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扫一扫,关注我们
QQ登录
微信登录
登录
注册
我的空间
我的消息
我的积分
我的收藏
我的好友
我的相册
我的道具
帐号设置
退出登录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Portal
新闻资讯
论坛
BBS
城事杂谈
求职招聘
房屋出租
织里跳蚤
房产资讯
关于我们
导读
首页
房产
装修
亲子
婚嫁
美食
汽车
旅游
娱乐
信息
求职
租房
二手房
招聘
拼车
二手车
服务
生活服务
城事杂谈
跳蚤市场
便民服务
社区
城事杂谈
情感天空
户外旅游
房产楼市
装修装饰
美食天地
当前位置:
»
论坛
›
城事杂谈
›
织里杂谈
›
帖子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黄色预警!
市领导开展“七一”走访慰问
[ 汽车天地 ]
“电改油”也能成一门买卖?价格便宜至少
[ 房产资讯 ]
广东新规明确规定小产权房等情形一律不得
[ 理财 ]
港元汇率快速转弱,香港金管局两周四度入
[ 汽车天地 ]
中国汽车出口到哪里?沙特第8,英国排第6
[ 理财 ]
银行业2025年下半年展望
返回列表
发帖
查看:
675
|
回复:
8
当所有快乐只剩“绝绝子”,我们就失去了真正的快乐
[复制链接]
时尚童年
时尚童年
当前在线
积分
43581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20:06:38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a:szd!我之前zqsg的那对被实锤了!爷青回了!
b:那两人不是早就塌房了吗,nbcs…
c:但当初确实是ssmy,第一次看到我惊呼awsl
a:对啊我还是觉得他们rnb,尤其第一张专辑,绝绝子。
你:???
abc:wlsw你不懂。
这一两年上网,许多人感叹,越来越看不懂了,网络谈天都需要查字典了。豆瓣乃至有一个15万成员的“网络黑话指南”小组,自嘲是“村通网”的老年大学学员,专门学习各路新梗老梗。
从早几年的“地命海心”、“火钳刘明”,到前几年风靡全网的“蓝瘦香菇”、“奥力给“,每年都有新的网络盛行语在传播和泛滥,也越来越难明。
最近,“绝绝子”、“yyds”,则引发了大范围的困惑和抵触,许多人号令,不要过度利用“网络黑话”,还汉语一片净土。
明明本来只是小圈层的“圈内语言”,为什么最终会全网泛滥?平台从中起了多大作用?利用“yyds”有没有错?这一轮的盛行语“去笔墨化”,背后反映的是什么样的文化变革和生理困境?
不消担心,“yyds”一定会被抛弃,但可以预见,只要整个互联网的内容机制和连接设备没有改变,立即就会有新的梗铺天盖地。在这场争端里,到底是支持言论自由,还是维护价值观?答案并不那么非黑即白。
不喜好的东西就让它消失,如许的做法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了,与其各占一方口诛笔伐,不如找到各取所需互不打扰的办法。
01.重新渴望“局域网”
“yyds”诞生于一名游戏主播的直播中,他称赞《好汉同盟》的职业选手Uzi技术高超,是“永远滴神”;而推动“绝绝子”大火的是国内某档综艺节目,观众调用了这种造词法,在词语背面加个“子”,表可爱。
基本上,网络盛行语都是在这种同好交流中被创造的。在这些群体内部,无论是二次元是游戏还是追星,成员间的同质性很高,利用一套“黑话”,不仅交流成本不会增长,反倒能起到增进感情的作用:在网上交流,各人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有什么能够让彼此敏捷聚拢呢?
“黑话”就类似实际中的“乡音”,一来一往就知道,这个是“本身人”。
因此,“yyds”和“绝绝子”作为内部话语本身没有标题。任何团体都有本身的“黑话”,大概就叫“行话”,比如前阵子同样被骂的互联网公司常用语,再比如被吐槽了上百年的哲学术语,乃至比云云时此刻的这篇文章,也在无意识地通过遣词造句来通报某种身份讯号。
说到底,语言是一种身份认同的建构,通过创造和利用它们,成员能获得更高的归属感,团体也增长了凝聚力。所以,只要这些语词本身没有突破底线,旁人不喜好不消就好,没须要去干涉。
假如我们在影象深处挖掘一番,应该会记起,每一届年轻人都被批评过。火星文、Hold住、886、酱紫,不就是上一代被嫌弃的黑话吗?现在已是社会中坚的“80后”,当年也被猛烈抨击成个人中心、不负责任、没有理想等等。后来批评怎么制止的呢?用韩寒的回复,因为媒体人现在是80后当道了。如今的年轻人,未来的年轻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
互联网上一直有种调侃:“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的一部分;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既然云云,“yyds”等话语为什么引起了那么大范围的反感?
