同。我们家儿子放学,我和我老公接高兴的不得了,他奶奶接就面无表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4 09:22:29|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懂事,是孩子发自真心地懂得了爱与被爱,而不是在父母的逼迫中过早戴上了“我很听话”的面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4 11:57:57|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养育男孩的很多误区,其实男孩女孩都一样需要父母的爱和支持,不能用“男子汉”的帽子一扣就劝他坚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4 13:26:17|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男孩的自信心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4 10:53:10|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的很好,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很多父母的期望,但是养育子女,也要有方法,有分寸,不能用力过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