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489|回复: 3

丁宁:上半场收获“大满贯”,下半场启动“重来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8 07:32:51|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北京大学报到的丁宁。受访者供图
乒乓球大满贯得主丁宁9月6日在微博宣布退役:“从今天开始,我的乒乓球活动员生涯就要画上句号了,未来,我要朝着新的空想努力,去寻衅新的可能。”
5岁打球,31岁退役,手握21个世界冠军,丁宁人生的上半场都与乒乓球有关。飞越过巅峰,品尝过“大满贯”的甜;折翼过赛场,体会过“掉层皮”的痛。乒乓球让自律、自信、自省融入了她的血液;家庭教育把独立、抗挫、坚韧写进了她的细胞。她感恩戏剧性的活动员生涯,感谢人生脚本给她设置的“重来”键。她共情球迷的喜怒哀乐,无悔曾经历的“技术革命”。
卸下乒乓球活动员的身份,背上北京大学体育硕士研究生的书包,丁宁想在人生下半场做一名“体验收集者”,继续带着好奇心与同理心上路,去感受世界,丰盈生命。
“有憾”但“无悔”
东京奥运会期间,丁宁在电视机前观看了中国队所有比赛,她时而为队友打出的好球鼓掌,时而为触目惊心的瞬间捏汗。当看着队友们站上最高领奖台时,她会起立,与大家隔屏齐唱国歌。
时间倒回2021年5月16日,中国乒乓球队公布东京奥运会参赛名单,里面没有丁宁。大家并不意外,毕竟比起“新生代”陈梦、孙颖莎、王曼昱,老将丁宁的状态已不如前,而本年以来,她所忙的事也已远离赛场,退役有迹可循:
研究生备考,通过了北京大学体育硕士专业测验;到四川做公益,教农村的孩子们打乒乓球;闲暇时,丁宁还受邀拍摄了一组时尚照——身着职业装,天鹅长颈、身材高挑、眸光掠闪。照片传播开,朋侪开打趣问她怎么突然变美了,看到样片的丁宁也怔住了,“这是谁?我感觉像是释放出了另一个自己。”
赴约采访的丁宁卫衣、牛仔裤,鸭舌帽,几近素颜,她说自己对形象的基本要求是清爽利落。“我不觉得自己是美的,但我觉得自己是酷的。”
与一个活动员从探究“美”开聊,好像违和,但丁宁却饶有兴致,她定位自己不是柔美、甜美风,而是干练、飒爽范。“我从小到大,最自信的状态就是干净与明快。”
场外的丁宁不习惯面对镜头,乃至有点怕羞,她的许多照片都是拍照记者在她打球时的抓拍,包括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的那张“吐舌照”。
1990年6月20日,丁宁出生于黑龙江省大庆市,5岁开始训练乒乓球,13岁进入国家青年队,15岁进入国家一队。作为中国女乒主力队员,丁宁共得到包括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在内的21个世界冠军,累计世界排名第一53个月。2016年,26岁的丁宁夺得里约奥运会女单金牌,成为中国乒坛第5位女子大满贯得主。2017年2月,丁宁成为中国女乒队长。2014年、2016年、2017年、2018年,丁宁荣膺国际乒联最佳女活动员,2016年入选国际乒联名流堂……
云云光辉夺目的效果在丁宁的退役声明中,却变成了寥寥几笔——
“26年与乒乓相伴,每个瞬间,我都觉得无比贵重:5岁开始学打球懵懂的我,10岁来到北京逐梦的我,国际赛场为国征战的我,在奥运会上劳绩冠军完成‘大满贯’的我,在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的我……”
