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864|回复: 1

[本地新闻] 敏感时候,英军邀解放军通话,专家:英军或通报航母编队举措信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0 23:34:3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日,中央军委委员、军委团结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应邀与英国国防参谋长卡特视频通话。此刻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正在清静洋和美日举行练习,两艘巡逻舰艇正在驶向清静洋。专家以为,中方肯定在此次通话中就英方派遣“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编队在内一系列加大在亚太地区军力摆设的行动表明立场。而英国也很大概向中国军方先容“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派遣到亚太地区的战略意图甚至接下来会做什么等相干信息。
在中国国防部发布的消息稿中,李作成说,习近平主席去年同约翰逊首相通电话,为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的十年再出发指明白发展方向。比年来,中英两军关系总体稳定发展,双方在防务战略磋商、国际维和等领域开展了精良的交换合作。未来两军应加强战略沟通、保持机制化交换、拓展务实合作,推动两军关系康健稳定发展。
卡特在10日的通话中说,英方感谢中方向国际社会提供的抗疫救济,赞赏中方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宁静稳定所作的积极积极,愿与中方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英国国防参谋长卡特。资料图
就这份简短的消息稿,一位不乐意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对《环球时报》从三个层面做出分析。首先,消息稿中特别点明李作成与卡特的通话是“应邀”,这表明英国军方需要就一些涉华议题主动向中国做出阐明。同时中方也愿借此机会向英方表达己方关切,表明立场,双方都有加强战略沟通的意愿。其次,从消息稿发布的内容来看,此次会谈氛围应该是融洽的,发布内容透袒露的主题是“合作”而非对抗,但这不表明双方没有就敏感问题举行沟通。中方肯定在此次通话中针对英方派遣“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编队在内一系列加大在亚太地区军力摆设的行动表明立场。值得注意的是,“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司令史蒂夫·穆尔豪斯准将此前在日本对媒体表示,在驶向日本的过程中,中国海军舰艇“如护卫和影子一般”追踪而来。据悉并无伤害行动。 专家以为,如果说这是中国部队在行动上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话,那么此次中英两军向导人通话,中方必然会在政策层面向英方表达关切。此外,从发布内容可以看出,双方在表达关切之外,就管控危机,加强沟通等方面取得共识。因此,从两军高层此次通话告竣的共识,以及通话的时机对外界释放出积极信号,有助于消除近一段时间以来造成的地区局面紧张,以及中英两军关系趋于紧张的舆论影响。
这种紧张是由英国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印太地区军事摆设动作频繁引起的。继出动“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打击群到印度洋-清静洋地区巡航后,英国7日还派出两艘军舰在该地区常态化摆设。 而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7月份在日本曾表示,英国今后几年还计划在印太地区摆设“滨海快速反应部队”,隶属于英国海军陆战队,负责实行撤侨、反恐等使命。
英国的这一系列行动都被外界解读为针对中国的行动,现在却又积极主动地和中国军方举行沟通,这种看似相互抵牾的举动该怎样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叶海林对《环球时报》表示,这并不奇怪,均势交际是英国传统的交际政策,一方面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将军舰派往印太地区耀武扬威,对美国有所交代;另一面会又和中国举行沟通,表明本身的意图,甚至会表达合作愿望,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两面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担当《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尽管英国在亚太地区政策做出了调整,即所谓要重返印太,但从英国本身交际特点来说,重点是要在示强和示好之间寻找平衡,制止对中英关系造成实质性影响。因此两军向导人直接对话非常紧张,有助于制止误判,降低冲突,“中国作为亚太地区大国,无论是 ‘伊丽莎白王号’航母还是正赶赴亚太地区的两艘巡逻舰,都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客人’莫名其妙不打招呼上门,让主人无法明白。既然英国想寻求平衡,就应该对中方对近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有所论述,分析意图,降低敌意。” 从这个层面讲,崔洪建以为,英国会在通话中向中国军方先容“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的战略意图和接下来会做什么等相干信息。
而上述匿名的军事专家则以为,解放军 “应邀”与英国军方通话展示出中国在大国关系中的成熟态度和坦然自若,有竞争有合作,中国乐意和这些大国加强沟通,管控分歧,制止误解误判。在更深层次则表明中国经济、军事实力在内综合国力的发展,使得英国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摆设不得不思量到中国的感受,不得掉臂忌中国反应,以是他们乐意和中国加强战略沟通,主动向中国做出阐明。
此次中英两军向导人视频通话中体现出来的积极信号另有待于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会不会出现通话竣事后,“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编队就在南海做出寻衅性举动?叶海林以为,英国军舰在印太地区最大的功能就是刷存在感,英国海军的昔日的光辉不复存在,甚至“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编队都不能称之为一支完整的航母编队(其中有一艘美国驱逐舰,一艘荷兰护卫舰),军事实力决定军事行动本领。此外,若其在南海地区仿效美国打着“自由航行”的旗帜擅突入中国岛礁12海里范围,这就冲破了其一贯以来实行的均势交际。
崔洪建则表示,对英国在亚太地区利用军事力量动机做出判断有两个角度,民意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政府交际层面。 判断其行动是否针对中国,观察其军舰是否擅闯中国岛礁12海里范围是一个标准;此外还可以观察其在南海之行过程中,是否和美国举行团结练习以及练习内容,如果练习科目中包括有登岸、夺岛等,针对中国敌意就强一些;如果是海上搜救、反海盗演练,针对性自然会弱一些。
本年以来,除了英国之外,德国、法国等国家也都纷纷在印太地区摆设海军。 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护卫舰8月2日离开德国威廉港起程前往印太地区,并筹划穿越南海。这是德国20年来第一次派军舰到亚洲,该护卫舰将访问日本、韩国、印度等地,为期7个月。而德国与英国体现出类似的“自相抵牾的信号”, “巴伐利亚”号护卫舰的目的是在中国周边地区展示存在:但德交际部和国防部官员此前强调,该军舰不会在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范围内通过,甚至还希望访问上海。
这显示出除了对抗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扩张外,英国和德国的亚太摆设背后实则另有各自的考量。崔洪建对此表示,某种水平上欧洲国家对亚太地区关注加强,以为亚太地区越来越紧张,加大在该地区投入,这种观点和美国相似。但欧洲国家和美国对亚太地区目标不一致。首先,美国是为了谋求在亚太地区主导地位不被动摇,而欧洲国家则公开表示不寻求霸权,也不希望亚太地区陷入大国动荡,陷入动荡对地区经贸领域是不利的。对于英国而言,优先发展的首要目标是贸易,交际和安全只是本事。其次,美国和欧洲国家在亚太地区发挥作用的本事和方式不同,欧洲国家虽然也派军舰过来,但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都无法和美国相提并论。美国在亚太地区驻军无论是影响力还是针对性都更强大,相较欧洲国家象征意义更大。“欧美国家在亚太地区虽然有共识也有差异,从这个层面上,中国和亚太地区国家以及域外国家的互动就极其紧张,应该采取不同对策,而不是笼统地采取一种方式,将欧洲国家推向美国,和美国捆绑在一起。”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郭媛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1 02:44:55|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求你们啦!别再驱逐大英舰队,倍没面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