标题在于它突破了原有圈层,从别人的直播间毫无节制地扩张,最终进入到了所有人的朋侪圈和对话框。
假如你是一个豆瓣资深用户,应该已经显着感觉到,活泼在广播里的那帮老友邻,和新晋开始玩豆瓣的热门小组用户,基本可以说完全是两类人。
双方在关注的话题、表达的方式、利用的言辞等等方面几乎没有共同点。得益于豆瓣各个板块相对封闭的设置,云云迥异的两个群体,可以在一个网站里临时和平共存。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微博、知乎乃至B站上,而这几个网站的架构差别于豆瓣,它们是非常典范的一种“平台”,设法让讯息尽可能快速地流向所有地方,让所有人方便地看到所有人。结果,这种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的优美理念,如今却造成了差别用户群体之间巨大的冲突。
“yyds”就是如许的一个冲突例子,它是一个你不感兴趣的话题,却凭借着人多势众,出现在你的时间线里,一遍又一遍,直到你不仅讨厌,乃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这个平台上你的同类已经徐徐消失,这里不再是适合你的地方。
而事实是,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近10亿,彼此间的差异大于共性,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的巨头化让所有人都挤在仅有的几个平台上说话。
当你坐上一辆出租车,司机可能在播放一首你从来没想到会存在的歌曲,你不喜好,没有关系,没有一首歌会让10亿人都喜好,尊重司机听歌的权利,但你下车后就不必再听。但现在这种降低冲突的物理屏障消失了,网络的便利性使得所有人可以持续打扰所有人。
当所有“他者”可以随时随地、过度泛滥地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时,我们反而失去了他者,失去了对他者的热情。
这也是为什么,在社交媒体空前鼎盛的当下,许多人渴望起了约请制社交App,或是怀念从前的互联网环境,那个能在众多的bbs、天涯、猫扑、贴吧等地方小范围交流的氛围。
“同温层”
这个一度贬义的词语,现在变得理所固然乃至令人向往,所反映的是人们对信息的疲劳,和身处同类之中的渴望。
吊诡的是,这些黑话,许多不正是在同样的渴望下盛行起来的吗?
社交媒体抱持着“连接所有人”的理念走到今天,但是当网络变得跟实际一样庞大、一样复杂时,大概是这个最基础的理念到了进化的时候了。
02.前浪与“媚青”的平台
话说回来,到处都是“yyds”“绝绝子”,真的是因为利用这种语言的人数目庞大,其他人是少数派吗?
显然不是。就如前文所说,网络盛行语是在小团体的交流中被创造的,这些团体并非主流,而黑话更是在一开始就发挥着阻挡外来人的作用,并不寻求扩大影响力。
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一方面是盛行文化自带的传播属性——许多,尤其是从亚文化中刚盛行起来的“新梗”,每每被视作新潮大概酷,让人想要模拟。
但大概更重要的,是这些作为盛行语生产传播基地的社交媒体,它们的内容议程设置。
某手机品牌有一阵的广告非常出名,就是“年轻人的第一部手机”。同样的,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平台无论是相对的男性向女性向,其实统统都是“年轻向”,无论是在对外宣传或是跟资本讲故事时,它们都喜好强调自身用户中年轻人的比例高。
譬如微博在《2020微博用户发展报告》里提到,它的用户群体继续呈现年轻化趋势, 此中90后和00后的占比接近80%;B站CEO陈睿今年曾披露,B站用户的均匀年事约21岁。
很难说这个比例是完全自然发生的。为什么社交媒体年轻人格外活泼,发表意见更为积极?除了精力缘故原由,也因为他们在实际中把握的权力很少,获得的认同感更少,所以,网络是年轻人们自我赋权的地方,他们的确更喜好待在网上。
可是不要忽略了,平台的作为加重了如许的趋势。“得年轻人得天下”的心态,让它们在制定内容方向时,有显着的偏向性——
通过算法保举和运营活动,特意放大某些内容的声量,加速许多梗的传播。
而内容制作方为了曝光也必定会投其所好,更刻意去生产和利用梗,无论符合不符合。比如为了不被“落下”,许多网络标题争先恐后地利用起了“绝绝子”,而为了匹配抖音的算法保举,诸如“大胆牛牛,不怕困难”的梗,也一再被博主反复“创造”出来。
再如杨倩在拿下东京奥运会首金后,老前辈许海峰给她录了一段视频祝贺,贺词就是他用毛笔挥毫写下了“yyds”。很难想象假如不是视频平台故意为之,这位64岁的尊长会运用到云云的表达方式。
然而这种刻意“媚青”的安排,不仅让人反感,也促使我们思索,老年人在网上的声音在那里?为什么平台以为,一个老年人真实地展示本身的语言,本身的书法,这件事不如迎合年轻用户重要?