没能到场东京奥运会,丁宁说自己有憾但不悔,“2016年里约奥运会实现大满贯后,我也想过急流勇退,去追寻另一种人生。但因为队伍需要,作为队长,身上的责任与使命让我选择了坚持。”
但谁也没有想到,新冠肺炎疫情让东京奥运会周期从4年变成5年。伤病扰乱、新生代冲击、换球带来的技术寻衅……丁宁面前似有重重大山,但她始终咬牙坚持。
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这样评价:备战东京奥运会这个周期,丁宁和球队在一起训练、比赛、竞争、生存,她对整个球队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这五年,我没有浪费,更不悔恨,我完成了女乒‘接力棒’的交接。”丁宁说。
“爱哭”到“自省”
丁宁出生在体育世家,父亲丁殿国是速滑活动员,母亲高凤梅是黑龙江女篮后卫。与许多活动员不愿子女干体育不同,丁宁爸妈从她出生起,就希望女儿也能成为活动员。
高凤梅本想让女儿练篮球,但5岁的丁宁却“阴差阳错”选择了乒乓球。“我妈训练的篮球馆在一楼,她怕我被球砸到,就把我放到了二楼乒乓球馆,锻练用乒乓球逗我玩,我就这样入门了。”
父母虽不懂乒乓球,但在训练上却从不娇惯丁宁。“他们从小就一直在说,吃穿上可以惯着我,但脾气和毛病绝不能惯。”
有时训练中丁宁扭了、摔了或磕碰,高凤梅即使看到,也不会把心疼写在脸上。一次,丁宁训练挥拍砸到眉骨,鲜血直流,高凤梅赶到医务室,并没有直接领她回家,而是等医生处理完伤口后,让她坚持完成了训练。
“我怎么会不心疼?我自己就是活动员,疼在心里也不能表露。”高凤梅说。
丁宁小时间淘气,妈妈一揍就跑。直到10岁时,一次挨揍,丁宁第一次没跑,高凤梅突然发现女儿有了强烈的自尊心,从此再没打过她,而是开始讲原理。
为了让丁宁接受更专业的训练,高凤梅把10岁的丁宁送到了北京什刹海体校。走之前,许多人问丁妈,孩子这么小离家,你舍得么?高凤梅答:“竞技体育是独木桥,既然孩子练上体育,就必须要吃苦,不吃苦哪能出效果。”
高凤梅外貌狠,内心软。尤其到了队里放假,北京的孩子全回家了,宿舍里只剩丁宁。每每想到这,她心就痛,“哪个父母不疼孩子,但想干一番奇迹,就必须多付出。”
高凤梅一直教育女儿“打球要先做人,打球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而做人是一辈子,要学会善待感恩身边的人。”
正是在这种不宠溺、要感恩的家教中,丁宁渐渐养成了坚强独立、吃苦耐劳、共情同理的品质。
赛场上的丁宁自信霸气,但她却坦承,自己从小就不自信,“我小时间是一个爱哭鬼,但这个哭不是因为失败,而是怒自己不争气,为什么我不能赢,怎么就没打好。”
随着慢慢长大,丁宁发现哭并不能解决标题,还会让人觉得情绪化。“可能从事的是乒乓球,竞争实在太残酷,你天天面对的就是训练、伤痛、比赛、胜负。也可能因为我眼睛小,能把泪含在眼眶。”
再之后,丁宁愈发远离“骄娇”二气,输球后,理智与自省代替了眼泪。“伤太多,人太累,就没力气哭了,找标题和不足才能进步。只要不到末了一分,球不落地,我一定会坚持。”
丁宁给乒乓球的“天赋”做了分类:步调快、力量好、速率快、球感好、有空间感、比赛感觉好。“小时间打球需要天赋,这样才能被锻练选中。成为职业活动员后,天赋背后的潜伏技能,比如潜力和勤奋成了关键。”进入国家队后,丁宁发现身边全是有天赋的人,自己只有“勤能补拙”,刻苦训练。
