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建立“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工作机制,最大限度盘活治安防控气力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机制,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结果,打通“数据+应用”通道,形成聚合效应,构建起智能化矩阵
比年来,山东公安机关靠前一步、主动作为,推进实施警务资源联动融合、多主体深触角矛盾纠纷化解、墟落社区智慧安防建设等一系列步伐,聚焦下层社会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题目,因势利导、对症下药,走出了一条“政务+警务”的下层治理新路。
“公安机关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整合社会资源,提拔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时效和大数据智能应用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构建专业化、多元化、智能化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下层社会治理本领现代化建设。”山东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范华平说。
联动融合,打造下层治理共同体
山东公安机关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创新建立“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工作机制,最大限度盘活内部各警种、社会各部门及群众自治组织等治安防控气力。2020年底,山东省公安厅出台了《全省公安机关推进“警种联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工作实施方案》,将三联工作纳入对市级公安机关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
警种联动方面,山东坚持一警多能、多警联动、全警大防控理念,深度整合特巡警、交警、派出所民警气力,实现气力融合、资源整合、功能聚合;搭建省、市、县三级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创新110接处警模式,构建协作配合、无缝对接、快速反应的一体化、常态化警种联动格局,推进公安工作全业务、全流程、全场景深度融合。
警保联控方面,山东省公安厅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广泛组织发动行业保安、内保气力参与下层社会治理。按照地区整合、就近建制的思路,将辖区可以联合利用的保安气力纳入巡防网格,辅助公安机关开展社会治理工作。遇有突发警情,指挥调度行业保安、内保气力就近快速依规开展先期处置,实现单元内部防范与社会面防控无缝对接。
警民联防方面,山东各级公安机关以深化社区警务战略为依托,以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等运动为载体,深入开展警治联勤、联户联防、联村联防、邻里守望等多种形式的“平安守护”行动,构筑全覆盖、无缝隙巡逻防控网络。
多元调处,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山东公安机关组织公安派出所与有关部门和下层组织通力互助,全面滚动排查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防备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各地主动融入下层网格化治理,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机制,推广警调衔接、民调入所、律师进所等做法,形成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在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泉城路派出所,43名民警、35名辅警、65名分局机关民警与社区1127名党员为主体的“赤色网格员”一起,开展“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防风险、查题目、治乱点”。
在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孙家疃边防派出所,海上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建立了“1+7”矛盾纠纷联调联处、社区民事议办协商、信用联合惩戒等工作机制,辖区连续10年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
山东还联合“百万警进千万家”运动,部署开展全省公安机关社会治安起底式“大清查”专项行动,聚力危险物品清查、行业场所督查、新兴业态查抄、矛盾纠纷排查,部署各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严密社会治安防控。
“数据+应用”,构建智能化矩阵
比年来,山东将智慧安防小区和技防村建设纳入智慧都会建设、旧城改造、“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建设规划。全省通过集成人脸比对、智能门禁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果,打通“数据+应用”通道,形成聚合效应。停止6月尾,全省已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7万余个,覆盖率达51%;建设技防村6.9万余个,覆盖率达98.2%。
智能化的特点是“快”。山东高速交警依托12122可视化报警平台,实施“1315”接处警机制,对报警人精准定位,做到1分钟就近派警,3分钟回访当事人,15分钟到达事故现场,实现以最快的速率规复道路畅通。
智能化的尺度是“灵”。济南网警构建以主动感知、云端防御等五大焦点业务应用的“都会盾”防护体系工程。停止目前,全市4520家单元的5000余家网站、2680个重要信息系统接入都会盾防护体系,拦截网络攻击5100余万次,发现案事件线索4200余条,破获各类案件210余起。
智能化的优势是“准”。莱阳公安建设大数据平台,在16个智慧安防小区,安装应用智慧监控平台,整合收支管理、AR立体云防系统,实现了动态化感知全覆盖;研发“平安合伙人”手机App,实现社区民警与合伙人的无缝隙、全天候对接,确保工作指令准确“推下去”,情报预警信息实时“报上来”,公安机关战斗力实现超过式提拔。
记者:王志波
通讯员:宋远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