年轻用户能带来流量,迎合他们,看起来符合平台的长处。但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说,中国网民近10亿,有多少是年轻人?剩下的人们,待在一个显然并不器重本身的平台,被动去接受服务于另一个用户群的议程设置,固然会心生不满而离开,这些用户的人数下降,又反过来让平台的“媚青”行为合理化。
今时差别往日,社交媒体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网上几乎只有年轻人;而十几年过去了,如今四五十岁的老网民大有人在,未来只会更多,假如依然如许,那么每个人总有一天会成为被忽视的前浪。
03.语言的边界,也意味着世界的边界
回到词语本身,许多人以为,“yyds”等词汇,意味着语言的退化。
恐怕是的。但准确地说,不是yyds,而是利用yyds这件事,说明了我们语言本领的退化。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写道:“我的语言的边界意味着我的世界的边界。”语言是我们思索世界的工具,但是我们的语言本领已经退化到什么程度了呢?
假如说我们的内心是一架钢琴,许多人的表达本领只是一副快板。多少人用梗和心情包,偶尔不是因为觉得有趣,而是想不出怎么用笔墨表达那种情绪;又有多少人经常卡在朋侪圈文案那短短几句话上,以至于如今乃至有专门教怎么写朋侪圈文案的付费课程。
阿拉伯语中有约6000种表现骆驼的方式,而现在所有的快乐变成了“绝绝子”,到头来我们失去了无数种各有差别的快乐。
生理语言学的主流观点以为,语言与思维相互深深影响,语言本领退化,也就意味着思维本领退化。思维,是人们对客观对象进行概括分类,形成概念,并进行判定、推理的过程与本领。可是我们现在的语言,那里有这些复杂的起承转合?
公平地讲,盛行语的泛滥确实让人们在表达时可以更偷懒,连本身组织语言的功夫都省了
;同时,输出的标题跟输入有关,这是个图像化时代,几乎所有人的笔墨输入都下降了,看几条纯笔墨长微博就算是阅读,那么输出本领下降也是理所固然。
虽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新词,但每一代词都带着差别的时代精神烙印。不少人对yyds的反感与维护语言无关,而是因为这一代新词有着强烈的解构意义、反对崇高的特质。
反崇高不是突然出现的文化征象。古早的时候,年轻人的梗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10年前,屌丝这个标志性的词诞生了,把从前的言辞掩埋在了对文青的团体嘲笑中;再之后心情包大规模盛行,一度让许多习惯纯笔墨的人不适,结果现在连父母谈天都离不开心情;而yyds更进一步,它的出现表明解构进入到了新的阶段,语言不再需要有任何内涵的意义,只需要有功能。
从前的盛行语,无论是斑竹、奥利给还是何弃疗,都没有脱离语音和语义的范围,只要念几遍,想一想,还是能理解。但yyds和绝绝子之类完全差别,一个是字母,另一个类似于语气助词,两者自身都没有内涵的含义。你完全可以想象,一些人觉得yyds也太麻烦,约定就用y来指代,绝绝子有两个绝,干脆就用2来代替。
末了我们得到了毫无意义的一个y和一个2,但没关系,它们的作用只是填上交流中的一个位置,就像体系的快捷回复按钮,实现功能就好。
许多时候各人加入黑话的谈天,只是因为一种参与此中的快感。热点和盛行的更迭云云敏捷,来不及让人深图远虑,吸收到刺激,就快捷转发,快捷相应,就像看到“沙雕视频”的哈哈哈一样,不需要任何多余的思索。
这种打破语言内涵逻辑的征象在欧美也同样盛行,lol、Peep、BAE等等年轻人常用词汇,一样让尊长们不得不边谈天涯谷歌。举个例子,brother这个词,以前被简化成bro,现在已经变成了bruh,因为bruh的音节更短。
出现如许的变革,一方面是载体的缘故原由:从博客变成微博,从视频变成短视频,新的载体形式要求语言越变越短,越变越快;而笔墨从手写徐徐向打字迁移,对于捧着电子设备长大的一代而言,键盘才是他们的输入本位,出现字母代替汉字的征象可以说是必然的。
另一方面,便是反崇高+实用主义的社会文化风潮。只需要实现功能而不在乎事物本身内涵逻辑的态度,并不只体现在盛行语上。各种“6分钟带你看完xxx”、“1天学会xxx”,
对于一样东西,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只选轻松,不选故意义,这几乎是融入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心态,去求全非难几个词语很轻易,可不过是隔靴搔痒。
太常用梗会导致表达乃至思维的退化,这个原理许多人都知道,为什么还是这么做?因为无论是笔墨的输入还是输出,都是慢工,而今世人太繁忙,有太多更实际的事要做,“笔墨复健”的“收益”不高,所以永远排在待服务项里。
不做没有实际好处的事,但一定要做接地气的事。细致想想,当一个梗出现,一句网络黑话被发明,它本来只属于那个小圈子,即使平台推波助澜,其他人依然可能觉得不符合而不参与。
为什么实际是各种梗的风靡?最终给我们造成困扰的,并不是发明这些词的人,而是不分场合地滥用它们的人,那他们为什么要用?
