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72|回复: 0

《人民日报》谈家庭教诲:我们为什么要提倡父母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9 16:26:33|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部分节选自人民日报

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间,

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

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

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

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楷模?

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

那么,

孩子在学校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会忘记。

但是,协作、感恩、创造力、

想象力、忍耐力、反省本领等等,

终极会沉淀下来,

而在这些教育方面,

家长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LOVE FOUNDER

“教育改革,从家长教育开始。”
*内容部分节选自人民日报

本日想跟大家讨论一个问题:我们对教育不满,主要表现在哪里?

无非是孩子们出了问题,即现在的学生脆弱,抗挫折本领差,动辄离家出走,大概轻生;

只知道做题,创造力差,解决实际问题本领差;

太自私,团结协作本领不足......

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问题。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紧张的老师,但现在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


家教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表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

好比感恩、恭敬别人、根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01


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水平上,起首取决于父母。

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器重,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

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

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吝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

更有甚者,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

在孩子很小的时间,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外貌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

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间,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

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楷模?

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那么,孩子在学校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会忘记。

但是,协作、感恩、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本领等等,终极会沉淀下来,而在这些教育方面,家长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02


天下上没有一种教育制度与理念是完善的,美国也同样。

在美国,因为教育理念原因,家长不满意,有约莫260万学生是在家上学的。

而美国前10名大学中,有7%来自此类学生。

家长们在以自己的气力去做调整,修正对美国教育的不满。

大家觉得,中国教育现在问题很多,当局、社会舆论都在反省、检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中国专家动辄讲美国教育如何如何好。

的确,美国的教育在理念上、方法上,都有其先进的东西,有值得罗致的地方。

但我觉得,在鉴戒美国经验的同时,中国家长应当起首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教育改革,起首应当从改变家长入手,让家长们明确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

从天下角度来说,对于培养一个精良的人,理念、做法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异,好比付出,好比严酷的规范与要求,待人和睦、懂得感恩等等。

因此,我们不必要动辄讲美国,而是应当先把本民族精良的教育观念继承下来,把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发扬光大。

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中国的教育问题才会有根天性的改变。

-03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精良的家长呢?

我们可以对照下面的五个层次,审视一下自己是个怎么样的家长:

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

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

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的问题。

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拔和美满自己。

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同时,家长们也应该意识到,在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理念中,老师的作用也是极其紧张的。

只有老师、家长、孩子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互相引导,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你看到这里还感到些许迷茫,或许下面这则「中国家长都应该知道的33条铁律」可以助你拨开家庭教育的面纱,正确理解家庭教育的紧张性。


中国家长都应该知道的

33条教育铁律

-01.影响孩子结果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0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会过的比较辛劳,很大概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03.结果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筹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结果就越好。

-04.贫穷是紧张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必要为孩子提供根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0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养一个贵族必要三代人的努力。”“阶级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必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0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0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天下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08.父母必要负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吴稼祥语)

-0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办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恭敬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恭敬他的女同砚。一个女人如果不恭敬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砚。

-11.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西席的使命就是让孩子渐渐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大概沾染的各种腌臜,培养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12.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吵架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3.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大概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14.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列队,在公共场合不高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15.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讽刺他的软弱。喜好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讨厌。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好。

-16.身体的活力可以或许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了才能培养孩子健康阳光的性格。

-17.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事。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边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缄默沉静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18.经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19.如果没有特殊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用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20.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风俗,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风俗。“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21.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

-22.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风俗。凡是自己可以或许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23.如果你的孩子在13岁的时间喜好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很正常,不要担心,他以后也许会选择人走的多的那一条。

-24.人的一生充满了大量的暗恋。如果孩子暗恋某个异性,请不要讽刺他。“暗恋是天下上最美丽的爱情。”(苏格拉底语)

-25.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留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紧张。否则,孩子会讨厌,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26.心底机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故意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机密说出来。

-27.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悲观的民主型父母。有用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28.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结果,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必要鉴戒那些学习结果总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学习结果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学习结果很好,但性格却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

-29.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大概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似乎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地相处。

-30.孩子的成长必要搭档,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杂乱的伙伴,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里之前,鉴戒孩子沾染搭档的坏风俗。

-31.让你的孩子尽早建立健康的审雅观,不要让孩子的审雅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盛的,就都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32.《麦田里的守望者》为天下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33.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结果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世结果好。

EN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