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里资讯

搜索
查看: 552|回复: 5

为什么秋日「脾胃」容易出问题?5个方面提醒你“虚”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6 09:38:37|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入秋后,有人忙着增添衣物,有人忙着补水缓解秋燥,尚有一部门人,正在冷静蒙受腹胀、腹痛、腹泻等脾胃不适带来的痛苦。
履历了一个夏天的“生冷轰炸”,进入秋季的脾胃,可能早已疲劳不堪,此时若不注意保养或盲目进补,只会让它落井下石。

《生命时报》约请专家,告诉你为什么秋季脾胃轻易出题目,并教你一套科学保养方法。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传授 王鸿谟
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肿瘤科医师 黄静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传授 杨力
秋季脾胃轻易出题目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脾虚则百病起,而现在几乎全民脾虚。
这里的“脾胃”并不是指现代解剖学中的淋巴器官脾,而是涵盖了多个体系的性能。
如果脾胃功能正常,全身各个脏腑组织源源不断得到营养物质的供应,才能包管身体健康。
一旦脾胃运转失常,易出现各种免疫性题目,如过敏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等,也可能出现腹胀、腹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状。


  • 经过酷夏各种冰冻食物的轰炸,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这些累积下来的脾胃题目,到秋天轻易集中爆发。
  • 秋季气候转凉,被高温赶走的食欲慢慢回来了,但如果饮食上毫无顾忌,会加重脾胃负担。盲目进补还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 夏秋之交,湿气仍然较重。外湿会影响脾胃功能,性情虚弱时,人体也轻易生内湿,外湿和内湿相结合,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5个方面判定脾胃优劣

怎么才能判定脾胃是否健康?用“五看”就能知道答案。
看五官
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脾胃欠好,则口唇发白、干燥,易起皮或裂口。睡觉流口水,也是脾虚的表现。
脾胃虚弱可能会有耳鸣耳聋、鼻腔干燥、流清鼻涕、眼睛疲劳、视物不清等症状。面色萎黄无华,也多提示脾虚。
看舌头
脾虚的人舌胖大有齿痕,舌苔厚腻水滑。齿痕是舌头与牙齿挤压形成的,舌头胖大才会出现齿痕。
看体形
脾胃功能欠好的人,要么越来越胖,要么越来越瘦。
性情虚,津液代谢失常,痰湿堆积在体内分泌无门,变成“喝凉水都长肉”,或肥而四肢不举、肌肉无力,身上的肉捏起来松松软软。

相反,有些人则怎么吃都不胖,吸收功能有题目,“酒肉穿肠过”,经常腹泻。
看吃饭
脾胃虚弱的人,每每食欲不振,饭后感觉腹胀不适,或饭后会如厕。胃强脾弱的人则食欲好,但消化吸收力异常。
如果突然想吃重口味的东西,也可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看湿气
脾胃虚弱,轻易生内湿,而湿困脾、性情不奋,又加重了水湿的题目,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脾虚的人多伴有痰湿,可表现出这些症状:
身体极重,人发困、发沉、没精神,感觉疲劳;
大便不成形,或溏稀或便秘;
嗓子不清爽,总感觉有痰,鼻炎、咽炎反复不断;
脸上长斑、起痘(饭桶痘),有黑眼圈,眼袋显着;
轻易浮肿、腰酸、肩膀酸痛、关节痛。
学一套秋季脾胃养护法

想要养好脾胃,可以从生活细节入手,跟中医专家学一套适合秋季的脾胃保养方法。
少吃寒凉食物
脾胃怕生冷,秋季转凉,饮食要温和,尽量不吃或少吃各种生冷寒凉的食物。特殊是胃本来就欠好的人,还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贴秋膘”或者进补时,不暴饮暴食,制止增长胃的负担。进补前要使肠胃有个适应过程,最好先做引补,可先吃点食疗方,比如炖牛肉红枣、花生仁加红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枣牛肉汤吃,先调解脾胃功能。
提防外寒侵袭
秋季昼夜温差大,偶然白气候温依然很高,此时更要注意防外寒侵袭。空调温度控制在25℃~26℃之间,电风扇不要直对人吹,以免出现腹痛、腹泻。
衣服要盖好肚脐,不要穿露脐装。肚脐名为“神阙穴”,它的背后尚有命门穴。裸露腰腹会让这两个紧张穴位受到寒邪侵袭,晚上睡觉时这个部位也要盖好。
注意调治情绪
秋天人的情绪易出现波动,出现“悲秋”的情况。中医看来,生气动怒、忧思郁结,都会导致肝气不舒,横逆犯脾,易出现腹胀气滞、胃脘不适等诸多病证。
现代人从事脑力运动的居多,易有肝郁脾虚的题目。要想养好脾胃,先学会调治情绪,用宽容通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对峙科学运动
久坐不动,时间长了也会伤害性情。长期缺乏锻炼会导致食欲减退、胃动力不敷。
运动过程中,人的腹式呼吸会加强,一方面可改善腹腔脏器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由此调治整个消化道。
可选择气功、太极拳、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周锻炼3~4次。也可在饭后散步,有助于加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
按揉两处穴位
平常按揉足三里和肚脐,有助于脾胃健康。

  • 足三里(膝眼直下3寸处)是“足阳明胃经”的紧张穴位之一,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范例的脾胃病变。


  • 肚脐。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或者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来回搓动,搓至发热为止,胃胀、腹痛的人可以试试,每日2~5次。▲
本期编辑:王晓晴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推辞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3 20:25:16|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6 15:58:54|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9 13:47:22|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7 11:20:08|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26 07:42:51|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精选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