对于天赋与勤奋的关系,丁宁这样明确:“天赋是区分大家能走多远的分水岭,勤奋则是大家努力都能到达的彼岸,天赋不是一成稳定的,当勤奋积累到一定量,天赋也会随之上升。”
“至暗”与“高光”
丁宁用“丰富”来形容自己的职业生涯。虽有21个世界冠军和“大满贯”头衔,但丁宁却喜欢谈“至暗”与“高光”部分,她说波谷与波峰的“南北极”最让人发展。
“命运总让我先输后赢。在哪跌倒,就让我在哪站起来,连‘演员’都稳定。”丁宁这样形容自己活动员生涯的“戏剧性”。中国女队团体赛多少年没输过的球,被她赶上了;奥运会女单决赛场很少出现的罚分,让她碰上了。连刘国梁都感慨,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与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丁宁遇上的大坎儿。
2010年的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赛。王楠、张怡宁两位“一姐”初次缺席。这是20岁的丁宁第一次作为女团主力上场。决赛首场,打头阵的丁宁对阵冯天薇。此前一年,两人交手,丁宁全胜,但决赛时,丁宁却在2比1领先、第四局8∶3占优的情况下,意外地丢掉了比赛。
第二场,刘诗雯同样败下阵来。最终中国队不敌新加坡队,痛失考比伦杯,这也是中国女队多年来遇到的最大挫折。那是中国女乒第一次在国际比赛中裙装亮相,之后好几年,丁宁再没穿裙子打比赛。这也成为她职业生涯第一个至暗时间。
两年后的多特蒙德世乒赛团体赛决赛,中国女队与新加坡队再次狭路相逢。首场,还是丁宁对阵冯天薇。这一次,丁宁没有给对手机会,3∶1拿下。之后,李晓霞、郭跃同样表现出色,中国女队终于把考比伦杯带回中国。
这是团体赛的“复仇记”,单打的反转同样出色。
2012年伦敦奥运会决赛,丁宁因发球连续吃到裁判罚分,最终输给队友李晓霞,得到银牌。赛后,她边哭边给妈妈打电话:“其时我妈特别镇定,她说,‘宁宁你现在抬起头,擦干泪,没什么过不去的坎。’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家人支持的力量。”
4年后的里约奥运会女单决赛,丁宁的对手依然是李晓霞,这次冠亚军却“掉了个儿”。当决胜球打出,丁宁没有再克制眼泪。领奖台上,她咬着金牌,终于在26岁尝到了“大满贯”的滋味。
一出出触底反弹的戏码,让丁宁感叹命运的神奇,“人生没有‘撤回键’,却有‘重来键’。关键是对手得跟我一样共同才行,你说这是命运给的机会,还是命运设的陷阱?”现在复盘,丁宁庆幸其时选择了坚持。
“在面对挫折时,丁宁表现出来的坚韧品质,资助她不停去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空想。这是她在赛场上最大的特质。”刘国梁说。
“追求空想的道路从来没有‘容易’二字;没有谁是常胜将军,没有谁是无坚不摧,当遭遇失败和逆境时,勇敢面对;在险些崩溃和想要放弃时,选择坚持,你就一定能够抵达心中的彼岸。”退役声明中的这段话,正是丁宁透过乒乓球看到的人生真相。
“自渡”与“蜕变”
伦敦奥运会摘银后,丁宁陷入了“心态颠簸-改技术-输球-自我猜疑”的恶性循环中。“22岁的我还很年轻,再去面对一个4年周期,我能坚持么?”她常自问。
技术不改不行,改了难熬。“如果在自己状态好、效果好时改技术多好,能够蒙受输球的压力。”丁宁常悔恨,最烦躁时,她会强迫自己想想2016年的里约。“我的目标就是奥运会女单金牌!”