所有人都在如饥似渴地利用它,这本身就是解构的结果:这个社会除了盛行文化,已经没有别的足够强盛的文化。那么一片荒芜之中,就只剩下了对奇怪事的刺激-反应的娱乐渴求。
乃至反过来看,一些批评、调侃盛行语的行为,本身也属于这种刺激-反应之列。
“绝绝子”红了之后,市面上出现了众多“绝绝子天生器”,恣意输入几个字词,它就会天生一段堆砌了各种梗的句子,比如:“今天跟集美出去逛街啦,搞点神仙甜品778顺便暴风吸入好喝到剁jiojio的辛巴克,小狗勾暴风吸入隐藏甜品后好吃到翘jiojio,真的绝绝子,yyds。”
如许一段话,既没有展现出实际上利用这些词的人的说话方式,也并不真的在分析大概讽刺这种语言征象,毋宁说它纯粹就是为了赶潮流,体会一把讽刺一堆“潮词”中的快感。
可是谁又能求全责备?既然社会只剩下了盛行文化,也就意味着,大家都在“盛行”这个“大团体”里,没有别的身份认同。所以一定要参与,否则就落了伍,失去了团体里的位置。
一开始人们利用黑话,是为了积极社交,在小团体内得到认同感;到了链条的末了,人们利用黑话,是为了不被抛弃。
可盛行文化必定是速朽的,被抛弃只是时间标题。遍地都是“美女”,美女的意义就消失了;遍地都是yyds也一样,最终只会成了一句话中的冗余。
下一波盛行来的时候,我们又要把所有这些重新经历一遍。
图:《断片》《硅谷》
撰文:陆飞
编辑:苏小七
监制:猫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BANCO
BANCO
当前离线
积分
10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21:43:26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火星文一样,然并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勤劳勇敢的河南人
勤劳勇敢的河南人
当前离线
积分
0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21:43:36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用语好恶心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求阙
求阙
当前离线
积分
0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21:44:56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怎么梗,是人总是说人话的,一群自以为“流行”的渣渣,只能活在自己的忧郁症里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黑白色
黑白色
当前离线
积分
8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21:45:22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傻里傻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啊飞
啊飞
当前离线
积分
4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21:45:38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花里胡哨,什么玩意不太懂,如果有人觉得词汇少了,不妨去看一看小说,名字叫做《剑来》,会教你说话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青城
青城
当前离线
积分
0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21:56:15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说个黑话;明明本 这个黑话都是花钱才去帮你推广的,黑话都是有含义,如果这15万成员接了个违法人员的单子,后果够取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青城
青城
当前离线
积分
0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22:03:53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啊,绝啊,子弹 。绝绝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掩袖倚竹
掩袖倚竹
当前离线
积分
0
关注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9-6 22:12:12
|
来自:中国浙江湖州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语言词汇应该要整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帖
广告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精选推荐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名单公布!
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湖州举
2023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在湖州举行
《焦点访谈》关注湖州!
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
织里镇家园志愿广场本周活动预告
防诈骗小课堂,提高警惕!
7天1检!常态化核酸检测提醒!
浏览过的版块
时尚丽人
友情链接
浙沪导航
网站目录
关闭
站长推荐
/1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关注织里资讯微信公众号
查看 »
浙江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湖州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30-17:00
客服电话
13362228119
电子邮件
511400718@qq.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下载APP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