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亿的浪费造成了,这件事的责任人到底是谁?哪些部门、个人为曾经的违规以及“巨型浪费”负责?
近日,据报道,荆州巨型关公雕像已启动拆卸转移工作,目前关公雕像的头部已被卸下。据相识,关公像拆迁项目中,拆后异地组装总投资4000万元,项目名称为“像体铜片拆解及异地组装”,搬移工程总投资为1.55亿。据相识,该项目投入1.7亿余元。2020年10月8日,荆州巨型关公雕像被住建部通报,责令整改。

这其实算不上“新闻”,巨型关公像违规的官方定性早就下了,雕像搬移工程环境也是此前公示的。如今只不过是按部就班地为错误买单。可这个错误着实太离谱,以至于每次有新动向,舆论总得痛心疾首一番。当初这个巨型关公像造价高达1.7亿余元,如今一拆一移,又要花1.55亿元,价格上等于再造一个巨型关公像。这么多钱,花在哪个民生范畴不香呢?

此前也有人发起,认为关公像虽然违规,但既然已经建成和正常运营,不如就“特事特办”,追责处罚都可以,让建筑留着免得拆迁浪费。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看,这当然是最合算的做法。但是,关公像之所以违规,是由于违反了经答应的《荆州汗青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有关规定,粉碎了古城风貌和汗青文脉。任其存在的话,单看关公像是合算了,但去看公共的整体账,还是亏。
更何况,这种违反规定建起来的雕像,如果由于造成既成事实就可以不拆,也大概形成恶劣的示范效应。让其他人心存侥幸,以为不管规定是什么样,只要“冲关”成功建起雕像,统统就万事大吉。所以,放任宽纵对于城市久远的管理,显然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可见,从巨型关公像建起来的那一天起,浪费就是注定的。再谴责已经没有意义,反思如何克制这样的局面重演,是一项长期的课题。复盘关公像的制作经过,首要责任当然在建设方。据央视《焦点访谈》此前报道,建设单位当初提交给当地住建部门和规划部门的申请中,申请内容是圣像基座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加建了没有报批任何允许手续的巨型关公雕像。建设方自称把雕像当成了艺术品,认为不需要审批。这种举动,是对本身、对城市的极其不负责。
其次是当地的相关羁系部门,如此巨型的关公像不是一天建成,违建根本藏不住,一每天都在袒露。但是从2014年动工到后来运营,虽然其时相关部门曾发函要求整改,但之后仅根据建设方的复函就没有再举行任何追究。在没有获得审批的环境下,相关部门在雕像长达两年的建设期中,始终不闻不问。在后来开门营业的时间里,当地也没有实时克制和处理。缘故起因安在?湖北荆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此前担当采访时表示:“我们当初的认识和理解有偏差,对大型雕塑相关的报批程序认识不足。”而湖北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则表示:“说诚实话,那个时间各人对规章、对纪律约束也是渐渐认识的过程,再加上发展心切,所以导致存在这样一些教导。”
可以说,这并不是哪个建设单位的自作主张,当地多个部门都存在一定责任。对此类征象,此前舆论也多有反思,根源还是地方想通过这种夸张的建筑吸引眼球、发展旅游经济。只是事后证明,巨型关公像这种违规建筑劳绩的更多是反感,袒露出当地相关决策者的短视和盲目。
只是,上亿的浪费造成了,谁来为曾经的违规以及“巨型浪费”负责?如果违规终极只是浪费钱,那谁来罗致这个教导呢?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敬一山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