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87|回复: 20

家里有这2种氛围,孩子容易变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 10:30:04|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0.882em]作者 | 武志红 张罐子

[size=0.882em]责编 | 陈沉沉





前段时间,一位朋侪找到我,说本身孩子生理出了点标题。


他家女儿学习不停都不错,但上了高中后,就完全学不进去,成绩越来越差,有时还考倒数。


不但学习差了,在学校还经常抱病,但一回到家就什么事都没有。


去医院查抄了几次都没标题,有医生就发起去生理科。


然而,和这个孩子聊了几次后,我才相识到:


她学不进去、越来越不专注,


表面上看是由于她有了学习障碍。


但现实上,是情况的标题。


如许的“学习障碍”,不但小孩会有,其实大人也会有。


好比有的人看到文字就头疼,听到新的知识也很排挤,怎么使劲学,都学不进去。


而这背后,大概存在2个缘故原由:


一是受到了过度的控制;
二是由于过度的放纵。


这两者都会导致「敌意」的产生。


一旦你感受到「周围有敌意」,你就会本能地拒绝、抵触、或无视。





过度控制,让人抵触





过度的控制,会让人变得防御,对任何信息,第一时间总是「本能拒绝」。


好比,开头我提到的那位容易抱病的女孩。


和她细聊后,我才发现,她本身就很反感别人控制本身。


再加上比力倔强,以是更加有一种抵触生理: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我凭什么要按照你说的来?


但自从她上高二后,学校就开始了军事化管理,制定了很多新的规矩——


规定时间内吃完三餐;
被子要折成统一形状;
女生一定不能留长发;
……


这些管制让她非常难受,在学校里过得非常不愉快。


再加上她本身是个慢节奏的孩子,而高中的快节奏,更是让她在一开始就对学校产生了讨厌。


因此,学校的高度管制,以及对其的讨厌感,导致她总是听不进课。


为了逃脱这些,她选择了用“抱病”来对抗。





总的来讲,可以如许来理解——


当一个孩子体验到的人际关系模式,特别是和大人的关系模式,主要是入侵和控制型的,那么他每每会认为,外部天下的信息也是如此:


学校在控制他,以是知识也在控制他;
学校是恶意的,以是知识也是恶意的。


以是他们不是学不进去,而是在反抗控制,抵抗恶意。


朋侪的女儿也是如此。


她为了保护本身不被入侵,对学校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抗拒。


当老师讲课时,她也觉得老师讲的课不怀好意,以是干脆拒绝去听。


而这,是很多孩子学不进去的缘故原由之一。


很多成年人有阅读障碍,很难读进去书,也有这个缘故原由。


好比,有的人在学新的知识点时,稍有些不理解,就会立马和这些知识产生一种非常敌意的关系:


这个作者有毛病吗?
他是不是故意这么写来为难我的?


如许一来,自然很难学得进去。





过度放纵,让人放肆





过度的放纵,会让人容易越界,对任何信息,第一时间总是「本能无视」。


我有位来访者,她的儿子自幼儿园起,就会偶尔失控,表现出暴力。


比方想和一个小女孩玩,对方拒绝他后,他会忽然暴起伤人。


读小学后,这种攻击感情仍然存在。


同时,他还非常抗拒学习,课本一点也看不进去,成绩非常差。


不但如此,他还会各种挑战权威与无视规则。


比方老师在讲课时,他会忽然站起来大声发言,破坏讲课秩序。


一样平常的父母,大概会想尽办法,去缓解孩子这种暴力感情。


但这位来访者,偏偏比力回避。


尤其是和儿子的关系上,她少少干涉,不会给他设置一些根本规则,很多事都是孩子本身说了算。


甚至孩子会对她发号施令,不尊重她,她也没有制止。





在咨询中,我们尝试着去寻找答案和调整的办法,经历了3个阶段的探索:


第一阶段,她想到的是,大概是由于本身不停回避跟孩子的情感、语言沟通,导致了孩子的标题。


于是,她试着给孩子更多允许,和孩子更多相处,给他更多爱和自由的感觉。


这简直让她感觉和孩子有了更多联结。


但是,孩子的学习障碍和人际障碍变得更重了,失控也更多了。


第二阶段,她推测孩子大概有注意力障碍。


于是,她找了外国专家和国内专家诊断,发现简直符合ADHD(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的诊断。


因此,她为孩子寻求了药物治疗。


但这只带来了一点点改善。


第三阶段,孩子在耍弄、控制本身的母亲,并把这种关系模式带到其他人际关系中。


这不但是我的感觉,这位来访者也有。


但她担心本身会误解孩子,并因此成为一个更糟糕的母亲,也让孩子的情况更糟糕。


然而,当爱与自由失效,药物治疗也收效甚微,同时本身的个人力量越来越强后,她开始给孩子立边界,包括设置一些根本规则。


比方,你绝不能攻击我的身体,不能言语羞辱我,不能肆意入侵我的空间等。


过去她在家办公,孩子会随意突入,就算把门关起来,也会使劲敲门,在外面大喊大呼。


她不停都拿这一点没办法。


但现在,每次儿子不尊重她的时候,她都会清楚而坚决地儿子讲:


我是你妈,但我是有尊严的。
我不允许任何人侵犯我的尊严。
你是我儿子,一样也不可以。


不但讲,她也在举动上表达这一点。


这个边界和根本规则的设立,并不容易。


最初儿子严重拒绝担当,有时歇斯底里地大闹,情况非常可怕。


但慢慢地,他哭闹的时间变少了,能稍微变安静了一些。


不但如此,她儿子也开始尊重课程秩序,不肆意得罪同学了。


还有,从前妈妈试着给儿子找过补课老师,但儿子完全不担当,但现在,他可以担当了。


类似变化有很多。


随之而来的一个变化是,他可以学得进去了,成绩也得到了改善。








这个改变是怎么发生的?





我曾多次与前面那位来访者探究,她孩子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后来这位密斯总结说,从前她没有在母亲的位置上,现在在这个位置上了。


详细表明是,由于在她的成长进程中,常常被父母压迫。


以是在她看来,全部如许的权威,都是迫害性的。


因此,当有了本身的孩子后,她选择了相反的方式去养育孩子,坚决不让本身成为如许的母亲。


可这一点过了头,变成,她彻底不能做一个权威。


尽管她是监护人,是成年人,但面临孩子时,倒像是孩子才在那个权威的位置上。


孩子不但在本身的事上说了算,也可以控制左右母亲。


这意味着,这个男孩原始的全能自恋,在和母亲的关系中得到了过度满意。


于是他也到其他地方去寻求这份满意,得不到时就要么闹,要么封闭起来。


因而,产生了人际、学习和阅读等障碍。


但是,当能和孩子之间划分边界,并设置根本规则时,她觉得,本身终于在母亲的位置上了。


而且这时,本身是「有根本善意的权威」。


即,我设置根本规则,而且为孩子考虑一些事情时,真的是在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孩子的福祉,而不是为了本身耍自恋。


大人是「有根本善意的权威」,使得孩子愿意信赖外界是善意的。


对于孩子而言,才是较好的关系模式。


要知道,关系是动态的。


如果你入侵对方,对方就会防御。


好比开头那位成绩一落千丈的女孩。


由于学校的管制,让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入侵。


以是用了“抱病”这种方式去抵触学校。


如果你彻底缺位,对方就会篡位。


好比来访者的儿子。


由于妈妈不在位,以是过度自恋,无视知识,也学不进去。


因此,当父母的,要站在本身的位置上,做好本身的角色。


既不能做一个「迫害性的权威」,同时也不要不在「父母」这个位置上。


孩子需要支持时,只管给出一份本身的能力和力量;


孩子需要走远时,只管给他们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


这时候,孩子会把外界当做一个根本善意的部门。


不会把书本和知识当做是敌意的入侵或可有可无的存在,而且允许知识进入到本身的心灵里。







最后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惧怕有一个布满敌意的对象在左右着统统。


然而,当能确认在本身不能控制的边界之外,是一个根本善意的对象,这时便愿意担当,也愿意去留恋对方。


当然,除了根本善意,还有能力,比方:


父母是更有力量的、更能保护本身的。


当确认这一点后,孩子感受到的便是一个布满情感、平等的情况。


他们便会放下对敌意的防御,也会更自主地在孩子这个角色上。


也因此,可以拥有了一份安宁。


当心灵是这种地步时,学习,即吸取信息,就变得非常直接, 困难就是客观困难,多花时间多想办法即可掌握。


主要是,他们真心愿意去努力。 END



[size=0.882em]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作者:武志红;编辑:张罐子。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本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 12:12:08|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理解“过度放纵”也会导致“敌意”的产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 12:38:34|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孩子的阅读障碍和学习障碍是病,是大脑神经传导发育迟缓等原因造成的,刨腹产的孩子占比更大些。12岁以后随着神经发育健全了,学习障碍会慢慢变好。新加坡总统李光耀曾说过自己也是其中一种。武先生不能这样简单归结,要用科学的态度议事,否则会形成误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 16:54:12|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看武志红心理学文章,感觉本文写的模棱两可,语焉不详。反复重复一些专业术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 12:32:59|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有一半时间在生病,我爸爸因为怕照顾不好我,都没有再生别的孩子,结果我长大离开那个地方,却什么毛病没有,还特别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 11:12:47|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度的控制和过度的放纵,都会产生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5 06:07:10|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是受到了过度的控制;二是因为过度的放纵。这两者都会导致「敌意」的产生。一旦你感受到「周围有敌意」,你就会本能地拒绝、抵触、或无视。过度控制,让人抵触过度的控制,会让人变得防御,对任何信息,第一时间总是「本能拒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 17:51:48|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她没有在母亲的位置上,现在在这个位置上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 16:40:05|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说得好,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始终要掌握好一个“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4 08:51:48|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理解:父母要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孩子,才能树立这份权威。陪伴的同时还要留给双方独立的空间,对孩子不能过度放纵,有父母的存在感,让孩子有这样清晰的意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