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676|回复: 1

隔空充电你听过吗?来岁手机将有重大升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2 18:09:3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得手机上的无线充电,机哥不得不说这两年的普及速率真的太快了。
就拿国产品牌来说,不仅主流的家家都有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
就连功率也有很多家都堆到了最高的50W级别,在速率方面已经追上很多手机的有线充电。

但是,机哥又要说但是咯。
无线充电这技术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对它两极分化的声音就一直没停过。
对于喜欢的人来说,无线充电极大地满足了上班、开车等场景的碎片化充电需求,是用了就回不去的技术。

但对于一些不喜欢无线充电的用户来说,这功能反而有点鸡肋。
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它脱离了充电线,却又没脱离充电板的充电方式。

不过,无论是支持的也好、反对的也罢,机哥发现,其实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那就是:隔空充电。

其中最令各人印象深刻的,应该就是本年1月底的时间,小米发布谁人自研「隔空充电技术」。
所谓的隔空充电,简朴点说就是可以让手机完全脱离充电线和充电板,实现真·无线充电。

但是咯,估计应该有很多人已经忘了,就在其时小米官宣的当天,还有另一家厂商也发布了雷同的「隔空充电技术」。
它就是摩托罗拉。
而且摩托罗拉还是选择了在小米之前,截胡官宣了这项技术。

只不过因为从其时摩托罗拉展示的成果来看,充电范围较小、限定较多等原因,看起来确实要比小米的差点意思。
So,很快它就被各人所遗忘。

不过嚯,固然摩托罗拉的「隔空充电技术」,第一次展示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
但是在时隔 8 个多月之后,摩托罗拉再次又带着新技术,杀回来辣。
就在前段时间,摩托罗拉手机官微宣布:新一代摩托罗拉隔空充电技术正式亮相。

从摩托罗拉官方的介绍,以及公布的演示视频来看,摩托罗拉的这个新技术,确实要比前一代有了比力多的进步。
举个栗子,在新的充电发射器上面,这次就拥有 1600 根天线组成的相位阵列。
好家伙,机哥记得之前小米谁人才 144 根天线,没想到这么快已经卷到 1600 根了。。
装备的升级,也让充电的体验相比前代要提升不少。
比如,支持主动探测、主动充电,只要进入相应的范围内,手机就会主动举行充电。

在之前摩托罗拉的第一代技术上,一旦有东西遮挡,充电过程就会断开。
在新技术上,这个问题也被改进,纵然有其他东西遮挡住依然能举行充电。

包罗之前必须指定电源位置的限定,也终于被干掉。
无论是手持,还是装在兜里都能举行充电,支持最高3米100的范围。

另外,这次也支持更多的装备同时充电了,最高可支持4台手机。

至于很有网友关心的安全性问题,摩托罗拉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摩托罗拉在隔空充电的发射器中,内置了「生物监测技术」。
一旦辨认到人体,就会主动避开/制止遮挡部分的充电波束。
简朴点说,这个充电波束不会直接发射到人体身上,所以不用担心是否辐射之类的问题。

关于「隔空充电技术」,过去机哥也曾在小米发布谁人技术时,用一篇文章给机友们掰扯过其中的原理。
从摩托罗拉刚刚公布的这个新技术来看,也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举行打磨升级。
其实抛开摩托罗拉的新技术,到底比小米的强了多少不谈。
机哥最大的感觉是,之前看起来还很遥远的「隔空充电技术」,现在好像真的有端倪了起来。
究竟,在之前它刚刚面世那会,各人固然觉得炫酷,但提到真正量产实现,其实大部分人还是会觉得应该还挺遥远的。

一方面是,从摩托罗拉前后公布的两套方案可以看出,这项技术现在的发展速率还真挺快的。
而另一方面呢,也是在研究这项技术的厂家,远远不只摩托罗拉和小米两家。
像是充电大厂OPPO,也曾经在本年的上海 MWC 上,展示了同样支持隔空充电的OPPO X 2021 卷轴屏手机。
在功率方面,其时那款手机已经能实现到7.5W。

在本年4月份的时间,华为也有一项关于「隔空充电技术」的专利得到公开。
从专利的介绍来看,也和现在小米摩托那些大差不差。

而说到最早就传出在搞「隔空充电技术」,还要属国际大厂三星。
早在2018年,三星就曾公开过相关的专利。
据三星的其时的假想,也是盼望能实现让用户在房间里,拿着手机或平板就能直接充电。
固然三星这几年渐渐没了后续,但按照三星的风格,大概下一次公开就是量产的时间了。

除了手机,机哥最近也发现,雷同的「隔空充电技术」在其他领域也有了新的进展。
上个月底,发表在NatureElectronics上的一篇论文,就报告了一种无线供电传输技术。

根据论文介绍,研究人员基于多模式的准腔共振方式,将可以提供房间级的无线电源传输。
在3m×3m×2m的测试室中,可实现凌驾 37.1% 的供电服从。
并且,在包管安全准则的环境下,将有50W的功率能被传输到移动接收器中,比如手机、风扇、台灯等。

(来源:Nature Electronics)
包罗在安全性方面,研究人员也以一个1米88的人体模型举行了全方位的测试,最终得出的结果也是符合标准的。
此外,他们也表现,这项技术将有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中,如工厂等。
所以咯,不单单是手机,就算是家里各种大大小小的电器,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假想能实现脱离线材举行供电。

再说回我们手机上的「隔空充电技术」。
机哥觉得,第一款能量产实现这个功能的手机,也许真的间隔我们不会太久了。

功率其实也不用太高,如果能达到15W左右级别,那也能算得上黑白常将来的充电方式。

到那时间,如果手机厂商们再说:这回我们将不附赠充电头和充电线。
那大概才是真的为了环保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2 19:44:1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牛是在高速公路建设一条隔空充电车道,电动车电量不足时进入充电车道行驶,别走别充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