丁宁明确,国乒人才辈出,迭代速率快,一旦自己选择继续前行,就必须拆解自己,重塑一个丁宁,但这条路肯定充满危险与未知。
这是一次冒险,更是一个赌注。“我妈其时跟我说,你不扒层皮,是不可能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的。其时我对这句话明确不深。后来的4年,我真正体会到了蝶变,那是一种脱了层皮的切身痛苦。”
对冠军的渴望,来自家人和锻练的鼓励,渐渐让丁宁刚强了信心,她开始了自我修炼和“升级”。她深知,竞技体育这座独木桥上,只能留下走得最稳的那个;“王牌之师”的金字塔尖,只答应站立一个人。在“改技术”这条路上,唯有跟自己较量,“凿掉”坏毛病,精进新技术,才能蜕变。
“自律”的道路孤单且漫长,丁宁一边丰满着新技术,一边经历着“悲伤时不言,孤独时忍耐,低谷时蓄能,无助时自渡”的苦。终于在2014年,丁宁迎来快速发展。在年初的东京世乒赛上,“升级版”丁宁一路披荆斩棘,赢下了各路选手,与李晓霞携手资助中国队赢得团体冠军。同年底,在林茨世界杯上,丁宁4∶0战胜李晓霞,拿下蜕变后的首个单打冠军。
熬,看上去很苦,实际是厚积薄发的沉淀。“那4年对丁宁的锻炼特别大,从她天天训练课上的投入和眼神,都能感受到她的执着。”国乒女队主锻练李隼回忆道。
其时主管锻练陈彬对丁宁的评价是:“她不会想从前的失误、压力和竞争,站到赛场上就只会专注过程,只想赢球。”
熬不过,出局;熬得住,出众。经历过撕心裂肺的丁宁,磨砺出了更坚韧的心性。4年中,丁宁在实现“升级”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飞跃。2016年里约奥运会,她如愿站上了最高领奖台,成为继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之后,女乒第五位大满贯得主。
“我是一个会把过程做到极致的人。过程做到,就有效果。”丁宁说。
“点亮”与“照亮”
球场外的丁宁爱独处、旅游、美食,她说内心的惊涛骇浪大部分留给了赛场,退役后她想开启各种人生体验。
与丁宁相处,让人觉得惬意,她热爱生存,阳光乐天。她乐意走两万步,只为吃口美食;她可以在环球影城疯玩一天,度量大桶爆米花排长队买“小黄人”。
在好友朱雨玲眼中,丁宁像个天真天真的孩子,但又是个可靠的大姐姐,“她会自动解决难题,鼓励资助别人,正能量满满。”
在师姐张怡宁眼中,丁宁性格开朗活泼,无论做什么事都认真负责,“她对奇迹绝对执着和专注,赢就赢在了专注上。”
在刘国梁眼中,无论什么时间见到丁宁,都是笑着的。“她那种阳光的性格,特别干净,也特别有感染力。”
只要丁宁回家,丁爸总会跑到各种网红店给女儿买甜品,丁宁也很享受甜度超标的“父爱”。“我妈不在家时,我就跟我爸下馆子,我妈在家就是她下厨,她做饭速率又快,味道又好。”
活动员身份的丁宁与父母聚少离多,退役后的她更加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不是说,一餐一食这种简单的人间烟火,最抚凡人胃么?家人能让我很快积蓄力量。”
丁宁关心粉丝,很珍惜与“叮当”(丁宁粉丝的称呼)的聚会。“因为我也追星,以是特能明确粉丝的心情。”一次,一位资深“叮当”拎着小箱来看比赛,丁宁得知,这位球迷已从小姑娘提升为“背奶妈妈”。丁宁非常感动,自动与她攀谈,并给她鼓励,“母乳喂养的妈妈特别不易,许多公共场合没有为她们设置专门空间,我希望通过呼吁,让更多人关注这个群体。”
在9月6日发布退役声明后,有网友留言,希望丁宁在未名湖畔谈一场爱情。同样有此良好祝愿的还有李隼:“希望丁宁在学有所成的同时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收到祝福的丁宁怕羞地笑了,“一切随缘吧。”
丁宁深知,走进大学校园后,自己将不再是职业活动员,粉丝对自己可能会有其他的要求与等候,这需要自己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我不想给自己设标签,或成为斜杠青年,我只希望通过自己努力,继续给大祖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
31岁,丁宁开启了人生下半场。对于以后的人生规划,丁宁说依然会与体育相关,“我希望通过在北大的学习,把多年的实战经验和思索融入新的奇迹中。体育教育、青少年体育、体育精力传承、世界乒乓球发展,都是我想涉足的方向。”(曹剑杰、岳冉冉)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2 13:25:53|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宁啊,你那老教练老教练退役前找个好教练呢,你就是双满贯呢,没达到双满贯,但是以后你的人生会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2 13:25:05|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丁宁是个干部材料,以后能当干部,丁宁啊,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需要加油啊,我是你的球迷,黑龙江的加油加油再加油啊,把你的精彩的人生啊,眼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8 07:35:39|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福丁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